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河南茶园剧场考论

2018-06-13 01:02孙建杰
关键词:戏园剧场茶园

■孙建杰

20世纪初叶,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开封首次登上商业性演剧场所——茶园剧场,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河南地方戏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性剧种。长期以来,囿于资料的匮乏,关于河南茶园剧场的研究并不尽如人意。2012年,李孝悌发表《清中叶以降开封演剧活动概述》一文,作者对20世纪初叶开封出现的部分茶园剧场做了简单介绍,并认为,“终明清之世,到19世纪末叶之前,开封似乎一直不曾出现商业性的戏院或茶园”。(李孝悌,18)这也是目前学界关于河南茶园剧场的代表性观点。但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无论是从河南茶园剧场发展的历史看,还是从河南地方戏研究的角度看,它不仅抹杀了河南茶园剧场的发展历史,而且还极大地限制了河南地方戏研究领域的拓展。因此,厘清河南茶园剧场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南茶园剧场溯源

茶园是一种商业性、专门化的演剧场所。廖奔的《中国古代剧场史》认为,“茶园唱曲,其历史和酒楼一样久长,在宋元时期也很兴盛”。(廖奔,86)大约是在清代前期,传统的酒楼戏院开始向茶园剧场转化,“至少在乾隆前期,北京的茶园剧场已经形成”(廖奔,88)。此后,“在北京的影响下,东南一带的城市也开始建设茶园式剧场。同治光绪间,上海陆续兴建戏园十数家”。(廖奔,90)

开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镇。张大新认为,在宋代,开封“传统的雅文化与新兴的都市俗文化交相争胜,砥砺磨合,进而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融会贯通,并行突进,各臻其致”,“这种前所未有的优越文化氛围,为结胎滋生于隋唐之间的戏剧形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之得以优戏、歌舞戏、参军戏等结合而成的母体上孕育成型,并逐渐实现与诸般杂艺的分离,形成其兼具众艺之长而又独具特色的戏剧体式”。(张大新等,50)在这里,出现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化的演剧场所瓦舍勾栏,诞生了宋杂剧。这一时期,开封也形成了酒楼演唱的传统。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条说酒楼里“有下等妓女,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以而去,谓之札客,亦谓之打酒座”。(孟元老,50)据现有资料看,这种酒馆唱曲的传统在此后并未断绝,一直绵延不息,且极为兴盛。明人《如梦录》记载:

此市有天下客商,堆积杂货等物,每日拥塞不断。各街酒馆坐客满堂,清唱取乐,二更方散。(孔宪易校注,31)

三巷,每巷三二十家,俱卖四川黄杨、福建荔枝、松根净齿精致梳栊,偶戏飞线……酒园,各色美酒、各样美味佳肴,高朋满庄,又有清唱妓女伺候。(孔宪易校注,34-35)

可以说,自宋至明,开封在酒馆唱曲的传统一直存在,这种悠久、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无疑为开封茶园剧场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入清以来,酒馆观剧亦时见于文字。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歧路灯》,记载了当时一家名为“蓬壶馆”的酒楼。第十八回中,王隆吉、谭绍闻二人在此地宴请盛希侨,并向戏班“瑞云班”定了一本戏在此酒楼演出,且书中还屡次将“蓬壶馆”称为“戏园子”,可见此时在酒馆中搬演戏曲已成常态了。(李绿园,187)

此外,书中第十回写商人宋云岫专程邀请娄潜斋、谭孝移二人到“同乐楼”看戏,宋云岫说:“到明日我请两二位老爷到同乐楼看戏,叫你们跟班也看看好戏。”(李绿园,107)次日,“云岫坐在车前,一径直到同乐楼下来。将车马交与管园的,云岫引着二公,上的楼来。一张大桌、三个座头,仆厮站在旁边,桌面上各色点心具备,瓜子儿一堆。手擎茶杯,俯首下看,正在当场,秋毫无碍”。(李绿园,108)从这里的描写看,三人来到此地之后是直接上楼观戏,并无宴饮,按照“听歌而已,无酒馔,故曰茶园”(张次溪,249)的标准,并结合书中对“同乐楼”形制的描写,可以判定“同乐楼”当为典型的茶园剧场,专为演剧而设。

