【摘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导入对整节课的教学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导入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情况。而多样性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适时、准确的导入教学内容起到引入和灌输的作用。因此,课堂导入的内容一定要丰富有趣、要多种多样才能吸引学生 。
【关键词】导入 音乐教学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96-02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相信大家都明白好的开始是整节课成功的关键。多样性的课堂导入不仅能适时、准确、新颖的引入内容,而且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灌输与渗透的作用。因此,课堂导入的内容要有多样性。下面我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音乐情景导入新课
优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引发人们无穷的遐想,更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任意驰聘。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种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老师也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使课堂导入更富于生动性、形象性。
比如,在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时,老师可以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创设音乐情景,导入本课内容。首先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律动感受歌曲的旋律,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小乐器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然后老师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老爷爷赶鹅》。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不仅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体验,更通过不同形式的律动让学生不断感受音乐,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充分发挥导入的功效。
二、身体律动导入新课
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脑也要动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真正到音乐世界里邀游,得到美的享受。如果老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巧妙的设计适合整节课律动的音乐,刚开始就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这样整个课堂就“活”起来。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要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律动。低年级的学生“好玩”,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这特点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例如,我在设计整节课时,首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几种游戏,让学生大胆去参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如学习歌曲《郊游》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是以律动形式导入,让学生随着《郊游》歌曲的伴奏音乐进行律动,感受音乐,再要求学生把歌曲用表演的形式展现。而高年级的学生对节奏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课堂导入时,老师要设计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律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例如,四年级歌曲《荡秋千》曲子短,节奏又欢快,学生特别喜欢这首歌。在课堂导入时,我先让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身体模仿荡秋千的节奏,然后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律动感受音乐,进入整节课的学习。所以,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整节课的课堂氛围也在律动中“活起来”。
三、讲故事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故事对于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
例如:在授课前先讲和歌曲内容相关的一段故事,更能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一是口述,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口述故事,把学生带到音乐意境中。二是播放视频。通过精彩的视频看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课程需要,可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故事、童话传说等小故事导入新课。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意境中,更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学习《大鹿》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们,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那咱们就先一起来听故事。”故事听完后:老师把这个故事编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你听!学生在充满幻想童趣的导入中开始学习本课内容。如在进行《歌唱二小放牛郎 》《小红帽》《小胖胖》等歌曲的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有关歌曲创作背景的故事。简短的故事导入,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了解,又充分激发了他們学习的热情。
四、联系实际生活导入新课
音乐本身是源于生活的。教师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发掘音乐题材更能使学生切身体会,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更能激发小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更能让音乐课堂走进学生生活。
如歌曲《留给我》首先老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都有什么啊?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了解的大自然。学生通过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展开讨论,激发兴趣,随之给大家出示大自然受到严重污染后的画面,学生们有感而发,感叹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老师继而引出歌曲《留给我》音乐,学生开始学习本节课内容。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切身体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整堂课的开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总之,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老师要想“导”出亮点不仅要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灵活多变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设计导入部分,就能拨动学生求知的那根心弦。
作者简介:王硕育(1986.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