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金凤蝶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

2018-06-14 01:58:08
新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外缘凤蝶茴香

王 静

(国有朝阳县朝阳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innaeus),又名黄凤蝶、茴香凤蝶、胡萝卜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因其体态华贵,花色艳丽而得名。金凤蝶以伞形花科植物(茴香、胡萝卜及中药材防风等)的花蕾、嫩叶和嫩芽梢为寄主。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高寒地区每年通常发生2代,温带地区一年可发生3~4代。分布范围较广。金凤蝶是一种大型蝶,双翅展开宽有8~9厘米,体翅金黄色,有光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几年随着林业经济发展,林下经济也愈加被重视。2010年,文官果林地里种植了名贵中草药防风,经试种,长势很好,两年后根茎粗达0.5~0.8厘米,深受药商青睐。2013年,发现防风叶片被一种黄绿相间的大虫危害,经鉴定为金凤蝶幼虫危害,尤其对两年生的防风嫩叶危害较重,且次代参差不齐,从5月起至9月中旬基本可见不同虫龄的幼虫,防风被危害的心叶皆无,严重影响防风的生长及越冬成活率。

1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90~120毫米,体黑色或黑褐色,胸背有2条八字形黑带。翅黑褐色至黑色,斑纹黄色或黄白色。前翅基部的1/3有黄色鳞片,中室端半部有2个横斑,中后区有1纵列斑,从近前缘开始向后缘排列,除第三斑及最后1斑外,大致是逐渐增大。外缘区有1列小斑,后翅基半部被脉纹分隔的各斑占据,亚外缘区有不十分明显的蓝斑,亚臀角有红色圆斑,外缘区有月牙形斑;外缘波状,尾突长短不一。翅反面基本被黄色斑占据,蓝色斑比正面清楚。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短宽,颚形突弯曲,抱器瓣呈梯形,抱器腹很长,抱器背很短,抱器端直而倾斜,阳茎中等长,端部较细。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半圆形,前阴片分三叶,两侧宽,中叶窄,三叶端缘呈齿状,后阴片横宽,骨化程度差。

卵近圆球形,表面光滑,或有微小而不明显的皱纹;多产在寄主植物上,散产,也有多个产在一起的。

幼虫幼龄时黑色,有白斑,形似鸟粪。老熟幼虫体长约50毫米,长圆桶形,但后胸及第一腹节略粗。体表光滑无毛,淡黄绿色,各节中部有宽阔的黑色带1条。后胸节及第1~8腹节上的黑条纹有间距略等的橙红色圆点6个,色泽鲜艳醒目。

缢蛹表面粗糙,头端二分叉,中胸背板中央隆起,喙到达翅芽的末端,以蛹越冬,化蛹地点在植物的枝干上。

2 生物学特性

金凤蝶主要为害中药材防风、茴香、胡萝卜、芹菜等伞形花科蔬菜。以幼虫蚕食寄主叶片成缺刻,或仅留主脉和叶柄。金凤蝶属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金凤蝶喜欢生活在草木繁茂、鲜花怒放的阳光下,上下飞舞盘旋,以采食花粉和花蜜为生。交配后的雌蝴蝶,喜欢在植物的茎叶、果面或树皮缝隙等处产卵。卵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即可孵化成幼虫。幼虫大多以植物的叶片、茎秆、花果为食。幼虫发育到5~6龄老化后,吐丝化蛹。

在辽宁西部地区,该虫每年发生3~4代,以冬型蛹在树枝杂草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天气晴朗温暖时,成虫羽化即交尾产卵。每产1粒即飞离。幼龄幼虫栖息于叶片主脉上,成长幼虫栖息于粗茎上。成虫将卵产在叶尖,5月上旬幼虫大量出现。初孵幼虫多为害嫩芽。幼虫白天静伏不动,夜间取食为害,遇惊时从第一节前侧伸出臭腺,放出臭气,借以驱敌。卵期约7天,幼虫期35天左右,蛹期15天左右。4月中下旬越冬蛹羽化;6月见到二代成虫;7月下旬三代成虫羽化;8月上旬4代成虫产卵;9月下旬幼虫老熟离寄主寻适宜枝干蜕皮化蛹越冬。

3 防治方法

因防风是贵重的中草药,为杜绝药物残留,应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植物药剂“苦参碱”。在成虫产卵高峰后7天左右, 每亩使用0.3%水剂100~150毫升,或0.36%水剂80~120毫升,或1%可溶性液剂30~45毫升,或2%水剂15~20毫升,加水40~50升均匀喷雾。幼虫处于2~3龄时施药防治,每亩用0.3%苦参碱水剂500~700毫升,加水40~50升进行喷雾。本品对低龄幼虫效果好,对4~5龄幼虫效果一般。

猜你喜欢
外缘凤蝶茴香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2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球形茴香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08
红星花凤蝶
绿凤蝶
中国白肩天蛾属记述与一新记录种(鳞翅目:天蛾科)
金凤蝶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56
浅析藏医学中的疾病产生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