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髓内、外固定临床对比分析

2018-06-14 08:19叶俊伶邓婷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髋部髓内股骨颈

叶俊伶,邓婷婷

宜宾市第二中医院,四川宜宾 644200

对于老年人而言,发生髋部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主要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以往临床中普遍是以下肢持续牵引或者是加压滑动鹅头钉的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当中的治疗方式不断增多,其中,治疗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固定的途径不同,主要划分为髓内、髓外固定[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该文2014年2月—2017年2月以该院收治的160例患者为例,探讨髓内固定、髓外固定的临床治疗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实验组(n=80)与常规组(n=80)。 所有患者年龄 39~81 岁,平均年龄(62.5±3.5)岁,男性患者 96例,女性患者 6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髓外固定的治疗方式。有DHS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两种固定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方式,切口平均长度为12 cm,手术用时约60 min,出血约200 mL,患者1个月后可不负重下地行走。

实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方式。采取仰卧位,借助常规牵引闭合复位,不使用牵引床,其中C臂透视证实骨折完全复位之后消毒铺巾,并在股骨大粗隆上2 cm的位置实行3 cm的切口,用手触及大粗隆顶点,用导针从大粗隆顶点进入,徒手体会导针住于髓腔内,开口,扩髓腔近端,插入PFNA主钉,在定位螺旋刀片,使其位于股骨颈中下1/3交叉处,顶点距位于股骨头下2 mm,最后锁入远端锁定钉,整个手术用时平均为45 min,出血约50 mL,患者术后3 d可下地行走。

1.3 疗效评定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各项指标。临床疗效评判标准。显效:髋部恢复正常活动,局部无压痛,临床症状均消失,体征有明显改善;有效:各项临床症状好转,髋关节活动程度低于50%,存在轻微疼痛,但是不影响生活或工作;无效:髋关节无法正常活动,活动时存在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手术各项指标主要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实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月)实验组(n=80)常规组(n=80)P值45±15 60±15<0.05 50±50 200±50<0.05 10.8±6.2 15.0±3.4<0.05 6±2 8±2<0.05

3 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常见的有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以及股骨颈骨折,因为部位的特殊性,骨折之后对人体的运动有着严重的影响,患者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要求较为苛刻。

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机体的粗隆部有非常丰富的血运,老年人出现骨折后很少不愈合,但是髋内翻的发生率较高。同时,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相关并发症。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原因是间接外力引起的骨折,包括跌倒过程中强力外展和内收,非意识性下肢扭转,或者直接外力撞击。出现的骨折大部分是粉碎性骨折。其次,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后突然将下肢扭转或跌倒,都容易造成骨折。骨折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出现皮下淤血斑,大部分患者活动受限、无法行走和活动。在大粗隆部有压痛、肿胀、伤肢短缩等表现,部分严重患者内收畸形,远侧骨折段明显外旋位90°。

股骨粗隆下骨折主要是小粗隆上缘和股骨狭窄部等部位出现的骨折,骨折线的近端可在大粗隆部位,远端可在股骨1/3狭窄部下方,有较高的发病率。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推荐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和髋内翻都是股骨粗隆下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骨折不愈合是由于内固定断裂或失效;髋内翻是由于外展肌牵拉患者股骨折部位,或者髓针插入时进针点失误,梨状窝入点较难掌握。临床应选择正确的髓针进针点,在C型臂X光机正侧位双平面引导下进针,避免骨折近端外展、屈曲、外旋等因素的影响。

老年人群出现股骨颈骨折也是很常见。根据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能够不断的增高,因而人口老龄化对于现代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2大难点,临床治疗结果也显示很多尚需要趁早解决的问题。股骨颈骨折病因是由于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而且血管孔密布的股骨颈上区很大程度上削弱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结构,因此股骨颈非常脆弱。同时,老年人群都有反应迟钝和髋周肌群退变的表现,不可对髋部存在的有害应力完全抵消。髋部所受应力较大,可等化为体重2~6倍,局部应力也是多变和复杂。在跌下床、平地滑倒、下肢扭转等情况下,或者无严重或明显损伤时都可造成骨折。若过度长时间负重行走和劳动,引起骨折后也叫做疲劳骨折。

在当前临床治疗中,髋部骨折的固定方式类型比较多,常规的方式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动力髋螺钉为主的髓外固定系统,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等治疗方式。相关研究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髓外固定,其主要是因为髓内固定更加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同时可以承担股骨内侧大部分的荷载,降低钉棒结合位置的压力以及张力,有利于骨折尽快恢复。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0.0%)。这一结果充分证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整体治疗效果更加优秀;另一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髓外固定,更利于患者恢复,应当作为临床中首选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髓外固定,髓内固定无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创伤大小以及患者下地时间较髓外固定方式存在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1]蒋志刚,马兆龙,杨文贵,等.外固定支架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59-61.

[2]淦细红,蔡程芳,叶杨,等.术后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地时间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2):4640-4642.

[3]李永,胡振忠,李东超,等.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耐受性分析及手术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23(12):66-69.

[4]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等.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6,9(2):2133-2135.

[5]王全彬,王东振,石永进,等.加长型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2):1144-1145.

猜你喜欢
髋部髓内股骨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