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挺 蓝天阳
人工智能是现在最热门的行业,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众多传统行业。2018中关村企业家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邀请到两位人工智能领域杰出的创业者,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学子们进行分享,让在校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由《中关村》杂志联合海淀区文明办、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教工委共同主办的“中关村企业家进校园”活动自2010年创办以来,主办方先后邀请了纪世瀛、俞敏洪、李开复、梅萌、尹卫东、韩永飞、秦升益、袁岳、吴文雄等几十位成功的中关村企业家、创业者,陆续走进北京市多所高校和中学,向学生们讲述生动鲜明的创新创业故事,并把这种精神通过演讲的方式传递给在校的学生。
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磊与北航学子分享
从80年代开始二十多年,汉王科技一直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领域默默耕耘,人工智能探索之初,汉王就秉承以原创技术让人工智能接地气,可落地,能切实地解决人们问题的创业主旨,二十多年过去了,从最初的手写识别,到随后的OCR识别,再到人脸识别、轨迹识别……放眼周遭,汉王的各类原创AI技术已在多个民生行业取得了实际应用,浸润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你上班、吃饭、回家时,无处不有汉王的身影。汉王科技副总裁黄磊为学子们描述人工智能过去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同时用翔实的案例,为大家阐释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从各种迹象来看,当前产业界,学术界,包括政府,都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正在来临。谈到时代,百万年以前叫石器时代,之后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近一百年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而最近三到五年我们从信息时代快速跨越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能够称为时代,一定具备划时代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全面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进程。而人工智能发展至今正是以这种不可阻挡的脚步迅速改变着我们身边事物运行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人工智能涉及的面和点非常广泛,单从语音、图像识别这些方面来看,目前的分支就很多。正因为有如此多分支,人工智能才能以技术集群的形式成为影响全球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概念,从而称之为时代。
什么是人工智能?简要来说,人工智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帮助机器获得智能,而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它能为人类服务,这是人工智能终极目标。人工智能从诞生到现在仅60多年的时间,却已经过了几起几落,刚出来人工智能只是以概念的形式提出各种定义,通过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各种技术都不成熟,找不到具体落地的应用,只能通过学术论文的发布以获得学术界影响,但却没法实用。70,8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随着应用无法大规模推进而走进低谷,直到2006年,深度学习概念正式提出,同时又有其他技术应用逐步成熟,包括大规模GPU及大数据,在这些技术基础上,大家突然发现很多原来不好解决的问题、不能用的技术突然就可以用了,或者接近使用了,可以说,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人工智能的性能、识别率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相当关键的支撑。以上就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进程。
人工智能从技术进展上来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感知,第二阶段是理解,第三阶段是推理。鹦鹉学舌即模仿,不考虑语义和语境,这相当于人工智能的感知层,而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尤其是语音识别方面已经是感知層向理解层过渡的阶段,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解层成熟的阶段。而推理层做到之后并不是终点,当人工智能在推理层之后,要完全达到人类的水平,就要能够做到自主发明和制造工具,这可能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那时的人工智能将在任何领域、任何环境都有可能发生作用。
机会比人多的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点不下50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下千种,而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却没有多少。机会多不多?非常多!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创业、学术研究或者生态链上机会比人才多的时代,只要是人才就拥有资金,只要有想法就有机会实现。
黄磊就创业和应用最热门的几个领域,给北航学子们勾勒了一个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机会的总纲,其中包括如今人工智能应用还不成熟的行业,因为只有还不成熟,从学习或从创业角度来说就有机会,只要能找准中间的一点,能解决其中一部分的问题,就能将其很好的产业化,成就一番事业。
黄磊以自动驾驶中人工智能应用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一产业当前的问题及未来的机会。自动驾驶有几个等级,理想的最高层次是完全自动驾驶,不需要司机,输入目的地就可以出发。目前的自动驾驶比较成熟的应该是L1或者L2阶段,即辅助自动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可以帮你挪车、停车,或者做定速巡航,发现目标帮你减速或者刹车,目前这些比较成熟,但是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几个问题包括算法层面、传感器层面、芯片层面、通信层面、图像识别层面、高精度地图层面等等。
同时,现阶段自动驾驶国内的产业布局,包含了上述的各个方面,这些都要融合起来进行整合,自动驾驶才能成为现实,以后每一块中都有广阔空间,对于同学们来说数学学得好可以做算法,学传感器和学机械可以做自动驾驶机械部分,这里每一个层面又涉及很多具体技术,每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日后的创业机会,空间非常大。而类似于自动驾驶产业的机会产业还包括:智能医疗、无人机、智能安防、智能金融、智能教育、智能物流等。