值得注意的是,学界一般认为茶园兴起于清乾隆年间,这一时期在北京有一些茶馆效仿酒楼,设台演剧,并取名茶园或戏园。嘉庆年间,茶园剧场开始大量涌现。李绿园《歧路灯》一书创作于1749年,1777年完稿,在时间线上完全与清代茶园兴起的时间相吻合。作为河南人,李绿园曾长期居住于河南开封,其书中关于开封街道、官署、寺庙、风俗的描写,直到今天仍然可以与开封一一对照,几无差别。因此,无论是从“同乐楼”诞生的时间,还是从《歧路灯》一书描述的真实性来说,都有理由相信在清乾隆年间,开封已经诞生了成熟的、商业化的茶园剧场。

由于河南在近代累受战火、水患侵扰,更兼匪患不断,文字资料散佚极为严重。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很难找到关于河南茶园剧场的文字资料,这也是学界一致认定河南茶园剧场的诞生在20世纪初叶的重要原因。经笔者梳理,在《驻马店地区戏曲志》中找到一则关于河南地区茶园式演剧场所的资料,见于该书“牛德长讴戏班”一目:

约1870年,居住在确山县臧集街(现归胡庙乡)的牛德长在街中心开了一座茶馆。臧街过去虽是东部汝南、上蔡、新蔡、平舆及安徽数县去西部泌阳及南阳数县的必经要地,在东来西去的茶客中他便结识了一些会唱“讴戏”的过往艺人。由于他喜欢看戏,常留艺人多住几日,免费吃住,以唱戏来酬宿费。这样一来,其茶馆日见兴盛,但仍不满足,于是自己出资,召集附近喜欢唱戏哼曲的年青(轻)人成立了“牛老三(牛德长)戏班”,学唱讴戏(即后来的梆子戏)。戏班共有26人,有两把弦子,锣、鼓各一付(副),服装较差,用粗布染一下就穿上登台了。他们的脸谱画的(得)很简单,只是随便用颜料勾一下。当时还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牛老三教戏,破锣、破鼓、破响器”。戏班有两个唱戏较出名的演员,一个叫知了燕子,唱女角;一个叫扎脖子(别名),唱脸子(红生)。因时间长久其它(他)演员的名字和演出剧目已无法确知。该戏班在臧集共坚持了十年左右,后因牛老三茶馆破败而散伙。(方仲根,157)

这条材料明确说明了三点:第一、牛老三(牛德长)戏班演唱之所是在集镇的茶楼之中;第二、在该茶楼中上演的是“讴戏”班,即河南梆子戏班,而且演唱时有服装,并勾画简单的脸谱,并非坐堂清唱;第三、该茶楼是开设在“街中心”的,是“汝南、上蔡、新蔡、平舆及安徽数县去西部泌阳及南阳数县的必经要地”,位于城镇要冲,具备充足的商业要素。由此可以断定,这是处于乡间商路的一座商业性茶园剧场,而且这时河南地方戏已经登上了茶馆剧场演唱。

此外,1917年《豫言》刊有《愁红轩剧谭》一文,该文也为这一时期河南开封茶园剧场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老前辈言及四十年前梨园茶戏①,不常日开演,即开演听者亦甚寥寥,至多数十座足矣。如遇不开演时,友人相约到园,包台前正桌三张,给钱六千文,园主即可传集伶人,开锣演唱。所包三桌并加红缎围垫,以示优异,盖当日有钱六千文,即敷一日之开支矣。(愁红,4)据此文可知四十年前即1877年左右,河南开封已有茶园剧场开园营业。综上所述,清乾隆年间,河南已经诞生了相对成熟的茶园剧场,而且在此后的二百年间,河南各地尤其是商业贸易较为发达的城镇、水路交通要塞等地应该存过类似的茶园剧场,只是不被文字记载而已。

上述种种记载,可以视为近代河南茶园剧场之先声。

二、近代河南茶园剧场发展概况

19世纪末,伴随京汉、道清、汴洛铁路的开通,以及西方列强对焦作、许昌等地矿产、烟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河南的商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提升。晚清戏曲改良运动提出的“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口号,又极大地提升了戏曲的社会地位,为河南戏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河南茶园剧场迎来了自己的繁盛期,截止到建国前,全省各地共兴建茶园25所。

