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方法思考

2018-06-17 07:32余静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超预算工程造价控制

余静

摘要:本文针对了建筑工程造价中较为常见的超预算问题,分析了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系统的控制方法,力求为建筑企业提升对超预算问题的防范与应对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指为完成预设的质量要求、在整体建设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量,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进程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以工程造价为参考的内部控制,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但是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时有发生,对于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分析了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策略,使得工程造價的实际状况与理想效果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为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提供坚定基础。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1.1 材料价格变动因素

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最主要成本,也事关工程的整体质量,通常来说,材料成本一般占到建筑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是资金投入的最主要部分,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材料价格对于工程总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材料市场的特殊性,在原料、供应等多重动因的影响下,材料的价格也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况,与市场形势的变化保持同步性,且在当前市场机制越来越活跃的背景下,波动极大、变动频繁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这都增强了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由于建筑工程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的特性,材料价格的变动状况往往不能在工程造价预算中实现完整体现,对于市场形势的变动也难以进行哟与小把握,这都增加了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发生的概率。当前,部分企业为了应对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往往会在预算中预留出部分资金来应对其变化,却仍然很难充分弥补预留空间与实际价格间的差距,增加了工程造价的难度。

1.2 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造价的预算也需要经过严密、复杂的编制,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拥有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来依照工程的预期规划与实际特点、综合考虑各项参数的影响进行科学编制。但是在实践中,预算人员普遍呈现出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新时期预算要求的状况,这就使得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存在偏差。

1.3 设计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预期的设计来有序开展,但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较为复杂的环境影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变动因素,如果“墨守成规”,不对原有的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并合理变动施工内容,就很难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造价的预算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变动。同时,在实践中,部分施工单位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往往很那主动与设计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使得其中大量的施工内容需要进行拆除整改,这就造成了额外的成本投入,也直接导致工程造价的超预算状况。

2 解决建筑工程超预算的控制方法

2.1 切实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预算编制是贯穿工程建设各环节、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水平的关键因素。在实践中,造价人员要参考历史经验,结合本工程的规划目标及特定情况,适当预留一定的资金,确保企业在遇到大型变动状况时能“处变不惊”,减少因变动问题而产生的大幅度超预算状况。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主要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其一,预算编制人员应深入工程现场,对于施工状况、质量要求、相关标准形成清晰 的理解。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客观性。在编制的具体过程中,需要科学参考在勘察过程中形成的分析报告、地形测量图以及初始施工的设计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其二,严格依照施工情况,明确各类材料的型号及具体用量,结合以往的市场变动经验及当前的变动状况,掌握其中的波动规律,提高材料耗资预算的准确性;其三,将整体的预算工作具体化,确保预算目标覆盖施工的全过程,要依照具体工序、项目类别做好预算工作,杜绝因工作疏忽而出现的遗漏、重复记录现象。

1.2 做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业务范围相对精密、整体目标具有综合性的复杂工作,需要依托于专业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这就要求编制人员在熟练理解基础的预算编制知识的同时,更需要熟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造价管控等情况,并能以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保障工作过程的可靠性,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针对于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应当重视预算编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学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人员,为预算编制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在专业人才队伍内部,要将专业化的培养工作常态化,使得科学管理的最新理念深入人心,引导预算编制人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应当鼓励预算编制人员进行自我总结,对于在预算规律总结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专业人员,应当以积极的激励制度,形成全人才队伍积极总结、善于发现的精神,从而提升对超预算问题的控制能力。

2.3 优化项目实施阶段的执行工作

项目实施阶段时资金投入总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实践阶段,当前,建筑行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契机,引起社会上一些企业“一窝蜂”地加入到了建筑行业的投资中来,缺乏理性的思考与严谨的调研,使得盲目投资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避免陷入盲目性的误区,必须优化项目实施阶段的执行工作,根据各具体环节的实际需求,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比例。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尽管近年来,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不断提高,但是对于项目实施阶段因政策变动、合同问题、自然原因等问题而产生的变动状况往往不能进行精准化的处理,尤其是对于其中的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其控制力度更是较低,使得问题发生时,会对工程总造价造成极大的影响,也成为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受阻的主要原因。在具体工作中,针对于施工环境、技术原因、合同因素等各种状况,需要调动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造价预算工作能落实到位,加强对项目实施阶段执行状况的全面监督,并予以及时准确的变动引导,确保每一环节的费用都能发挥好其最大效率,从源头控制好超预算状况。在实践中,如果遇到超预算状况,无论其幅度大小,都应当及时准确地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由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的长远效益提出合理的措施引导,尽可能降低超预算问题带来的经济效益亏损。

2.4 强化工程造价的调整能力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加大超预算问题的影响力度。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视设计变更问题,在实践中遇到必须变更的状况时,必须合理分析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考虑是否是因为原有设计存在问题、是何种客观因素导致的变更等,以全面化的视角看待设计变更问题;同时,要在第一时间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确定需要变更的设计部分,并将变动的部分交由工程造价人员重新进行预算,经过系统的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分析报告,比较变动后的造价与原有造价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严格核对、科学审批,最大程度降低因涉及变更对企业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强化工程造价的调整能力。

3 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超预算问题时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企业提升现代化市场竞争水平的主要阻碍。因此,企业必须正视超预算问题,分析好造成超预算问题的各类原因,并通过优化内部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控制超预算问题的有效能力,在源头上减少超预算问题对整体效益的影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作者单位: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超预算工程造价控制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策略研究
论述建筑电气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考察及对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