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芬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曲靖 655000)
疼痛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疼痛可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消化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可影响其术后康复。因此,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十分必要。目前,临床上对手术后的患者主要是进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此类患者进行PCIA,通过微量泵持续向其体内输注一定量的镇痛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等),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1]。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纳布啡、盐酸托烷司琼与舒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PCIA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妇科手术的60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均为Ⅰ级和Ⅱ级,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对舒芬太尼、盐酸托烷司琼及纳布啡等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将这6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40.5±2.8)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41.2±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对其均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其进行麻醉维持。术后,用盐酸托烷司琼与舒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进行PCIA,方法是:将150 μg的舒芬太尼、10 mg的盐酸托烷司琼与10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混合液。将此混合液注入到微量泵中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药液的输注速度为2 ml/h,自控镇痛的剂量为1 ml,锁定时间为20 min。术后,用纳布啡、盐酸托烷司琼与舒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PCIA,方法是:将1 mg/kg的纳布啡、150 μg的舒芬太尼、10 mg的盐酸托烷司琼与10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混合液。将此混合液注入到微量泵中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药液的输注速度为2 ml/h,自控镇痛的剂量为1 ml,锁定时间为20 min。
采用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及48 h的疼痛情况,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严重[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启用微量泵的次数、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2 h、4 h、8 h、12 h、24 h及48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分,±s)
?
观察组患者启用微量泵的平均次数和镇痛药物的平均使用量分别为(3.6±1.8)次和(50.6±3.5)ml,对照组患者启用微量泵的平均次数和镇痛药物的平均使用量分别为(3.7±1.9)次和(53.3±5.6)ml,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头晕头痛及嗜睡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目前,临床上对妇科手术后的患者主要是进行PCIA。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PCIA,能显著缓解其术后疼痛的症状,从而可减轻其身体的应激反应,提高其睡眠的质量。在对此类患者进行PCIA时,所使用的镇痛药物主要为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与人体内μ受体的亲和力约为芬太尼的7~10倍,且其镇痛持续的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但临床实践证实,舒芬太尼可提高人体呕吐中枢的兴奋性,导致胃肠的蠕动功能下降,从而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3]。盐酸托烷司琼是一种5-HT3受体的选择性、竞争性拮抗剂。该药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外周神经元突触前的5-HT3受体而起到抑制呕吐反射的作用。但临床实践证实,用盐酸托烷司琼与舒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仍然较高。纳布啡是一种结构与羟吗啡酮和纳洛酮类似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其对μ受体具有拮抗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用纳布啡联合盐酸托烷司琼、舒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能有效地减少舒芬太尼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纳布啡、盐酸托烷司琼与舒芬太尼对妇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PCIA,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能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