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记者 蒋李
服务实体企业需要耐心,甚至某种程度上要担一定风险。
5月3日,总部位于武汉的天风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这也是自今年2月华林证券IPO过会以来,第五家成功过会的券商。另外3家分别为南京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长城证券。
成功过会的背后,业绩助推必不可少。在依靠资本说话的证券市场,提升位次并不容易,但天风证券近年却做到了“跨步进位”。
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是券商综合实力的体现。天风证券去年佣金收入为3.1亿元,在国内券商排名由前年的第30位跃升至第7位。若将视线拉得更远,自2008年从成都迁往武汉至去年年底,公司总资产从9.75亿元增至514.98亿元。
从籍籍无名的区域性券商起步,天风证券迅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早在天风证券成功过会之前,《支点》记者曾就此采访过天风证券董事长余磊。
《支点》:对一家后起之秀而言,很难沿着传统券商发展路径快速壮大。天风证券近年迅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余磊:天风证券近年来确实有所发展,但我们还是清楚地认识到,在体量、规模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金融机构,首先有个意识上的问题一定要理顺,就是我们的使命是服务实体经济。实体客户才是上帝,天风证券作为资本中介机构,要真正把他们服务好,让他们发展壮大,去分享他们的成长红利。只有观念正确,动作才不会走形,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天风证券董事长余磊
其次,服务实体企业需要耐心,甚至某种程度上要担一定风险。因此,对这部分客户的重视程度、资源匹配倾斜都要足够。天风证券服务一个机构或实体企业时,会通过内部考核、激励指标的修正和调整,用3-5年的时间来综合考量服务质量。
再次,不能脱离国情,助推供给侧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也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支点》:公司在业务布局方面有何亮点?
余磊:从业务布局看,我们着重建立三方面的核心能力。
一是财富管理服务能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许多机构、个人都有财富管理的愿望和要求。作为金融机构,要提供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
二是建立针对机构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抓两头、促中间:一头要让天风研究所具备一流的定价和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市场导向;另一头要抓基金,把直投子公司天风天睿办好;促中间则是把各项投行业务串起来,比如说新三板保荐业务。
三是IT服务能力。证券公司天然带有信息服务公司特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等业务都是在IT系统上跑的,所以我们这几年会着力打造提升IT服务能力。我们的目标是让内部系统运转更加流畅,让客户在信息化时代享受到快捷、方便、舒适、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支点》:公司有什么机制来吸引、保留人才?
余磊:人才聚集,最根本的还是看天风证券本身的理想与价值观。金融从业人员大部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不完全逐利,很多年轻、优秀的金融人才还是很有理想和情怀的。如果有比较端正、符合年轻人想法的价值观,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物质激励,是容易吸引优秀金融人才加盟的。
当然,激励制度的落实也很重要。虽然天风激励制度整体而言仅处于行业中游水平,但在落实中不存在随时变化、调整的情况。
此外,过去的观念是讲资产分配,人才为资本打工。但现在这个时代应该是资本跟着人才走,资本为人才服务才能增值。因此,天风证券要做的是尊重人才,让大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好的环境,这是核心工作。
另一方面,天风证券对于加盟的人才也会看其价值观是否能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理念高度一致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共同把企业办好。
《支点》:有多位新财富金牌分析师加盟天风,他们为何看重天风?
余磊: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或领军人物后,他一定会有创业的情怀和理想。不仅在金融行业,在很多行业都是很多见的。
以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团队为例,当初天风证券从规模、品牌上并不具备足够吸引力,但其最终加盟就是看重了我们的创业氛围。到天风来,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体制机制、研究方向、战略方面都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做些新的尝试。如果到更大的机构去,他很难享受到这种过程。
当然,所有自主权肯定要符合监管要求。但怎样能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给这批优秀的分析师,这是天风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和其他券商相比的最大优势。
《支点》:天风证券如何深入促进武汉金融发展?
余磊:金融业靠什么?核心就是人才,留住人才要有平台。所以对武汉金融发展,天风证券首先能做的就是促进人才聚集、提供人才支持。过去几年,天风证券系统内已发展到数千人,其中武汉有500多人,都是接受了很好训练的优秀金融人才,对武汉金融发展做了很大贡献。
我们在北京和上海也聚集了业内大量优秀的市场化人才,并且还在不断培养年轻人。尽管他们的工作地点可能不在武汉,但话说回来,天风毕竟是在武汉注册的证券公司,他们也在间接或直接地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地在武汉新设、增设机构。这也是我们对武汉金融发展的直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