近代河南茶园剧场一览表②

名称 地址 时间桂仙茶园 开封木厂街东头路南 1924年-1929年春华舞台 开封市第四巷 1921年-1948年竹林茶园 洛阳 建于1918年,结束年代不详同乐戏院 郑州 1912年夏—1912年10月天乐戏园 郑州 1912年夏—1912年10月振阳舞台 焦作市盐店街文明巷 1916年-1938年聚乐轩 许昌西关铁路沿 不详第一舞台 漯河镇马路街东段仁寿里 1922年-1938年三益茶园 平顶山市 不详三民戏园(长寿戏园) 驻马店市内解放路与富强街交叉口右边 1918年-1944年新声舞台(新新舞台) 驻马店市平等路南 1946年-1960年代

根据这25所茶园存续时间、形制规模以及经营方式,近代河南茶园剧场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自19世纪末到1914年左右,为传统茶园的余晖期。这一时期河南茶园剧场大多仿效北京茶园样式兴建,就其形制而言,与北京地区的茶园基本无异,“其地度中建台,台前平地名池,对台为厅,三面皆环以楼”。(包世臣,卷一正集一)整座剧场为长方形大厅,大厅一面为戏台,其余三面为观众席,戏台高出地面稍许。一般为上下两层,用鳖灯照明。池内在戏台前摆放圆桌或方桌,环布方凳若干。座位照例分为包厢、楼座、池座、边座四种。这类茶园剧场只收茶资不收戏资,边演戏,边卖茶,如驻马店三民戏园:

仿当时北京长安戏园款式营建。台前置方桌一排,后放高桌低凳木板靠椅,楼上沿栏杆处设雅座和四个包厢,上下共设400个席位。边演戏,边卖茶,收门票,计茶资。池座内分男左女右。戏园布局严谨,青瓦盖顶,飞檐翚角,蔚为壮观。戏台前楹柱分立,台口上方刻绘塑铸“龙吟凤鸣”四字。曾邀北京名伶白牡丹京剧团首次演出。(方仲根,181)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河南的茶园剧场都是建筑较好、档次较高的,通常为全封闭式的室内剧场,砖木结构,下铺青砖,上有瓦顶,专演京戏,戏资较高,观众多为官宦、豪绅、名士。开封有聚仙园、东火神庙戏园、天乐园等六所,其中以兴建于1901年前的聚仙园最为著名。

聚仙园的具体兴建时间不详。根据该园现存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十九日戏票③推断,该园应建于1901年之前。它座南朝北,为两层砖木结构,下以青砖铺地,上以步瓦盖顶。楼内设有包厢、楼座、池座和边座,全园可容纳五百余人,它也是近代河南有文字资料可考的最早的茶园剧场。今人韩德三于建国前曾在此园观赏戏曲,并写成《茶馆似的戏园》一文,记述了该园当年的营业概貌和观戏习俗,兹录于此:

记得六十年前我跟父亲在东火神庙戏园④看戏,池子里摆的是方桌,桌子的周围放了四条长凳,每条长凳坐两个人,和现在的食堂一样。园子里卖零食的揠着篮子、托着木盘,川流不息,向看客兜售瓜子、成串削皮的荸荠、萝卜片、生红薯片、糖蘸山里红等果食。开戏以前声音嘈杂。卖水烟的拿着足有二尺长的铜管水烟袋往看戏人的嘴边一戳,看戏人眼也不瞧,含着烟管呼呼噜噜地抽几袋烟,随手给卖水烟的几个制钱。照例每一位看客要沏一壶茶水,卖零食的在走道上串来串去。吃着零食,嗑着瓜子,喝着茶,看着戏。手巾把儿不时送来。……看客茶水喝光了就拍茶壶盖,此起彼落。看戏的虽然习以为常,但头几出戏总是乱嘈嘈地没人看,非等到大轴戏一上场才能安静下来。(韩德三,39-40)

从地域上看,这一时期的茶园剧场几乎全部诞生于当时的省会开封。从时间上看,这种仿照北京茶园样式兴建的传统茶园剧场在1914年左右逐步退出了河南戏曲舞台的历史,此后在漯河、驻马店、平顶山等地虽然也诞生了部分传统样式的茶园剧场,但与当时河南各地广泛流行、兴建的戏院、舞台、剧院相比,已然是寥若晨星,不成气候。

后期自1914年到1927年,是河南茶园剧场的变革期。传统的茶园剧场日渐式微,造价低廉、简单易建的席棚茶园开始大量出现在河南剧坛并成为这一时期民众观剧的主要场所,而促成这一历史变革的最大动力则是以河南梆子为首的地方戏入城之后所催生的巨大剧场需求。

