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生儿由于机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差,且无法用言语沟通,加之,病室人员复杂,空气、仪器设备等条件不良,医护人员每天护理的新生儿数量较多,难免针对性较差,此类因素均增加了新生儿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护人员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2]。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 80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15例,女185例,新生儿的胎龄为34~41周,平均胎龄(36.7±1.2)周。对照组中,男220例,女180例,新生儿的胎龄为35~40周,平均胎龄(36.1±1.0)周。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护理措施。即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给上级医师,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对病室护理人员进行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牢记并掌握护理各项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引发医疗纠纷等问题,定期检修病室内的仪器设备,做到在使用时能够得心应手[3]。②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排班问题:适当增加夜间值班及繁忙时间段医护人员的数量,避免因人手不够导致发生意外事件。③提高病房门禁系统的安保措施:严格禁止外人进入新生儿病区,并禁止患有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疾病患者的进入。④新生儿病房环境护理:保证病室床与床之间的间距大于1 m,尽量每日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清新、流通。对新生儿使用的所有物品均做到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⑤皮肤护理:由熟练穿刺技术的护士对新生儿实施静脉输液操作,并适时检查新生儿液体外渗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理,防止皮肤坏死现象的发生。定期为患儿修剪指甲和更换一次性纸尿裤,避免新生儿挠伤自己和发生臀红[4]。⑥记录规范化:客观、完整、真实、准确、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单,同时,确保新生儿家属的知情权,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①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由院内权威的新生儿科医师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护理质量分优(评分>80分)、良(评分在60~80分)、差(评分<60分)三个等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5]。②统计两组新生儿的意外发生率。③满意度评价指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其中,整体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5.8%(383/400)高于对照组78.5%(314/4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新生儿的意外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的意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整体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整体满意率为97.0%(388/400)高于对照组81.3%(325/400),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2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优良率对比
表3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临床上,新生儿科病房是风险较高的一个全护理病室,新生儿机体免疫力差,病情复杂且发展速度快,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易接受到各式各样的潜在危险因素,从而引发家属与医院之间的纠纷[6-7]。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护人员在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化操作流程执行护理措施,提前预防风险发生,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8]。该管理模式通过从医护人员素质的培养、岗位技能的培训、医院安全性管理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使医院和新生儿家庭达到和谐的状态。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新生儿科病房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护理管理质量[9-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5.8%(383/400)高于对照组78.5%(314/4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意外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0.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整体满意率为97.0%(388/400)高于对照组81.3%(325/400),差异显著(P<0.05)。表明,对新生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改善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综上所述,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降低意外发生率,并且获得的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林蔓彬.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4):1857-1859.
[2] 彭文静.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区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136-137.
[3] 朱守容,张伟华,詹细珍,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92-293.
[4] 王菊萍.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286-287.
[5] 徐永霞,高璇.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10(39):295-296.
[6] 黑熙胜,刘中媛.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8):79-81.
[7] 陈旭芳.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34):205-206.
[8] 陈立新,乔瑞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方法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72-173.
[9] 刘艳蕊.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26(10):64.
[10] 庄小美.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