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若曦 王亚芳 劳才展 张书敏 倪润泽
[摘 要]文章根据企业规模相近的原则选取包括一汽轿车在内的五家车企,利用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各种产能利用水平测度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构建一个涵盖企业产出缺口、资本产出比、利润率的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重点测度一汽轿车产能利用水平,同时横向对比,在2006—2016年全国汽车市场总体环境的角度下研究一汽轿车的产能利用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一汽轿车相对来说产能利用水平较低且波动大。2006—2008年产能利用水平处于波动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开始产能利用水平显著走低。2009—2014年由于资本配置优化和产能缩减一汽轿车产能利用水平提高,但2014年后直至研究期末,产能利用水平开始降低。
[关键词]一汽轿车;产能利用水平测度;产出缺口法;资本产出比;利润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52
1 引 言
产能过剩通常有两种不同角度的界定:从微观厂商角度是指实际产出数量小于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过剩;从市场角度则是指供给超出需求的总量上的过剩。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汽车工业是存在产能过剩的,但产能不足危机同时在国内部分车企中存在,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的“相对过剩”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真正现状。
国际通用的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的测度是采用产能利用率指标,按照设计产能、潜在产能、最低成本下最大产出等不同定义产能利用率指标可以衍生出许多测度方法,如产出缺口法、峰值法、资本产出比法等。国内学者就汽车产能过剩成因与化解策略的研究有以下特点:①对于我国全部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颇多但针对汽车行业的还较少,尤其是微观厂商层面;②侧重定性分析,而对测度方法探讨较少,或仅提出方法并未做实证分析;③对如何化解产能过剩的策略探讨集中于政策建议,基于国际经验的市场化解策略探索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扩展现有产能过剩研究的角度出发,定量研究特定微观车企的产能利用水平。测度方法方面,选取包括产能利用率在内指标构成全面的产能利用水平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方面,鉴于目前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定产能过剩的标准,对特定企业产能利用水平的测度只能是一种相对产能过剩或不足的分析。研究对象具体到某一汽车企业时,这种相对性便体现为相似规模车企之间的比较研究。
根据上述比较研究的思路,我们将研究重点定为一汽轿车公司,同时选取其他四家处于相似国内国际市场环境并且与一汽轿车规模相似的车企:一汽夏利、长安汽车、江淮汽车、海马汽车,进行比较研究。利用各汽车企业年度财报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产出缺口、资本产出比、利润率的产能利用水平指标体系,并应用各指标对五家典型车企的相关产能利用水平情况进行测度。应用比较研究思想分析测度结果,同时结合研究期内我国汽车市场实际环境和各车企的发展特点,得到一汽轿车在研究期内的产能利用水平总体情况,以及其产能利用水平波动时期和平稳时期的特点。
2 产能利用水平测度
2.1 产出缺口
产出缺口法适合粗略估計一个行业或企业产能利用水平。汽车企业的产出缺口(GAP)可以表示为:汽车的实际产量Yt与潜在产出YTt之间的差额。这种潜在产出实际上是由企业资本存量变化决定的充分利用条件下最大生产能力。若GAP大于0即实际产出大于潜在的产出,可能表明目前汽车市场需求旺盛,要求进一步扩大生产来满足需求。反之意味着超额生产能力导致汽车企业产能利用水平不高。这里选择HP滤波法来估计潜在产出,计算公式:
利用一汽轿车公司财务报告中的2006—2016年度产量数据(实物量),Eviews滤波处理得到YTt后由上述公式计算得到GAP,作图如下:
结合一汽轿车公司实际,尤其注意判断GAP=0边界年份、显著大于或小于0年份的产能利用情况。GAP出现于2007年中的第一次峰值说明产能利用水平在金融危机之前一小段时间是比较高的。2008年后GAP转为负且数值绝对值较大,说明危机开始后的实际产出这时候远小于潜在的产能,过剩较严重。2009年之后一直到2014年之前,一汽轿车在金融危机后优化了资本配置并采取措施缩减了产能,产出缺口一直为正但是数值较小,可以认为这一期间产能利用水平较高且稳定。2014—2016年,受到新能源工厂建设的影响和投资回暖,一汽轿车产出缺口再次为负但数值较小,产能利用水平不高但稳定。
2.2 资本产出比
资本产出比是指一个经济系统为获得单位产出所需要投入的资本量,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低资本产出比意味着可以用相对少的资本获得相对多的产出,高资本产出比意味着单位产出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因而资本使用效率不高,是生产能力过剩的信号。
用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固定资本存量,同时产量代表的实物量无法与固定资产净值这一价值量直接相比,根据实际数据对比假设销量与产量相近,用销量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这一价值量表示产出。
计算公式为:资本产出比=资本存量/产出=固定资产净值/主营业务收入
利用五家车企2006—2016年度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后计算资本产出比,作图如下:
由上述论证可知,五家典型车企在2006—2016年资本产出比均大于0,不存在严重产能过剩,产能利用尚处于合理水平。由资本产出比与产能利用水平变动趋势相反的规律可知:一汽轿车相对来说资本产出比折线在观测期显著高于其他四家车企,从2006年上升至2010年左右最高点,随后在下降中波动。也就是说,一汽轿车产能利用水平相比于其他车企一直较低,尤其在2010年和2014年前后经历了两个低谷,即使是2012年前后产能利用水平较高的时期也低于其他车企,但一汽轿车在发展趋势上呈现释放过剩产能的过程。江淮汽车资本产出比也处于高位,但2011年之后迅速下降。长安、海马汽车资本产出比折线非常近似并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其产能利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与一汽轿车同属一汽集团的一汽夏利产能利用水平则在波动中上升。
2.3 利润率
托马斯·韦斯科普夫研究一般利润率规律时,用产能资本比、利润份额和生产能力利用率三要素去解释利润率(R)的升降,公式为:
R=利润量/资本总量=利润份额×产能利用率×潜在产出资本比
