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佳
(肇庆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小提琴从传入中国至今在艺术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国内小提琴的教学和演奏中人们容易忽略掉一个问题——小提琴的持琴位置。很多演奏者由于无法找到科学合理的持琴位置,导致在演奏过程中肌肉紧张,持琴忽高忽低,空间状态不稳定,到最后影响了演奏能力的提升,甚至会影响到肌体健康。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和演奏实践发现,小提琴的持琴位置作为影响小提琴演奏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对于小提琴初学者还是小提琴演奏家来说,都与其演奏水平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持琴位置能使演奏者小提琴的演奏水平得到提升,反之,则极大程度影响其演奏效果。
许多演奏家、制琴师和教师在各自的谈话记录或个人著作中都论及过小提琴持琴的问题。其中,俾托维茨基在他的《有关小提琴的持琴法则》中有这样的论述:“无论是高程度的学习者或是初学的学习者,能把持琴的最优美、最适宜的姿势的种种细节作为整体来研究,会有好处,会加强技术。愈是努力纠正自己姿势的人,学习愈能见效。”[1]另外,黄鹏曾在他的文章《小提琴演奏姿势研究》里面说到,“在乐器当中,有些乐器本身是自带支架或者乐器本身就是落地式的,如古筝、扬琴、架子鼓、钢琴、大提琴等,而小提琴则是属于要以演奏者的身体与左右手构成‘架子’来演奏的一种乐器。这一特性就要求姿势这个‘架子’既要稳固,同时又要在不断运动中完成左手按弦、换指换把,右手运弓换弦等复杂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音准、节奏、发音的质量和音乐表现的要求。”[2]由此可见,小提琴的持琴姿势是小提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是所有学习小提琴的人都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笔者对这些关于研究持琴问题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发现在国内外文献中论述关于持琴姿势重要性的文章很多,但关于持琴姿势细节的研究成果却很少。
小提琴的持琴姿势可以细分为“持琴的身体状态”(身体状态就包括手、脚、腰、肩、颈、下巴的状态)以及“持琴的位置”。其中,身体的状态是根据持琴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笔者将其中“小提琴的持琴位置”这一细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实际演奏中,小提琴持琴位置主要分为肩部持琴和锁骨持琴两种。例如,在著名德国小提琴家索菲穆特的独奏会中,她是用锁骨持琴的。而在星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小提琴大师班中,来自美国著名音乐学院的教授却是用肩部持琴的,他在琴的背板上安装了防滑贴,并用耸肩的方式固定小提琴;而大多数演奏家以锁骨持琴为主。
笔者在过去10年的小提琴教学过程中曾遇到两例从小学习小提琴,但在其13~14岁期间间发现脊柱側弯病例的学生。其中1名学生在13岁时被诊断是脊柱侧弯30度。受主治医生委托,笔者作为小提琴教师参与到这个学生的治疗过程,主要的任务是与按摩医师配合,教授这名学生变换一只手演奏小提琴,目的是通过演奏刺激另一边神经,以协助机体康复。同时通过小提琴演奏来协助治疗,以减轻一个热爱演奏小提琴的学生在治疗过程中心理上的痛苦。在这一年中,笔者多次与按摩医师沟通,将小提琴演奏姿势与动作从符合机体健康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避免不正确姿势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这个过程中笔者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笔者的演奏也从中收益。一年后,此学生的脊柱侧弯恢复了十度,之后她恢复用右手拉琴,并在那年举办的广东小提琴学会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少年组一等奖,在中考中,考上了广东省实验中学的特长生,直至3年后身体完全康复。在这个教学案例的各项问题的解决中,从肩部持琴改为锁骨持琴是其他各项教学细节进行的起点和基础。
另外,笔者通过在肇庆学院小提琴课程的教学观察中发现,在肇庆学院入学的新生中,以肩部持琴为主。他们几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机体劳损的现象,并且演奏技术也受到很大影响。为此,笔者采用了量化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的手段,对肇庆学院2017小提琴班12名有平均5年以上小提琴基础的新生进行了教学实验。
对小提琴不同的持琴位置所产生的不同演奏效果和机体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1.问卷调查法
