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四篇

2018-06-14 10:38
文学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刘表董卓曹操

再见,诗意

黎宪泽

洛夫走了。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诗的时代。

“水深及膝 淹腹 一寸寸漫至喉咙 浮在河面上的两只眼睛 仍炯炯然 望向一条青石小径 两耳倾听裙带抚过蓟草的窸窣”

“紧抱桥墩

我在千寻之下等你

水来

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

我在灰烬中等你”

尾生的抱柱而死,让我们相信了爱情。洛夫的千寻之等,让我们爱上了尾生!

而如今,一切都变得迫不及待,无须再等。一觉醒来我们已跨过万水千山,远隔重洋的亲人的脸在扁平的屏幕上真实地浮现。插科打诨的问候化作电波在每一寸空气里弥散,拍下的照片在眼前出现的刹那也同时出现在微信、QQ的朋友圈。

世界从未变得那么小。

但心与心从未变得那么远。

我想起上个世纪我们如何去往远方——我们倚仗马、牛、驴、甚至双脚。丈量大地——多么适宜的名字,多么浪漫的形容!如果脚印不会消失,如果轮印不会消失,那么大地上将会遗留无数的刻印来昭示那些壮举。当无尽的风餐露宿之后,当家的轮廓渐渐在眼前清晰之后,人会变得特别脆弱,因为你的心脏早已和大地相连,大地脉动着像一个母亲抱住他的孩子,而你的眼泪夺眶而出。

行走如诗。

我想起在几个世纪之前我们如何相互联系——我们在笔,墨,一张信纸和无数盏孤灯的陪伴之下忐忑地书写。前尘往事像走马灯般在心头浮现轮回。将他们诉诸笔下的日子是踌躇的,等待远方传回的消息的日子是焦急的。未知的消息像一个谜团一样随一匹马和一个信差在千里山水之间跋涉。在拿到那个轻飘飘的信封之时你双手颤抖如托着山岳。展信细读,熟悉的字迹幻化出亲人熟悉的面孔,情感的激流在一盏清灯下氤氲。

书信如诗。

我想起在几十年之前我们如何留存影像——那或许是一件昂贵的,奢侈的事。成长的印象伴随着“咔嚓”的快门声凝结成一张小小的底片。在暗室里底片被慢慢地冲洗、显像,像擦去一具瓷器上经年积攒的灰尘。那张照片上或许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快乐的表情、悲伤的表情,隐藏在黑暗之中,像灰尘之下隐藏的青釉。在看到之前没有人知道——只有抱着期待,像等待一个回忆诞下的孩子。

相片如诗。

诗是情感的结晶,正如同这些逝去的仪式。你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一些点横撇捺的墨迹,或者一张略微发黄的相片。在当下的年代里,只有机票存根昭示着你的旅行,只有通话记录描述那些曾互诉衷肠的日子,一些0和一些1组成的彩色光点来留住过往的画面。一切都太过轻易,太过便捷,因而也太过廉价。

我深深地记得那个瑞典老人的话:诗不是瞬间感情。诗是时间的结晶,在时间不再结晶的今天我清楚地看到,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把一首

在抽屉里锁了三十年的情诗

投入火中

被烧得吱吱大叫

灰烬一言不发

它相信

总有一天

那人将在风中读到”

洛夫说,这是诗的葬礼。

再见,诗意。但我们终会再见!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12)班)

角 度

宋 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词人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九江,游览庐山而作《题西林壁》,它告诉我们,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游山玩水如此,观察对待世上事物亦如此,从而指出看待问题应客观全面,否则就会得不到正确的结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大不相同。

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倘若换个角度看问题,失意也会变诗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自在、更惬意。两个观光团到伊豆旅游,面对满是坑洞的路况,一个团的导游连忙向游客致歉,而另一个团的导游则风趣地称之为迷人的酒窝大道,让游客尽情体会它的与众不同。两个角度,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显然,第一个团的游客必定心存不满,而第二个团的游客却多了一次别样的体验。不得不佩服第二个导游的机智,他充满诗意的解答,化解了旅途的不适,收获了美好的回忆。换个角度,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话总是那么耐人寻味。

