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2018-06-16 08:33徐红艳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徐红艳

摘 要:新预算法的颁布和实施运营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及资产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本文结合新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财务 财务管理 新预算法 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一、新预算法及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2014年8月,经过多次审议表决后我国预算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新预算法与2015年正式开始实施和执行。新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规范、透明公开是新预算法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总要求。在这一要求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应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完善。首先,从预算管理范围上来看,新预算法取消了预算外资金的说法,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所有财政资金都应采用预算管理的模式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通过预算管理活动,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规范调配与统筹规划。其次,新预算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应建立跨年预算调整机制,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支出都应以预算为依据,提高预算管理的刚性控制,严格预算收支分类科目,实现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对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的支出的违规行为应采取严格的控制,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进一步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再次,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风险管理,新预算法从主体、规模、方式、用途和管控五个方面加大了对政府债务问题的限制,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了对政府举债的积极管理作用,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风险的发生,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新预算法采用全口径预算管理、预算调整、预算法律责任多久等多重手段保障了预算管理的规范程序。

二、新预算法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新预算法认识不足,财务预算管理能力较弱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集中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内容可操作性差、预算管理细化程度不足等诸多问题上。在新预算法颁布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办法和亟待完善。然而,面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管理方式粗放,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还没有一套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同工作流程,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很难取得有效的成果。

(二)内部控制管理能力差,财务风险持续上升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内控环境较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會计信息质量不高、财政资金风险防控工作不足等诸多问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管理运营效率、保障资金资产紫泥泉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程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对资金的控制力度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预算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作用缺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财务信息化程度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尚未落实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改革中的一大重点。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软件系统配置较低、财务网络系统建立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财务预算信息化的程度达不到新预算法下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缺乏掌握高度信息技术知识和财务专业能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信息化的程度都不高。因此,会计信息在交流过程中还存在孤岛现象,给大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规范的平台,无法满足新预算法下预算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

三、新预算法实施后应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一)积极学习新预算法内容,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

为了满足新预算法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开展财务部门的培训、学习和讲座工作,提高财务和预算管理人员对新预算法内容的认识和深入的解析,保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能够将新预算法内容落实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去,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控制和考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质量、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及时性,防止“小金库”、“账外账”、“假账乱账”等问题出现,并及时发现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提高和改进工作。

(二)强化预算管理责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能力

在新预算法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要逐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将行政事业单位下属所有部门的资金收支情况按照实际进行编写,包括各部门人员编制、工资支出、债务情况、固定资产情况等都要纳入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范围,并交由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同时,借助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要实现对预算数据、执行情况的进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尤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专项项目资金和重点资金内容要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对预算管理中的发现的问题要落实管理问责制度,严格审核算的支出和落实道长情况,防止预算虚设和多申少报预等问题的发生;对预算编制内容、执行偏差等问题,要直接追究到预算部门和管理负责人身上,采用科学、到位的奖惩结合的手段,加强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共同应对经济风险

为了保障新预算法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将预算管理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和提高会计信息准确程度和真实性,在新预算法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同预算管理相结合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实现预算控制力的有效提升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加速财务信息化建设,推进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规范化和透明化

在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上,应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同财务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利用和预算控制能力的提升。另外,在财务及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应尽快建立自身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采用行政事业单位官方网站等渠道,加强对预算内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违法违纪现象的披露工作,提高社会监督的力度,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及预算信息的公开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参考文献:

[1]徐爱英.试论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7.

猜你喜欢
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创新管理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