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

2018-06-14 07:17李洁璇
北方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价值链升级制造业

李洁璇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10013)

一、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融入的广度不断拓宽、深度不断延伸,1995年到2011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率由26.43%上升到40.56%。但GVC参与率高不代表GVC参与地位高。在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价值链攀升困难的客观事实。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据全球价值链上下游的不同地位,发达国家占据着“微笑曲线”的两端位置,贸易和投资收益颇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仅赚取微薄的利润。

中国制造业目前以2.5万亿美元产值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2.6万美元,仅为美国的15.6%。在开放的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为了获取全球性的资源优势和实现全球竞争战略,将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低端环节向海外低成本国家转移。2017年我国全年实际吸引外商投资金额达到1310.40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依赖外资发展起来的加工制造业,受制于外资对技术和市场的控制,有可能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

在经济全球化中重新自我定位并调整制造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我国制造业尽快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中上游,通过参与更广泛的竞争真正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不求快但求质的发展转型期,制造业升级更是转型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国家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中国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跨越发展,需要突出创新驱动,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价值链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

在全球价值链当中,我国制造业通过和外界广泛地接触,在世界领域内获得各种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从而使我国的制造业很好有效地避免“区域锁定”的局面。在优越的经济政策、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自然资源的吸引下,中国吸引了不少外商直接投资。

如上表所示,2009年到201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巴西,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首,位居世界制造业第八;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7.0%,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制造业第四;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至10%,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位。据联合国统计署和工发组织计算,1993年到1998年,同时期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长值为5.4%,而我国制造业年均增加值为11.4%,1998年到2003年,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增长值仍然高达年均9.4%。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通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不少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等十多个行业。

中国通过积极地吸纳国际转移,成为全球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惠国。中国吸收的绿地投资占到了世界绿地总投资的四分之一。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投资和数字经济》显示,中国的外资流入量为1337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充分说明中国仍然是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热土。

与制造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大规模的转移相伴随的是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开始将其核心技术与研发基地逐步移入到我国,联合国国际贸易发展委员会会议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在海外研发地首选地。商务部在2007年公布的《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指出,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研发中心已经近1000家,地区总部近40家。通过积极地吸引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中国虽然在制造业规模、进出口规模上总量占据优势,但是从中国在GVC的参与程度和参与地位的视角来看,中国制造业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末端地位,核心技术、主要营销渠道等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中国只能承担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制造业一直在价值链底部徘徊,大批的中国制造业只能通过代加工等生产的形式成为大型领导企业的合作伙伴。中国制造业所占比重虽然已经很大,但所带来的附加值其实并不高,获得的仅仅是加工和装配的人工收入。

表1 中国部分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情况

如上图所示,在计算机、汽车、纺织服装等全球主要产业中,附加值高的研发、市场营销等环节大多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我国企业在这些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地位属于低端环节。虽然国内逐渐涌现出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一些著名品牌,但产品的核心部件依旧需要从国外进口。可见,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掌握着技术的核心部分、品牌影响力与销售渠道的建设,支配着整个全球价值链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中较缺乏创新元素和技术力量。全球创新指数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商业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布,设有多个参数,包括机构、人力、研究、基础设施、市场、企业成熟度、知识、技术和创新,采纳143个经济体的81不同指标来得出最后的排名。通过比对2012至2017年的排名,中国大陆虽然稳中有升,但相较于新加坡、中国香港、日韩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

表2 2012-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比较

这些数据大致反映了当前中国创新能力的现状,虽然较之前中国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大截,但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全球价值链下影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因素

下面将从资本因素、技术因素、贸易规模因素来分析它们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一)资本因素

资本因素又可分为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

人力资本即劳动力资源,可以区分为一般人力资源、专业人力资源和企业家人力资源这三个层次。劳动力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低质量的劳动力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阶段发展;而拥有现代技术和文化素质的高质量劳动力,可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构成的,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虽然中国的人力资源总数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但是中国的专业人力资本和领导者人力资本相对比重较低,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生产服务行业的精英人才也相对缺乏。

资金资本包括国内资本和国外资本。国外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着两面性。首先,外资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土企业为了与国外企业竞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完善产品的质量、研制新产品,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优化产品的贸易结构。其次,外资的大量进入,引起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给东道国企业带来了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以及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有助于东道国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以及比较优势的转化。另一方面,外资的流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当东道国企业的发展威胁到其自身利益时,外国的跨国公司将可能通过采取协议、撤资或从上游中间压制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方式限制企业的发展。从而控制整个价值链,降低发展中国家的附加值利润,不利于产业升级。

(二)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又可从技术扩散与吸收、研究与开发投入两方面进行分析。

在国际化分工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供应商之间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供货的效率,领导供应商会向低级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的技术支持。如发达国家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供货效率,在直接投资中会转移部分技术或者直接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不断积累经验技术,吸收和转化技术,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其他未能直接接受技术转移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可以从技术转移的外部性溢出中获益。

研究与开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从两个方面来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一是创造或增加了市场需求,二是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活动的增加,创新活动通过增加新产品、新功能、新品牌来创造或增加市场需求,并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进而推动制造业产业的升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同一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如通讯产业功能的创新、机械设备产业生产工序的完善。二是同一产业价值链环节的跳跃,如通过核心技术的创新,从加工组装环节到功能设计或营销环节。三是不同产业链的跨越,如台湾20世纪80年代,由电视录音机等低技术产业跨越到半导体等高技术密集产业。

(三)制度因素

制度变量作为一个环境因素影响着国家或企业的决策,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张杰、刘志彪等学者研究,制度政策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科研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如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及专利保护制度等。宽松的投资政策和金融政策,会使企业更容易筹措创新资金;而优惠的税收政策则会降低资金成本;优惠的外贸政策、优质的管理与服务政策和完善的专利保护制度都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制造业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渗透性,并且这些外部性常常是正外部性,如果发展不利必然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在资金、人力、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行政法规、法律和各种经济政策来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结语

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我国制造业大部分企业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我国制造业体量巨大、发展潜力巨大,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转变。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第一个十年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国家成立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对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企业施行贷款优惠政策,对于产业升级效果显著的企业实行资金或税收政策优惠的奖励。增强产业升级区域化布局,根据不同区位的优势发展相应产业。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政府服务功能,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价值链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价值链重构》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