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建议
最后黄磊对同学们如何迎接智能时代的来临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关注趋势。不管是择业、创业,都要符合趋势,一是技术趋势,二是应用层的趋势。以智能医疗中机器人看片为例,机器人看片也许暂时会受到医生的抵触,但是作为一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和工业革命来临时,机器取代了工人位置,工人砸机器的历程有些类似。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技术趋势,经济趋势,以及政治趋势,全方位都要涉及,未来才能做更为准确的判断。
二,持续学习。当学生走上就业岗位,走上创业之路或者将来选择学科时,持续学习,这是立身之本。人工智能领域不停有新的算法,新的应用在不断出现,如果不学习对于基本的技术、基本的算法都不明白,这样很快就会被淘汰。除了技术学习之外,包括历史、政治、经济、为人处事等其他方面的学习,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会决定你的未来。此外,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格局。有一句话叫站得高看得远,只有上升到更高的平台,更深的层面时,才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晰,更远,更透彻。三,创造性和个性。在黄磊看来90后、00后的大学生个性非常强,很强个性的优点就是创造性非常强。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做到的高度就是取决于数据量有多大,数据样本标定有多少,有多少GPU,把东西准备好,不需要太多的想法和创造性,把东西训练出来,找一个应用落地就行了。但是要完成大数据向推理层迈进,向小样本做升级,向没有样本的时候做变革,这是需要真正的创造性和个性,这也正是现在在校学生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四,情商的力量。黄磊最后对北航学子们提出的建议是提高情商,未来做任何事情即便不是创业,和朋友、父母及同事相处,都需要和人打交道的,有时候,情商的作用大于智商,甚至比努力更重要。
从在校创业到改变世界
——速感科技创始人陈震与北航学子分享
2018年4月20日晚,速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震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博雅课堂,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此次活动也是2018中关村企业家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之一。
速感科技是一家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是机器人行业领先的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该企业于2017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关村首批前沿技术企业,英特尔官方供应商及明星合作伙伴,在多项国内外权威媒体及战略研究机构年度评选中获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成长性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是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机器产业联盟企业。而其创始人陈震作为北航的本科生,清华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开始创业,并于2017年入选高聚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海淀区海英人才,同年获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中国30岁以下改变世界的青年精英。
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陈震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分享:人工智能的演进过程与未来方向;我和北航三创实践;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冷思考。
人工智能的演进过程与未来方向
对于台下的北航学子来说,马上会面临着新方向的选择。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面是特别火,现在有很多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年薪已经炒到20、30万甚至更高。其实人工智能提出已有60多年,在这过去的60多年的发展里面,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在这些变化过程当中,有哪些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又需要具备哪些技术更好帮助我们未来无论是就业、创业,能够给我们更多的选择。
人工智能是在1956年的时候提出的,从1956年到2016年为一个甲子,今年是人工智能的第62年。在过去的60年里面,人工智能经历了三次高潮两次低谷,分别推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和有代表性的事件。在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的时候,就是想让当时的机器做一些以前人不愿意做和人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发现,人工智能后端计算的算力和存储达不到当初认为智能机器能够做到的程度,所以当时进入第一次寒冬,当时人们认为人工智能没有大家想象那么智能。
第二次让人看到希望的时候是1982年霍普菲尔德提出神经网络和BP算法,出现了类似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所谓专家系统可以做到预测很多的事情,可以替代很多的行业型的专家进行不同的行业问题的诊斷。但是很快人们发现每一个专家系统背后所需要的一群人类专家大量的经验和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训练,不可复制,所以这样就导致了人工智能算法不能像当初一样达到人们真正的预期。
第三次人工智能高潮兴起是在2006年的时候,这个时间点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和今天所知道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结合到一起,可以让整个的机器产生联想功能和自学习的功能,从而提升机器智能更多的性能。2013年的时候,Google发布了第一代学习网络的深度学习网络框架,2016年Alpha Go在围棋博弈上面战胜了当时的围棋国手。在今年的时候,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对抗神经网络的概念,之所以叫对抗神经网络是因为有一个生成器和判别器,生成器进行叠加和增益,判断器进行对和错的划分,更好通过自我博弈的方式获得提升,更简单理解就像是神雕侠侣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的概念。