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也许就不再是问题,反而成了另一种收获。换个角度看问题,需要一种豁达的境界,一种淡然的心境。倘若一个人充满野心,追名逐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么在他眼中的世界也必定也是功利而焦躁。可如果他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反而让他能摆脱外在物质的诱惑,获得一份平静安逸的生活。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有着这样的一种境界。苏格拉底,这们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会艳慕外界的丰盈,感叹自身物资的困窘。换个角度,苏格拉底帮我们窥见了生活的真谛。

科学家霍金,世人推崇,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悲悯地问道:“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这个极其唐突的提问让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霍金却依然沉静地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大厅里顿时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是面对疾病,有人怨恨命运的不公,有人却感恩生命的珍贵。既然快乐是一天,忧伤也是一天,那么为何不让自已笑对人生呢。

暮春落花,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发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忧伤之情,龚自珍却大相径庭地咏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旷达之意。同是落花,感怀的角度不同,境界便不同,对自身的影响也是不同。

同样,作为一名学海遨游的高中生,有的同学因为繁重枯燥的日常学习而感觉度日如年,有的同学吐槽高考制度的残酷无情;而我却不这么认为,高中学习固然枯燥乏味,但它磨砺我们的意志和韧性,让我们成人成才。高考制度虽然亟待改革创新,但我却和我的同学、老师因备战高考而得以相识相知相聚,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光里,得遇良师,得交益友,我们一起度过美好的学生时代,以后回想起来,这是一件多么幸运幸福的事。

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事物也会不同,我们要学会转换角度,解决问题。有时候,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点快乐,多一点阳光;换个角度对待生活,我们的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多一份温暖。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洪山高级中学高二(2)班)

秋思落谁家

郭正烨

秋风渐起,秋叶漫卷,秋思情深,思落谁家?我独自走在林中小路,等候。我相信,下一秒你就会出现在我眼前。俯身捡起最后一片落叶,我想我能看见整个春天。

小雨初歇,古巷黄昏。踏上还带着点点水渍的青石板砖,触碰着亘古封印的记忆,这悠远而淡雅的江南的柔情,流年宁静,一世孤守。一见误终生。金陵渡口,做着英雄梦的郭襄看到了自己的偶像杨过,从此再未忘却;同样是十六岁,张三丰遇到了郭襄,几句关心,一对铁罗汉,又是一百年的孤独。这一见,我想他们都不后悔,因为在最好的年纪见到了最好的人。时光匆匆,繁花辞树,初见便是永远。真的想知道,十六岁的我,又会遇见怎样美好的你?

夜色渐深,秋凉入骨。对终日来往于三点一线的我,突然停下脚步,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秋天是个涌动着诗情的季节,红袖楼头,孤舟夜泊,思念是它歌咏不倦的主题。最美是那一庭月色,如积水空明。走在月下,思念泛滥,不知流向何方。白露蒹葭,溯洄从之,也许少年心事便如这迷雾茫茫。

但我坚信,你会出现在我的眼前,不负我的等待!

琴音流泻,秋日潺湲,我浮躁忧郁的心渐渐沉静。洒满金黄落叶的林荫小道,宁静的落日伴着晚来的凉风,温柔的呓语仿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萧萧秋意,淡淡忧伤,诗意而美好。秋天不止如童话,群芳萎谢,蕙草凋零,空旷的秋之原野寒意弥漫。转眼衰草寒菱,重露繁霜,冬天也就一天天临近了。

一个人的秋天,无事可做,难与人说。在音乐和书本中,我努力培养抵抗寂寞的能力。翻开美国神经外科医生保罗的《当呼吸化为空气》,和他一起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保罗在生死的较量中向死而生,这大概也得益于他短暂的大半生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度过充满意义的一生。我仿佛听到他脑中回想的句子:“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在生命的秋冬,阴影笼罩着难熬的时光,死亡的骄阳刺眼,他却选择无畏地直视。生命终将逝去,不如从容燃烧;即使注定孤独,也要永不妥协!他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

那么,我所遇见的,是注定走向你的历程吗?