调查本校小提琴主修生和选修生对小提琴演奏时持琴位置的认知程度。
2.观察法
课内外观察学生演奏时持琴位置的具体情况,并及时记录其变化情况。
3.实验法
采用将对持琴位置问题有意识的学生进行编班,对实验班前后进行对比的方法;采用实验班及非实验班对比的方法。
4.实验过程
(1)教学前对演奏班的12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本校小提琴学生对持琴位置的认知程度。结果显示,这12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持琴位置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但无人意识到对演奏技术的影响,见表1。
表1 持琴位置调查表
(2)教学前对演奏班的12名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小提琴学生对持琴位置的认知程度,结果显示这12名学生中无人意识到持琴位置对演奏技术的影响,见表2、表3。
表2 机体问题调查表
表3 技术问题调查表
(3)为期4周,每周1节,每节45分钟,每节课3个学生的小提琴课程,并在每节课安排5分钟持琴专项训练。主要采用观察法,在课内外观察学生演奏时持琴的具体情况,并及时记录其变化情况。
(4)教学后进行实际演奏测试,举办小提琴独奏重奏音乐会。结果显示,学生没有出现演奏身体酸痛,演奏能力也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提升。
(5)实验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有演奏基础的学生,通过在持琴位置和意识上的提高,并通过对原有技术动作进行改进,提升了演奏技术,增强了演奏时对机体健康的保护。
演奏者们想要充分解放左手,就得在演奏时能做到不依靠左手的支撑就能稳固地夹好小提琴。在传统的持琴法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左臂连同左肩向里弯曲,让肩部紧接于琴身,提琴只放在锁骨上,用肩部力量支持提琴。即用左肩顶着琴,放掉左手的支持,单纯用肩部顶住琴,并称之为‘牢固的夹琴’。”[3]这种说法看似科学合理,但是,却极大地限制了左手的灵活性,对于充分解放左手更无从谈起。如此持琴,只能是在单纯夹琴的情景之下放掉左手,在演奏过程中一旦左手放掉或者说左手在进行换把运动的时候,肩膀就会随之移动。而此时,持琴的力量全部依赖于肩膀,肩膀一动,琴也必然会跟着摇摇欲坠。该持琴法中小提琴的底板位置或者说小提琴琴身的位置是在持琴者的肩膀之上,很显然这种位置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真正能解放左手的持琴位置是在锁骨的位置,即锁骨与颈部的力量共同支撑小提琴,以此来解放肩膀,肩膀解放出来后左手自然而然地就可以灵活运动了。
将持琴的位置放在锁骨上,左手技术会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左手换把时肩关节带动大臂、小臂前后移动,同时肩膀就会像小波浪一样运动。另外,左手换弦时需要转动手肘,演奏者的肩关节以及整个肩膀都会随着整个手肘左右移动,而此时,唯一相对稳定的部位就是横放于肩胛骨与胸骨之上的锁骨。演奏者们可以这样来感受一下锁骨在左手运动时的状态:把右手放在身体左边的锁骨之上,左手模拟小提琴换把及转动手肘时的状态。这时,演奏者们会发现当左手从高把位换到低把位时,锁骨会向身体的正前方稍微突出来。从低把位换到高把位的时候,锁骨会原路返回。当演奏者们手肘逆时针转动的时候,演奏者们的锁骨基本没有动,顺时针转动时也是这种情况。锁骨在左手换把换弦的过程中虽然有移动,但这样的平移与肩膀大幅度的起伏运动比较起来对左手技术的影响要小得多。因此,锁骨是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住琴身的。
另外,演奏者们还可以从生理结构中的骨骼结构深入地探究锁骨的稳定性。见图1、图2、图3。
图1 锁骨图
图2 左肩结构(关节)示意图
图3 左肩结构(肌肉和韧带)示意图
由图1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锁骨是一根类似于S型的骨骼,从图2、图3中很明显地看到锁骨由胸锁关节连接胸骨,横跨于肩胛骨之上。它由各种坚韧性很强的韧带包围固定住,因此,被固定住的锁骨是很稳定的。
笔者花了大量的心思来证明锁骨的稳定性,并不是因为要做骨骼研究,而是为了最终证明琴身的位置放于锁骨之上是合理的、科学的,锁骨比肩膀更加适合作为小提琴的持琴位置。然而,由于肩胛骨是与锁骨挨着的,演奏者们在放置小提琴的时候必然不会只放在锁骨上而脱离肩胛骨,其中肩胛骨对琴身也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演奏者们可以再仔细看看图3,它是人的左肩结构示意图,肩胛骨的位置要比锁骨低,并且它们的位置关系是锁骨在前,肩胛骨在后,但是它们被各种韧带和其他组织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区域,在解剖学领域这片小区域的名字叫做肩胛区。在小提琴领域大家更倾向于直接把它说成是锁骨,因为这样就不容易把“肩胛区”当成“肩膀”,造成误导。