通过对过去的回顾,陈震分析到在人工智能领域很多工程师和科学家更认同我们今天所处的革命时代应该算是第四次革命。每次的技术革命都是凝结了芯片、传感器和算法工具方面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未来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会在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自主研发的芯片上面的上层,包括深度学习,专业化学习的算法,这些依赖于电子行业更多集成电路、半导体相关的最新的技术推广。
我和北航三创实践
作为北航2011级的学生,陈震在提到母校对于他在实验、实践经验的帮助上感慨颇多。从他大二开始接触“冯如杯”,开始进入实验室之后,参与到了关于特种机器人、无人机相关的算法的开发,再到后来在微软继续从事相关领域论文和研究,这过程当中积累非常多的比赛和学术的项目经验,这些项目经验帮助陈震在北航本科四年里面,甚至是在未来如何通过更好表达自己的项目,如何更好获得这些实践机会,帮助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包括速感科技这家公司的产生也是与此密不可分的。
速感科技源于2012年北航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当时北航实验室承接了航天器上的一套视觉系统的研究,而陈震的课题就包括在研究当中。正是对于这一课题的深入学习,激发了陈震从2012年开始研究SLAM算法——这一算法是如今速感科技的核心竞争力vSLAM(基于视觉的同时定位与构图)的基础。在之后的两年里面,陈震和他的团队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利用SLAM算法,数据加高性能计算,再加上深度学习和嵌入式视觉方法,实现了这样一套人工智能视觉系统vSLAM,帮助机器人获取更有效的定位。他们所研究的这套算法比其他人具备了更高精度的机器人本身视觉的感知算法,利用这部分的感知算法获得两个优化的方向和空间,分别是围绕着更高精度和更低的成本,所以这两个优势成为当时陈震真正选择创业最初的起点和动机,速感科技也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了。
之后,速感科技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国内发展非常快速的技术型迭代公司,每一年都有新的投资者进入,公司2014年成立至今,累计获得4轮次12家中美投资机构超过1亿元融资。一路走来回顾过去四年,一点一滴从最早实验室孵化的一个项目,一步一步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选择加入到团队当中。陈震认为整个过程里面,他不是在刻意追求更高的估值或者更大的故事,而是想把实验室以前所做一系列的技术,能够真正在人工智能的下游产业和消费类的产品和工业类的产品里面真正得以应用。那么能让这样一直更专注于技术的团队获得创业上的成功,这应该说是得益于最初孵化企业的北航的支持,其中陈震最为感谢的是北航的三创实践,即创新、创造、创业。帮助他在大学四年里面无论是在科研的经验、工程的经验甚至未来创业都做了基础的积累。直到去年9月份陈震还在互联网+大赛上最后一次代表北航参加比赛,从全国27万个项目里面获得第二名。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冷思考
陈震从他自身出发,分析了很多大学生在今天创业过程当中遇到的三个难点。
第一个创业难点,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没有办法把握前沿趋势以及市场爆发的临界点。很多技术发展历程都是这样的一条曲线:从最早的蛰伏期再到突然之间的爆发期,从爆发期之后慢慢变到平缓发展期最后是衰落期。今天看到的很多热门的技术,看到很多的爆发点是已经处于爆发期了,但是在这些技术摆在前面的是其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其处于一个非常漫长的技术蛰伏期,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可能已经不是黄金时间行业,而是在这个点之后面临着是高强度的竞争与技术迭代。例如速感科技所处的人工智能和機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现在就处于非常高度泡沫期,可能两到三年之内会有一批做技术型的公司因为找不到真正的可落地的商业前景而导致一个急速下滑。
第二个创业难点,创业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实际上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用户在哪里。对于很多大学生创业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是在学校里面接受课程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并不知道在整个行业或是产业链里面,自身所知道的这部分知识,所学到的能力,属于什么样的水平,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处于市场格局哪里,谁会为产品或者服务买单。比如说我们知道的今天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技术层的架构和中间层,还有下游垂直层,每一个公司在产业里面扮演是不同的角色,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同时在产业链全链条生产产品,即使是像消费级最高的苹果,依然有做不了的东西。
第三个创业难点,创业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不能站在行业的角度充分理解和分析,不对市场需求进行验证。今天很多学工程或者学软件的人最简单的创业方法是给别人做网站、项目、APP,这是这个行业准入最低的技术服务和外包服务,但是这样一个技术服务,不是真正一个可持续可持久,也很难有未来价值。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在哪里,如何通过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壁垒,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的移动来更好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面快速生存下去。
陈震认为对于今天的技术人员来说,真正的黄金时间点毕业之后三到五年的时间,毕业三到五年选择大的公司接受一套系统化的学习,系统化的学习之后,可以理解一个项目,一个产品的定义,推出再到测试、上市整个过程熟悉流程之后,可能在三到五年之后选择进入更快速发展的创业公司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最后,陈震对他的学弟学妹们建议:“未来是怎么样选择,是就业还是创业,在做决定之前还是希望大家扎实自己的基础能力,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你们要意识到不应该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当然在今天的环境下,创业能给你带来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更多,在短时间之内积累大量的人脉信息甚至行业的见解,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对于技术有根本的理解以及对于本身的综合素质的理解,尤其是过去两到三年里面,对大学生而言,创业门槛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以前的低门槛商业事情基本上已经被人做遍了,我倒是更建议说选择更踏实或者说先扎实自己基础能力的一条路,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积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