空气微微散发凉意,清晨的露珠在枝头颤动。这泛着水汽的秋之早间,困意被冲洗一空,一日就此起行。一个人走走,吹吹风,看看天。至我心扉的风,伴我入眠的梦,这秋日的天空可否放飞?一个人尽可轻松自在,迎面秋风沉醉,远处云淡天高。

我不想远离,却又仿佛遗世独立,阳光照耀着略带微尘的空气,好像身处幻境,又那么真实。秋日有一种静静观察的姿态,正如此刻的我。走向十七岁的少年,站在人生边上,只浸染了这秋日的淡淡忧伤,却未曾领略风霜的滋味。人生的路上也许有点孤独,但我还有无尽的勇气。理想是我们对生活和自我的期待,我会坚强面对,执着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哪怕道路曲折。或许我终将遇见的不过是我自己,也总有很多人会在我的生命中出现:在现实中,在文学艺术里;在身边,在悠远的思念里。

纵使前路漫漫,也相信一定有你相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回望落叶飞舞,秋色连波,我知道,你一定会出现在我眼前!

教师点评:作者很好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具有代表性的秋天的景物描写中,借由各种繁复的意象,与叙议结合,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一个青春少年的迷茫与领悟,情感显真诚,思考见深度,似乎秋思为作者所独有,颇能动人。(指导老师:范蕾)

(作者单位:武汉市水果湖高中高二(2)班)

刘表: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读《三国志·刘表传》及诸多品评三国之书有感

熊博翰

刘表,字景升,兖州山阳高平人,乃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刘表算得上是一个另类了。

刘表的另类之处不在于出身皇族(西汉之时中山靖王刘胜有子一百二十余个,想必到了东汉末年刘姓皇族遍地在),更不在于刘表长得帅名头大有“八俊”之称,而是在于他处处彰显的性格缺陷——“多疑无决”。

刘表坐拥荆州,带甲十万,实力是杠杠的。但翻遍整部三国史,也没见刘表闹出多大的动静。别人轰轰烈烈,开展抢钱、抢粮、抢地盘的行动,杀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然而这一切似乎离刘表很遥远,我们看到更多的只是刘表举棋不定,多疑无决,占着荆州的大好河山,却“不干正事”。

刘表“多疑无决”的最大表现是政治立场摇摆不定。不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还是李傕、郭汜或者曹操,刘表都兢兢业业派人进贡。这倒也罢,可以说是一片丹心向皇帝。但是刘表在向董卓进贡的同时,又推荐参与“讨董联军”的袁术为南阳太守。如果说这是刘表背弃董卓倒戈“讨董联军”的行为,那么刘表又为什么拒绝向董卓出兵呢?向董卓进贡并拒绝讨伐董卓,似是承认了董卓这个“中央政府”,推荐董卓的敌人做官却又好像跟董过不去,这矛盾的行为只能说明刘表的心中疑虑重重。一方面,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声势浩大,反对他就会被戴上反对中央的帽子,刘表万万不敢这么做;另一方面,“讨董联盟”列举董卓罪证,出师有名,以袁绍、袁术为代表的不少门阀军阀也加入了其中,刘表得罪不起。董卓宣称要讨伐“乱臣贼子”,“反董联盟”声称要“清君侧”。刘表既担心自己成为“乱臣贼子”,又害怕袁绍等集体抵制他,选不定自己的立场,卡在中间玩稀泥。到头来董卓被刺身亡,刘表仍站在原地瞻前顾后,什么也没做。貌似患了“选择困难症”的刘表,在关键时刻总是迟迟做不出决断,终究难成大业。

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保持着短暂的平衡,此时只要有第三方势力介入,很可能立刻使胜利的天平发生倾斜,改变天下的格局。

如果要做一番事业捞一把便宜,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天上掉馅饼啊!

