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峰
﹙建平县富山农业站,辽宁 建平 122400﹚
谷子苗情诊断,即从外部形态上反映其生长发育是否符合丰产要求,采取相应的促、控措施,因苗管理,是谷子保障低成本创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
高产谷子苗期的壮苗长势长相,从大田整体看,满垄全苗,生长整齐,短粗茁壮。就单株的长相,秆圆、心尖、色绿、根深。但在生产中常常遇到缺苗和弱苗现象,对产量影响很大。
造成缺苗除干旱、播种质量差和虫害外,还有“悬死”“蜷死”“烧芽”现象。悬死是指吊根死苗的现象。发生悬死的原因主要是土壤虚,土块多,土坯大。所以,播种后应及时镇压1~2次,以压实土壤,防止通风吊根死苗,并有提墒和保墒的作用。蜷死指谷芽顶不出土,蜷曲在土壤中,形成较长黄芽而死,也叫“拳黄”。形成蜷死的主要原因是整地粗糙,谷芽被大土块压住,顶不出来,蜷曲在土壤下面;或者是出苗前遇雨,土壤地面板结,也会使幼芽蜷曲。因此,要精细整地,压碎土块,以利于谷苗出土。烧芽是指谷芽刚出土,谷苗烧尖枯死。多发生在夏谷播种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很松,墒情不好,特别是播种晚的地块,当谷苗刚出土,中午太阳猛晒,幼芽被灼伤。防止的办法主要是做好保墒工作,镇压提墒,压实虚土;或者是夏谷抢时早播,也能减轻烧芽程度。农谚说得好:“谷过夏至易烧芽。”
1.2.1 灌耳 表现为叶片粘泥土,生育迟缓。当谷子刚出苗,叶如猫耳,天降大雨,使泥水溅入叶片上,特别是心叶内,影向光合作用。黍子因叶片有较密的茸毛,“灌耳”比谷子还严重。预防“灌耳”的措施:精细整地,耙平耙细,播后及时镇压,使土面平整,以减少泥水溅入叶片上,特别是心叶上。若出现“灌耳”,要尽快破除板结,对于淤泥较厚的地块,用木板钉上钉齿子的工具拍打。
1.2.2 苗荒 苗荒形成的弱苗,表现为茎叶细弱发黄,根系发育差,主要是间、定苗过迟,苗荒而引起的,对产量影响极大。农谚说:“谷怕三荒(籽荒、苗荒、草荒),一荒三不收。”应借鉴“谷间寸,如上粪”“早铲早蹚,多铲多蹚,细铲细蹚,苗发旺”的经验,一寸疏苗、二寸定苗、三寸清苗;同时中耕除草,提墒保墒,增强土壤通透性,促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为壮株壮穗打好基础。
1.2.3 缺肥弱苗 土壤缺氮,幼苗生长缓慢,叶色黄绿,老片先黄,就一片叶子而言,先从叶尖开始发黄。缺磷时幼苗小而瘦弱,叶呈紫红色,叶尖枯黄,扎根缓慢呈锈色。缺钾幼苗生长慢,叶片出现叶波状黄绿色条纹,老叶显著,叶尖和边缘干枯,秆弱易倒。应及早施肥。
谷子抽穗前的壮株状态呈:秆扁圆、叶深绿、微下垂;抽穗后,呈现“叶宽、黑绿、歪头”。要求整块谷子田生长整齐,株株健壮。拔节到抽穗期,是谷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也是谷子需水、需肥的临界期。需水、需肥最多,此阶段“喜水怕旱”,老农说“麦上根,谷上节”是有科学道理的。若叶片细窄、叶色黄绿、穗头直立是缺肥表现;叶色灰绿,且打蔫是受旱的象征。一般来说,要根据苗情追肥灌水。追肥要在谷子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时进行,每亩每次追氮素化肥20~30公斤、钾肥10~15公斤,对促进谷子拔节和穗分化,增加穗码数和粒数,提高谷子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如辽西地区,主要是通过调节播种期,使谷子的出苗拔节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少利于蹲苗;拔节孕穗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避免“胎里旱”;抽穗开花期在7月中下旬,避免“卡脖子旱”,利于谷穗分化;灌浆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雨量渐少利于籽粒饱满成熟。这样,只有谷子需水较多阶段与自然降雨集中期相吻合,才能实现谷子高产、稳产。
谷子开花灌浆期壮株的状态是:苗脚清爽,叶色深绿,刨根(气生根、支持根)抓地,齐如案板。到成熟时,呈现出一片“叶绿黄谷穗,见叶不见穗”的丰收景象。“叶绿黄谷穗”指秆成熟,不早衰。谷子籽粒干物质的积累,95%来源于抽穗后叶片的光合作用。这说明抽穗后绿叶面积大小、光合强弱对谷子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后期绿叶面积大,穗重、千粒重高,秕粒少。“见叶不见穗”说明穗大粒饱,穗头下垂,才能“见叶不见穗”;也说明生长一致,穗层整齐。若苗过稀,就能既见叶,又能见穗。谷子生长后期叶片“喜绿怕黄”;开花结实期“喜晒怕淋”。正如农谚所云:“晒,晒出米来;淋,淋出秕来。”在栽培管理上主攻方向是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光合效率,增强结实率,增加粒重,保证正常成熟。谷子抽穗后,株高定型,在生产中一般采取叶面喷肥等措施。在抽穗、开花、灌浆期各喷一次硼肥(300毫克/公斤)或磷酸二氢钾肥(浓度2%),保护功能叶片,促进营养积累,加快灌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