诚然,在现代小提琴学习过程中仍然保留有传统持琴法的误区,即学生喜欢把琴往肩膀上挪,总想依赖肩膀的宽大去夹稳琴,事实上这样把琴往肩膀上挪确实比较方便初学者夹琴,因为肩膀面积比较宽大,放琴比较方便。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样会影响到日后左手技巧的发挥,因此,小提琴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持琴位置。
“下巴放在腮托上”这一观念似乎已经成了人们对小提琴认知的潜意识了,即使是不会拉小提琴的人都会很自然而然地认为下巴就是应该放在腮托上。这也就把“下巴与小提琴的位置关系”直接变成了“下巴与腮托的关系”,但笔者认为,腮托并不是持琴问题的关键,主角还是小提琴本身。腮托是19世纪后施波尔专门设计出来让持琴者放下巴的,而在19世纪之前的小提琴上还没有腮托,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家们都是把乐器放在腰上、放在肩上、放在胸前来进行演奏。到了19世纪初,为了左手换把的演奏技术才把下巴放到了系弦板上。到了1820年左右,L.施波尔才发明了腮托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奠定了小提琴外形的基础。那时腮托的出现大大地解决了持琴中下巴的位置问题,并且成为了众多小提琴家的最爱并流传至今。那时候,下巴的位置已经从琴的右边移到了左边,已经成为了传统的持琴法之一流传下来。然而,到了现在,笔者们当然不能再一成不变地遵循传统的持琴法则,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下巴放置的位置要根据持琴者不同的生理条件作调整,并不一定非要放在腮托上。手臂稍长者,下巴应该放在琴的左边正好是腮托的位置上。手臂稍短者,下巴就要移到琴的右边,即使右边并没有腮托,手臂越短下巴越要往琴的右边移动直至找到最佳的全弓演奏或弓尖演奏的持琴位置。但当下巴移到系弦板的位置时问题就出现了,有演奏者发现把下巴放在系弦板上会影响小提琴的共鸣效果,导致音色不好。这种由于持琴而影响小提琴音色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音色效果和演奏生理合理性发生冲突时,笔者认为,应以个人的生理条件作为下巴放置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任正宇在他的文章《略论小提琴持琴》中有这样的论述:“腮托的使用是为了填充持琴时共鸣箱在下宽范围从面板外侧到背板外侧的厚度与人体肩部到下颌部高度之间的差距,以使持琴状态获得解放。当在腮托无法与个人的下颌很好地贴合时,可以选择去掉腮托。”[4]笔者同意他这一说法,腮托的出现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防止系弦板与下巴的直接接触而影响琴的共鸣效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演奏姿势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因此,演奏者或学习者应当以找到最适合自身生理条件的下巴位置为重点。也就是说,小提琴的持琴位置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下巴不是只能在琴的左边或者只能在琴的右边,而是因人而异可以移动的。如果还是担心碰到系弦板的问题,其实现在的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中间腮托(如图4)以解决这一顾虑。
综上所述,演奏者只有找到合适的下巴位置才能找到正确的持琴位置,而下巴位置需要根据自身具体的条件去分析和调整。
图4 中间腮托图
小提琴的持琴位置是影响小提琴演奏最基本的因素,是正确持琴姿势的前提,对于各个程度的演奏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将“小提琴的持琴位置”作为“小提琴的持琴姿势”中的一个细节放大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其中包括持琴的区域应置于锁骨之上,左手是调整小提琴持琴位置的操作者,肩托是影响小提琴持琴位置的外部因素。在研究中笔者还发现右手臂长是影响小提琴持琴位置的间接因素,另外,年龄的变化也会影响小提琴的持琴位置,主要分3个年龄阶段:儿童(4~9岁),青少年(10~13岁),成人(>13岁),这3个年龄阶段的分类与真正生物科学意义上的年龄阶段的分类标准是不一样。前者的标准是笔者发现的专属于小提琴演奏的年龄划分界限,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持琴的位置必然会有比较大的区别,这些观点在此文中没有提及,只能在后续阶段继续研究,力求完善。
[1]俾托维茨基.有关小提琴持琴法则(一)[J].张洪岛,译.小演奏家,2010(12):27.
[2]杨俊士.小提琴肩垫研究及其对演奏的影响[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
[3]黎颂阳.肩垫与持琴——小提琴演奏与教学札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25.
[4]梅纽因.梅纽因论小提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