东吴首领孙策决定在此时偷袭曹操,不料出兵前死在了刺客手里。于是,现在有能力决定战争走向的,只剩下刘表了。

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刘先、韩嵩等人劝谏刘表:将军拥有兵甲十万,不如帮助曹操,不仅能打捞一笔还能得到曹操的信任。

刘表:有道理。不过以防万一,韩嵩你去曹操那里走一趟,探听一下虚实。

但刘表终究是刘表:多疑无决,坐谈客耳,无能为也。

韩嵩从曹操那里回来汇报情报,刘表竟怀疑韩嵩里通外国,是曹操的说客,大发脾气。

最终刘表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选择——按兵不动,优哉游哉袖手旁观,没有一点要抓住机会干一番大事的意思。这赢得了所有人的惊叹,今有学者如下评述:

曹操惊叹了。曹操惊叹刘表经营数千里大好河山,十余万水陆军队,只是为了给他人作供奉(适足为吾奉矣)。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袁绍惊叹了。想不通在这样一个乱世,刘表坐拥地方数千里、兵甲十余万,竟然甘心做一个土财主,没有一点把生意做大的念头。这是何等的定力?是一种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着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刘备惊叹了。刘备惊叹刘表作为汉室宗亲,眼看天下大乱,黎民遭难,竟然无动于衷,只一门心思地守住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终日置酒高会,玄谈无为。这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一种埋着头过日子,闭上眼看世间的痛苦,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的状态,着实令人唾弃不已。

然而不久,刘表不能够再袖手旁观了,因为曹操干掉袁绍之后,又摩拳擦掌,将矛头指向刘表了。刘表就算再不思进取,守住自己的地盘也是必须的。

此时,刘表再次发挥了他的多疑无决精神。

刘表叫来刘备:老弟,上次没听你攻打曹操的建议,痛失良机,我后悔啊!

刘备:不用担心,机会还有很多。

刘表:总之曹操要打过来了,你小心一点。

说白了,就是让刘备替刘表守住荆州的大门,不让曹操打进来。但刘表又实在多疑无决,既想依靠刘备抵挡曹操,又不希望刘备强大到自己控制不了,所以前前后后只给了刘备不到五千的士兵,想要刘备凭借这些挡住曹操?笑话!

交代刘备一番,刘表却没有过多的考虑曹操的事,因为他在曹操攻打荆州之前就病死了。但死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刘表。

那就是确立接班人。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个问题。接班人,按照礼法,必然是长子,但偏偏刘表更喜欢小儿子。于是刘表老拿这个问题问大臣们,大臣们也各有各的说法,弄得多疑无决判断力缺失的刘表愈加犹豫,将这件事一拖再拖,最终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曹操还没打过来,刘表却病得奄奄一息了,不得不做出最终的决定了。但此时已经由不得刘表了,蔡瑁已经夺取了大权,拥立了小儿子刘琮。可怜刘表死之前连见长子刘琦一面都做不到。

刘表撒手人寰之后,荆州乱作一团,内部长子刘琦派与幼子刘琮派争夺权力,外部曹操大军压境。

内忧外患,国家岂能不亡?

其实这一切都是刘表多疑无决的后果,自作孽不可活。刘表在尚未重病之前就应看到,袁绍废长立幼导致国家乱作一团,可惜刘表对袁绍的悲惨故事视而不见,最终步了袁绍的后尘。如果立嗣之时更加果断,荆州还是有可能保全的。如果官渡之战不袖手旁观,甚至能做出更大的事业。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刘表就是一个多疑无决的坐谈客,无能为也。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刘表多疑无决,没有能力,却拥有大片的土地,这酿成了一系列的悲剧。

至此,不禁感慨:

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终于打败项羽;赤壁之战,孙权砍桌为誓,一心主战。正是他们的果敢和决心使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而项羽在鸿门宴上多疑无决,没有除掉刘邦,最终失败。

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作者单位:武汉市六中高一(8)班)

猜你喜欢
刘表董卓曹操
心动杀人
心动杀人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山鸡舞镜
刘表: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王允计除董卓
虎狼之地难中立
《卑鄙的圣人:曹操》——一代牛人的炼成史
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
连 环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