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美好的歌唱与“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不但使歌唱更加传神,使表演更加形象化,也能够在舞台的艺术效果上达到完整的统一化。
我国戏曲是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发展中孕育出得一道亮丽景观。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悠久历史中,中国戏曲一直生生不息地孕育、发展、成长着,以她那独有的魅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不朽的篇章。戏曲来源于平凡朴实的生活,运用獨有特色的表现手段体现生活和现实状态,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戏曲演员在入行不久,就会根据身材、嗓音等条件来划分行当。生、旦、净、丑各行当都
有一大固定的表演方法,各个行当的角色有的也有雷同之处。在戏曲表演中常用“唱念做打”四个字来概括:而‘唱被列为首位是因为唱腔是戏曲的灵魂,是戏曲叙事抒情和塑造人物最主要的艺术的手段。这就已经证明在戏曲中唱演本就是融为一体的,并是整个舞台的主体。一些地方戏曲剧种向京剧、昆曲学习的较多,特别是武功方面,但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风格。戏曲的表演艺术的范围非常广泛,戏曲程式的运用是海阔天空、干变万化的。
歌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对演员的表演技巧训练方法提出了种种的要求。深入地研究歌剧表演的艺术特征及训练要求,才能有效地寻求歌剧表演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歌剧表演训练要体现音乐性。歌剧是音乐化的戏剧,音乐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不仅表现在外部技巧上,同时
也表现在内部技巧上。比如体验技巧,她有别于话剧表演,虽然都同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但歌剧演员的舞台情感是音乐化了的感情,当然不是简单的音乐加情感,而是要求演员在理解音乐加情感,而是要求演员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身心直接孕育、直接酿就于音乐的土壤之中。
在歌剧表演体验技巧的训练中应培养演员具有舞台情感音乐化音乐在演员心中意向化、情感化、语言化、形象化的能力,使音乐形式中充满丰富多彩的生命内涵,乃至每一个细胞的情感信息在演员的内心体验中能准确、有效的反映出来。这样在歌唱以气氛音乐、间奏音乐中,才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启示,从而使时间艺术的音乐中所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空间的表演艺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民歌,即民间歌曲。它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民歌音乐语言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民歌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来流传。民歌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一部分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较短小的篇幅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与其它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另一部分民间歌曲是佚名作者代代口头流传,没有伴奏演唱的歌曲。一般流传在农村居民中,但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它也传播到城镇和工厂。还有一部分民间歌谣,是从远古诗集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有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它同时兼有文学(词句)、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它以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为主,主要在口头流传,形体比较短小,字句比较整齐,与劳动生活结合紧密,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中国舞台表演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舞台艺术日益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发扬和巩固我们的中国歌唱表演艺术,我们要用创新与发展的思维吸取营养、博采众长、与时俱进达到新的高度。也愿她像美丽的花朵一样芬芳四溢,永远开放,在中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