传统的茶园剧场多仿效北京等地茶园剧场而建,受众多为官宦豪绅等上层社会人士,戏资较高。从聚仙园现存的1901年的戏单上看戏资,“包厢大洋三元,小费在外;楼座三百三十文,池座二百八十文,小费在外”⑤,普通民众是没有经济实力来此看戏的。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河南地方戏曲因其艺术水平的不足和社会的鄙见,也无缘进入此类剧场,多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早期的豫剧在演出上是比较粗糙的,对于舞台艺术并不十分讲究。比起那些早熟的兄弟剧种,如京剧,在演出上的确相形见绌。特别是在当时的农村,物质条件较差,戏班的经济基础也不雄厚,演出也只能因陋就简。一般在庙会上,多借用庙中的戏楼做舞台;在平原地区的农村,则搭上高台……在山区农村,就靠着山坡,或搭木台子,或把山坡整平,以土为台,进行演出”。(张鹏,191)时人评论当时的河南梆子戏班时也说,“该班(天兴班)⑥仅能于各庙之酬神演剧者,略博膏火资,不能议及开园卖座”。(耐寒,4)

但在晚清戏曲改良运动的鼓舞与号召下,借民国肇兴之机,河南的精英阶层在报纸等媒体上大力鼓吹戏曲改良,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河南地方戏借势而起,以1913年“河南新剧团”首登东火神庙戏园演出为发端,大举入城,当时的开封一时班社云集,名家如林,演剧活动异常活跃。骤然繁盛的演剧活动为开封的社会治安、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913年开封“警厅复于马路通街禁止演剧以梗交通。……集合演剧,概加限制”(耐寒,4),河南地方戏赖以生存发展的高台剧场被禁。此种境遇下,河南地方戏迫不得已只得寻求在其他演剧场所的登台机会。恰逢1914年开封剧坛皮簧辍演,以当时“开封五云”之一时倩云为台柱的义成班在开封北羊市老戏园登台,一炮唱响,时人评曰:“装束略加修饰,说白稍似雅驯……时伶工于应酬,骚客雅士,往观者大有人在,与前之仅能供贩夫走卒之玩赏者实不可同日而语矣。”(耐寒,4)这正式拉开了河南地方戏在茶园剧场演出的历史大幕。同年冬,以李剑云为台柱的天兴班见猎心喜,仓促来汴,因未能联系演出地点,遂在开封草市街路利用蒲圻店关帝庙旧址草创一座席棚茶园,催生了河南第一座专为梆戏登台创立的茶园剧场。到1917年,几乎所有的开封茶园都有梆戏上演,“不料于去年秋季偶有茶园之设,通常汴省剧场皆名茶园,遂连翩而起,几聚全省,于是有普庆茶社、致祥茶社、天庆茶社、澄怀茶社等”。(天民)

以河南梆子戏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大举入城,对河南茶园剧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越调、柳戏等地方戏在它的带动下也开始进入城市,大量戏曲班社汇聚开封,原有茶园剧场远远无法满足戏班登台的需求。强大的演剧需求,催生了这一时期兴建剧场的高潮。从现有资料看,普庆茶社、红怡茶社、草市戏园、致祥茶社、大王庙戏院等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整体艺术水平较低,时人评曰:“梆戏之化妆粗陋,剧词卑鄙,上流人士不屑涉足。”(耐寒,4)故而,当时河南地方戏的票价是极低的,如普庆茶社1915年戏单,在该戏单左侧标明戏价:“女包厢每位铜元六十枚,散座每位铜元十四枚,男包厢每位铜元四十枚,散座每位铜元十二枚,女副票六枚。”⑦这与聚仙园的戏价相比,最贵的包厢还不及其池座的零头。戏价的低廉,决定了经营者必然不能获取高额利润,在剧场的建设上自然不会仿效以北京等地为样本的传统的茶园。易于建造、成本低廉的席棚茶园遂成为这一时期兴建剧场的首要选择。