其中,利润份额=利润量/实际产量,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潜在产量,潜在产出资本比=潜在产量/资本总量。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利润份额与潜在产出资本比不变时,产能利用率与利润率同向变动。由于潜在产出表示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最大就业量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是不可观测量,那么利润率的变化便可从侧面反映产能利用率的变化情况。企业利润率计算方法很多,根据这里的明确含义要求是能够代表单位资本产出能力的利润率,因此选取企业总资产利润率作为测度指标。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计
利用五家车企2006—2016年度财务报表里利润总额和资产总计的数据,整理后求得总资产利润率,作图如下:
由上述论证可知,利润率为正时数值越大说明产能利用率越高,利润率为负则本身就说明产能利用率非常低。总体来看一汽轿车产能利用率波动较大,以2010年为界由高转低再回升,但总体仍然较低。2010年以前,一汽轿车在五家典型车企中属于利润率较高的位置但2010年以后开始下滑直至2012年利润率最低点,随后一直保持很低的利润率到调查期末。与一汽轿车同属于一汽集团的一汽夏利利润率长期较低,在2014年触底后有所上升。江淮、长安汽车相对来说利润率平稳且较高水平。
3 结论与启示
产能利用水平指标体系中的三个指标所得到的结论相一致,说明指标自身是合理的。五家典型车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产出缺口、资本产出比和利润率哪个指标来看,一汽轿车公司的产能利用水平在相似规模车企中都属于波动较大且总体水平较低的。从研究期整体来看,2010年左右成为一汽轿车产能利用情况的拐点。在这之前产出缺口表现为正值,总资产利润率也在五家车企中领先,说明一汽轿车的实际生产在这一期间一定程度上符合其潜在的产能。而与一汽轿车同属于中国一汽子公司的一汽夏利在这一期间表现则劣于一汽轿车,尤其是总资产利润率在五家车企中最低。受到金融危机和2010年前后国家对汽车限购政策出台的广泛影响,一汽轿车作为完全自主品牌车企的销量有所下滑。同时2014年一汽轿车投入建设的新能源工厂后续并未充分使用,造成产能闲置。这些表现为产出缺口在2010年前后经历稳定较低时期后的再次扩大,实际产出达不到建设产能。
汽车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业种类,牵系着诸多工业行业例如电子、机械、交通运输。因此汽车行业发展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工业发展的活力。我国近十几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其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2001—2011年的“入世”前十年,我国汽车行业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无论是自主品牌汽车产量,还是汽车市场整体销量都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令人瞩目。但这种快速发展没有相关法规配套,没有持续技术创新推动很容易遇到困难。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这种快速发展所包含的隐患更大。为治理城市拥堵实行限购政策、合资企业对自主品牌发展的技术限制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继续加大对自主品牌扶持,发现汽车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才是正确的未来产业战略。
除了对于国家整体的汽车产业作出产能重组、淘汰方面的战略规划外,我们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经营理念、不同设计车型和消费群体的众多车企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他们的特定发展战略。产能利用水平测度方法的规范化也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目前对于各种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计量测度越来越多,但往往选择的指标众说纷纭,因此我们需要完善一个基于产能利用率但不仅仅有产能利用率的综合指标体系。例如引入存货水平,反映企业实时的生产与销售配比情况,让企业能够根据这一期的产能利用指标判断下一期最适合的资本投入。在有了大量测度不同工业行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实证结论之后,有可能为我国汽车产业制定一个产能利用率的合理区间,对车企实现产能过剩的合理预警。
参考文献:
[1]JAMES M, BLOODGOOD and JEFFREY P KATZ.Manufacturing capacity[J].Market Share and Competitiveness,2004,14(1).
[2]ROGER W.SCHMENNER.The erosion in European manufacturing[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7,6(6):110-113.
[3]REINHORN,LESLIE J.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xcess supply[J].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2013(2).
[4]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1.
[5]孙巍,李何,王文成.产能利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面板数据协整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样本[J].经济管理,2009(3):38-43.
[6]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
[7]王维国,袁捷敏.我国产能利用率的估算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2(20):82-84.
[8]張新海.产能过剩的定量测度与分类治理[J].宏观经济管理,2010(1):50-51.
[9]周劲.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7(9):33-39.
[10]黄永和,刘斌,吴松泉,等.我国应制订汽车产能利用衡量标准[J].汽车工业研究,2007(11):2-8.
[11]吴松泉,刘金周.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计量测度及对策研究——基于产出缺口法对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计量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4(12):7-11.
[12]孙巍,何彬,武治国.现阶段工业产能过剩“窖藏效应”的数理分析及其实证检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