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2018-06-13 10:06李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服务文化

李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9月秦皇岛市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示范区以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文化工作部署,实施了“文化铸市”发展战略,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全市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一、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况分析

秦皇岛市作为国家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秦皇岛全市7个县(区)建有数字影院,6个县(区)建有文化馆,5个县(区)建有图书馆,并建成7家专题博物馆;全市75个乡镇(街道)建有79个综合文化站,65%的农村及80%的社区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时建有856个农家书屋。初步形成了城乡基础文化设施星罗棋布、基础文化工程争相辉映的格局。

二、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

1.立足今天,我們务必清醒把握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目标任务。

(1)新时期文化更大作为和成就。文化从社会事业“后台”走向经济建设“前沿”,但是文化发展尚处于对财政的“依赖性”,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投入产出效率较低。

(2)面对现代信息科技和传播手段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推进文化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

(3)文艺创作既无“高原”也无“高峰”,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品牌,有些同志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存在站位不高、标准不高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把握新常态、抓住新机遇,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2.文化战略定位的机遇。

文化体制改革红利释放的机遇、中华文明复兴的机遇,更加有利于我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关于公共文化发展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大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必将催生更多的公共文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秦皇岛汇集,增加文化发展动力。

(2)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带来的新机遇。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文化需求将从“柔性需求”走向“刚性需求”。作为公共文化示范区的秦皇岛市一直强调,文化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变化为主旨。

三、完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具体策略

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在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今天,加强产品与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选择。以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送戏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推进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弱势群体延伸。

2.提高公共文化产品规模,精心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必须构建载体平台,举办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大型文化活动。筹划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大型文化活动,促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秦皇岛持续开展“彩色周末”、“群众大舞台”、“街头音乐文化人”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载体,使文化成为展示秦市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3.完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合理分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公共文化设施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合理规划建设公共设施,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提高效益,做到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

(1)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实践主要是以政府组织为评估主体的,这个政府组织即公共文化服务主管部门,目前所进行的评估按照评估对象可分公共文化服务主管部门自身的绩效考核、公共文化服务主管部门对直属文化机构的绩效考核、对所组织的文化活动的绩效考核、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门的较系统的绩效评估等四类。

(2)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骨干作用。要以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出发点,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以竞争上岗、考核上岗、任期制、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和以绩效挂钩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3)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公共文化服务竞争机制是提高服务效能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的渠道和范围,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性,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开辟多种融资渠道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

(4)大文化宣传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构建特色鲜明、定位准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文化宣传新格局。将网站、微信、文化云等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延伸渠道,及时发布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民生信息。充分利用网站、微信、文化云等平台的时效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创新文化宣传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增强文化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文化宣传引导的公共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品牌宣传效应。2014年6月,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栏目以“多样民俗感受端午传统魅力”为题,对秦皇望海祈福文化节进行了报道;各级新闻媒体的热情报道,不仅使本次文化旅游节成为一次弘扬民俗文化的盛会,更成为人们认识秦皇岛、了解海港区的窗口,有效提升了海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服务文化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