至此,河南茶园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谓之席棚茶园时期。就现存有资料可考的25所茶园剧场来看,自1914年之后兴建的茶园绝大多数都是席棚茶园。席棚茶园在形制上沿袭了传统茶园的特点,但较为简陋,少有用青砖青瓦者,多为土木结构,用芦席或草席搭建,规模可大可小、可方可圆。这类茶园中有的仿照聚仙园,为全封闭式的室内茶园,设包厢、池座、楼座等,如开封普庆茶社、红怡茶社、桂仙茶园等。据记载,普庆茶社为“土木建筑,上盖席棚。园座二百,两边设有简易男女包厢(系用席围)各三间,每间可容十人。站票可容二百人”。(刘少章,116)有的为半开放性露天演剧场所,设置一简单戏台,在戏台对面搭建一些长条板凳,用栅栏或芦席将舞台和院子围起来,简单封顶即可。甚至有的戏园,只有戏台不设观众席。草市戏园即是如此,该园以旧址关帝庙三间正殿为舞台,以原关帝庙围墙为园墙,观众入园看戏需自备板凳。

席棚茶园与传统茶园最大的区别是站席的设置。这一时期河南各茶园为了谋取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多设站席。如普庆茶社,去除包厢外,园座200个,站席200个,达到了1:1的比例。忠和茶园,专演京剧、京梆,在各茶园中档次也较高,但在修建之时也将边座改为站席。桂仙茶园的池座可坐200人,但站票却可容纳300余人。站席的设置与其在戏园中地位的提高,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茶园剧场观众身份的转换,已由最初的官宦豪绅为主转变为以普通民众为主。

1927年,冯玉祥二次督豫,戏曲成为他推行新政的重要工具。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河南各地兴起了建设新式剧场的浪潮。刚刚步入繁盛期的茶园剧场顺势而为,开启了由茶园剧场向舞台、戏院、剧院过渡的历史进程。20世纪20年代末,茶园剧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三、近代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

近代河南茶园剧场的繁荣虽然仅仅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但它处于河南地方戏大举进城的历史浪潮之中,在时代风气的濡染之下,它也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第一,产生和发展的区域相对集中。近代河南茶园剧场,绝大多数都产生、发展于开封,其他地市寥寥无几,在地域上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河南其他地市文字材料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由开封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所决定的。开封戏曲文化积淀深厚,自宋以来,它不仅一度是全国的戏曲文化中心,更始终是河南省的戏曲文化中心。1949年以前,它还是河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相较于省内其他地市而言,它的商业文化也较为发达。清末徐珂《清稗类钞》中说:“开封地处中原,财丰物阜。同、光之际,歌咏升平,以论戏剧,本处优等地位。盖当时名优以京师为中心点,初被挤,则至山东之济南,再被挤,则至河南之开封,故就当时之统计,开封戏剧之盛,位置实为第三。”(徐珂,5045)深厚的戏曲文化、优越的政治地位、发达的商业文化,这些都决定了开封成为当时河南茶园剧场的主要策源地和发展地。

这种相对集中还表现在茶园剧场在开封城内的分布上。开封17所茶园剧场中,有14所分布于今天开封市老城区东南部,以东火神庙戏园为中心、半径1公里的圆形区域内,距离东火神庙最近的天仙茶园、草市戏园仅仅一路之隔。

第二,茶园剧场内部格局出现了新变,这种新变主要体现在池座地位的提升和观众坐席的变化上。

传统的茶园剧场座位分包厢、楼座、边座、池座四种,因“池心皆坐市井小人”(张次溪,249),“坐者率皆市井驵侩、仆隶舆抬(台)”(张次溪 353),故而池座戏价最为低廉,池座在茶园剧场中的地位也最低。但从戏曲观赏的角度看,池座正对戏台,恰恰是最佳的戏曲观赏位置。在观众席的摆放上,旧式茶园一般也采取在戏台前放置圆桌若干、环布方凳的排列方式,这种座位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必然有部分观众侧对舞台,不利于观赏戏曲。从现存聚仙园1903年春台班戏单标注的戏价上看,“包厢四元小费在外,楼座四百三十文,池座三百八十文,边座二百四十文”⑧,来看河南茶园剧场池座的票价提高了,已经超过了边座。同时,这一时期河南大部分茶园剧场的观众席都改为了正对戏台的长条横椅。如东火神庙戏园,“开业时戏园池子里摆放的都是八仙桌,每个桌子旁有四个长条橙(凳),每个橙(凳)子可座(坐)二人,桌子上放有茶具和食品。……不到半年场内全部换成了木连椅,背后有一横板,可放茶具食品等物”。(刘少章,113-114)这种坐席排列方式的变化,无疑更有利于观众观赏戏曲。

