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所谓极化,就是事物向极端发展变化,可能是向高端发展变化或者向低端发展变化;也可能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分化,一部分向高端发展,一部分向低端发展,而处于中间层次的减少,出现两极分化,它既表示事件或事物的动态过程,也表示其发展结果。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技能结构将会发生改变。一般认为,高素质、高技术劳动者的就业比例将会增多,而低技能、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份额将会减少。但是,对美国和16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发现,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的就业相对增加,同时中等技能工人就业却相对减少,这就是就业的“极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就业“极化”分为空间极化和技术极化。
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指某一地区就业密度和就业占比不断提高,而另外的地区就业密度和就业占比不断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就业中心的现象。就业的空间分布取决于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集聚带来了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在我国,整体而言,全国51%的就业人口集中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人口各占21%,东北地区就业人口仅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7%。1996年以来,中部和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密度相对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就业密度略有下降,东北地区就业密度保持不变。第二产业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主的沿海就业带,第三产业就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加剧。除了第一产业以外,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都在向东部地区加速集中。
劳动力就业的“技术极化”指高技能与低技能岗位的就业比例提高,而中等技能岗位的就业比例下降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归因于新技术和新经济,“机器人+物联网”的完整生产线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常规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危险系数小。智能制造催生了大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化装备产品,使得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诸多岗位实现了“机器换人”,如包裹分装、机械装配、高温或高空作业等。从国内统计数据来看,“技术极化”现象已经初露端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显示,2011~2015年,虽然几个高技术制造行业的产值均有大幅增长,但是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比从2011年的52%增长到2015年的60%。2006~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744万增加到2015年的1354万,年均环比增速达到6.8%。可见,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就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意味着未来机器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将会增强。除了制造业之外,服务业的技术替代步伐也在加快,银行业的“机器换人”现象尤为明显。2014年银行离柜业务替代率超过50%的银行仅有33家,而在2016年,离柜业务替代率超过70%的银行就有34家。这也是世界潮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期的一份报告对全球800多种职业所涵盖的2000多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约50% 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这份报告还指出,在现今所有工作内容之中,过半会在2055年左右自动化。
“技术极化”可能导致劳动者分流。第一,一些中等岗位的劳动者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借助教育或培训体系将掌握更多技能,转向薪水更为优厚的岗位,这些劳动者最终将从这种技术冲击中获益;第二,学习能力差或者原来掌握的专业技术被新技术淘汰的劳动者不得不寻求低技能、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作,如接待或个人护理岗位;第三,还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青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学习高级认知、社会情感类技能,因为这些技能在短期内很难被技术模拟,且相比低技能岗位,这些岗位的收入水平较高。
应对劳动力就业的“空间极化”,需要充分考虑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各种因素,综合施策,增强产业集聚,进而带来就业的集聚。应对劳动力就业的“技术极化”,需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考虑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迅速,而教育和培训是有时间效应的,这些领域的改革需要多年才能见到成效,所谓“百年树人”是也,所以教育和培训必须要有前瞻性,走在技术进步的前头。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要调整培养定位、整合专业设置、优化教学模式、强化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文化基础、具备基本职业素养、能把简单工作做到极致的“工人”。只有让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积累更强的人力资本,才能保證其在新经济环境下有业就、就好业。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