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分析

2018-06-13 02:48谢英金赵墨林何俊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极浸润性电切术

谢英金,向 菲,吴 勇,赵墨林,何俊杰

(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100)

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该病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吸烟、酗酒、膀胱粘膜受到不良刺激、长期直接接触芳香类物质等均可诱发该病[2]。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对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应及早进行电切手术治疗,以防止其病情进一步恶化。目前,国内外对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术式主要有传统的电切术、等离子电切术、钬激光切除术及水刀切除术等。为了研究应用等离子电切术对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对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别使用等离子电切术和传统电切术进行治疗,其中使用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经膀胱镜活检、临床病理检查或CT影像学检查后,均被确诊为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2)患者均存在尿频、尿急、肉眼血尿、下腹膀胱区胀痛不适、排尿不畅等临床症状。3)患者均无进行手术的禁忌证。4)患者均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有44例患者,对照组中有43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59.3±11.5)岁;其肿瘤分期为Ta期的患者有29例,为T1期的患者有15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7例;其年龄为46~77岁,平均年龄为(58.5±12.3)岁;其肿瘤分期为Ta期的患者有27例,为T1期的患者有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传统电切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1)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2)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3)为患者置入膀胱镜,仔细观察其肿瘤的形态、数目、大小、位置。根据其肿瘤具体的形态和位置选择不同的术式切除其肿瘤。对不规则肿瘤患者、多发性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全切术。对肿瘤处于输尿管开口处无法进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可对其进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4)在电切镜下,使用普通电刀切除患者的膀胱肿瘤及肿瘤外延2 cm内的正常粘膜组织。5)完全切除患者的肿瘤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其膀胱进行持续冲洗。6)将患者的膀胱肿瘤瘤体标本与肿瘤基底标本送病检。7)在术后的24 h内,为未出现膀胱穿孔的患者使用盐酸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8)术后,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尿量、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为观察组患者均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1)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2)为患者使用的等离子双极电切仪为奥林巴斯等离子双极电切仪。电切仪的参数为:将电切的功率设为280 W,将电凝的功率设为120 W。3)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4)为患者置入膀胱镜,全面的观察其肿瘤的形态、数目、位置、大小及肿瘤与输尿管的关系。在等离子电切镜下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结合患者肿瘤的实际情况确定切除其肿瘤的方法,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从肿瘤的基底部深入至肌层,以顺行、逆行结合的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及肿瘤外延2 cm内的正常粘膜组织。对蒂长>1.5cm的肿瘤,可沿瘤顶端或侧面,蚕食样逐层深入切除肿瘤。待大部分瘤体被切除后,再以逆行、顺行结合的手术方式逐层切除基底部及肌层的肿瘤[3]。5)完全切除患者的肿瘤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其膀胱进行持续冲洗。6)将患者的膀胱肿瘤瘤体标本与肿瘤基底标本送病检,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膀胱肌层侵润的情况。7)在术后的24 h内,为未出现膀胱穿孔的患者使用盐酸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8)术后,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尿量、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5.5±9.8)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5.4±6.7)ml,术毕至肛门排气的平均时间为(29.5±6.5)h,住院的平均时间为(7.5±1.2)d;对照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7.5±7.3)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30.4±1.8)ml,术毕至肛门排气的平均时间为(37.2±8.7)h,住院的平均时间为(9.6±2.5)d。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s)

注: ①相比对照组,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 术中的出血量 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观察组 44(35.5±9.8)min①(15.4±6.7)ml①(29.5±6.5)h①(7.5±1.2)d①对照组 43(47.5±7.3)min(30.4±1.8)ml(37.2±8.7)h(9.6±2.5)d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术后,在观察组的4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尿道狭窄,有1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5%;在对照组的4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闭孔神经反射的症状,有1例患者发生膀胱穿孔,有2例患者发生尿道狭窄,有3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9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约有70%的膀胱肿瘤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其肿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其中以尿路上皮细胞癌居多。膀胱肿瘤多发生在膀胱后壁、侧壁,其次在其三角区、颈部及顶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会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危及其生命。因此,在患者的发病初期,对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浸润程度、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的诊断,再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可避免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或出现癌细胞扩散的情况[4]。传统电切术和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均为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常用术式。传统电切术采用的是单极电刀系统,可使电流经工作电极和贴附在患者体表的负极板形成回路,最终凭借电切环的高温热力对膀胱肿瘤进行切除。进行此手术的电切温度较高,患者的手术创面易产生焦痂或深部组织热损伤的情况,导致其出现闭孔神经反射的症状,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5]。近年来,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被广泛应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的工作电极、回路电极均位于电切环内,所以电流通过电切环工作电极与其自身附带的回路电极形成回路,无需通过患者的身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聚焦能量高、靶组织温度低、切割目标准确等特点。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好处有:1)进行组织切割的温度低,切割形成的热穿透效应较小,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极大地减少膀胱穿孔、尿道膀胱刺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2)可使患者的创面上形成厚度为0.5~1.0 mm的凝固层,并可使其创面上的小血管、淋巴管迅速闭合,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确保术野的清晰,便于施术者更精准地控制切割的深度、范围等,降低手术风险。3)术后患者创面上的凝固层坏死后脱落物少,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小,可有效地缩短其术后的恢复时间。4)术中为患者使用电解质溶液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可有效地避免其发生电切综合征。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使用等离子电切术对表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双极浸润性电切术
双极直觉模糊超图*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BPH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