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6-17 07:18王璐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

王璐

【摘要】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组比较,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7. 4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 92%,数据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增进疗效,改善后期生活质量,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个性化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病种,同样也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疾病。该病病程长短不一、患者症状表现不同,绝大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存在小关节肿胀、潮红等症状,伴有晨起时僵硬、活动困难,病变不断进展,导致患者关节受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严重影响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改善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心理,提高后期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本组实验特意选取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78例,将其按照護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39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该组中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占:12例,2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28土2.05)岁,平均病程为(11.02土0.84)年,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该组中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占:13例,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53土2.14)岁,平均病程为(12.15土0.62)年,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的每位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提高其认知水平,在此基础长为患者做好用药指导,保证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观察组该组的每位患者均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由专业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为其建立电子档案,还要讲病情详细介绍给患者自己和家属。定期评估并记录患者关节功能损伤、疼痛等情况。(2)心理护理,由于类风湿关节炎不能根治,长期用药难免会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依从性,所以,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年龄段的特征及病情的差异性,为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多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缓解其各种负性心理。积极组织患者开展社交和娱乐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心情愉悦。同时,向患者说明,虽然疾病不能彻底治愈,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对缓解症状,减轻疼痛程度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要调节好患者的心理,使其正视疾病,积极配合临床。(3)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耐受情况并积极查找导致疼痛加重的原因等,从而给予患者个性化的疼痛护理干预。可采用音乐疗法、指导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针对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给予疼痛药,达到镇痛的效果。还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当疼痛缓解明显时,可适当进行和锻炼,但要注意防止关节肌肉萎缩,保证护理效果。(4)功能锻炼,科学的功能锻炼康复计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及肌肉情况,避免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护理期间,当患者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应让其卧床休息,避免关节水肿,预防其他并发症。当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时,指导适当运动,注意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手、腿等部位进行松弛训练。随后依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加强锻炼强度,使得患者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

不同方案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其中,生活质量(SF-36)评分共涉及8个项目,每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干预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有觌干预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与干预前相比,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效:干预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无任何变化活或加重,关节活动仍然受限。

1.5 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专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加减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76.9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SF-36)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F-36)评分均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特征,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大部分药物不能完全根治疾病,导致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丧失继续治疗的信心,甚至部分患者彻底放弃治疗。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节好患者的情绪非常重要,再次基础上为其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达到目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属于一种特殊护理方法,具体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干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各方面的护理需求,促进康复,增进疗效、缩短病程。实验对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其中心理护理,旨在调节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心理,使其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疼痛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增加舒适度;功能锻炼主要是改善患者肌肉和身体,防止肌肉萎缩。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7.4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满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个体护理需求,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增进疗效,改善后期生活质量,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致早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