池座地位的提升和观众坐席的改变,说明了这一时期剧场观众观剧心理的变化:从以娱聊为主到以观赏戏曲为主。另外也说明了茶园剧场也越来越重视观众的观剧感受,戏价开始由观剧位置的优劣而定。在观众、舞台、戏曲这三个要素之间,戏曲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戏曲的艺术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它已经开始成为整个剧场的中心要素。

第三,经营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茶园剧场一般只收茶资、不收戏资,如开封天乐园即是如此,该园现存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十四日义顺和班戏单右下角明确写明“茶资贰佰八十文”。⑨但就现存资料来看,这种收费方式,在河南茶园剧场中所占比例极少。除天乐园、春华舞台外,其余茶园都是直接收取戏资,而非茶资。如1901年聚仙园戏单上就写明:“进门买票,请出现钱,概不退票、写票、谨布”字样⑩。1917年,时人在论及开封票价之时说“各茶园戏价向皆按座收现”。(愁红,4)相比之下,1914年春北京“第一舞台”落成,开演之时,北京民间曾有“花钱看戏园子”的讥讽之语。可以说,这种收取戏资、花钱看戏观念的树立,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早的。从戏曲艺术发展的角度看,这种看戏观念的变革,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形成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契约关系,对戏曲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也将戏曲班社从高台酬神带入了商业竞争的舞台,从而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独立和自觉。

四、余 论

近代河南茶园剧场的兴盛、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它孕育诞生于河南悠久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中,兴盛、发展于晚清戏曲改良运动的时代思潮中。它与裹挟时代之风、进入城市的河南地方戏珠联璧合,在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帮助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顺利登上城市剧场,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开启了它们的现代化进程。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融百家之长于一身,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性剧种的。它在民国期间的创新与发展,不仅为河南新式舞台、戏院、剧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更体现出河南地方戏在文化土壤突变的时代环境中的自我革新和蜕变求生,彰显了戏曲艺术发展中的民间智慧。

注解【Notes】

①京剧传入开封之时,因常年在茶楼戏园演出,故而当地习俗称京剧为“茶戏”。

②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戏曲志·河南卷》,20世纪上半叶河南地区出版发行的各类报刊,河南各地市、县戏曲志及文史资料,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出。

③⑤⑦⑧⑨⑩文中所述戏单原件现存开封市档案馆,《中国戏曲志·河南卷》和杨健民《中州戏曲文物考》二书均辟有“开封戏单”一目给予了简单介绍,《开封市戏曲志(征求意见稿)》“文物古迹”一章录有上述戏单详细内容,见高春喜:《开封市戏曲志(征求意见稿)》(下),开封:开封市文化局戏曲志编辑室,1988年,油印本,第791—797页。

④据《开封市戏曲志(征求意见稿)》记载,在聚仙园歇业之后,继任业主对其稍加整修并更名为“东火神庙戏园”继续营业,详见高春喜:《开封市戏曲志(征求意见稿)》(下),开封:开封市文化局戏曲志编辑室,1988年,油印本,第705页。另据1911年3月《开封简报》“伏查聚仙戏园伶主去岁曾招集菊部拟开戏园,禀经巡警道驳斥在案”字样,以及1913年2月16日《河南实业日报》中“河南新剧团”当晚在开封东火神庙演出的记载,可以确认“东火神庙戏院”即是在“聚仙园”旧址营业,大约在1911年—1913年间更名为“东火神庙戏园”。

⑥天兴班,河南梆子发展史上声名卓著的科班,为开封“老三班”之一。该班大致在乾隆年间建班,1931年解体,它是河南梆子祥符调发展的重要策源地,自道光以来,由该班培养出来的有名姓可考且有较大影响的艺人就达到了109名。旧时河南戏谚曾说“来人不用闻,不是蒋门是许门”,“许门”说的便是该班。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包世臣:《都剧赋》,《小倦游阁集》。清代小倦游阁钞本。

[Bao,Shichen.“Du Ju Fu(The Poem of Xiqu in Capital City).” Xiao Juan You Ge Ji(Plays Collected by Xiao Juan You Ge Chamber).Copied by Xiao Juan You Ge Chamber in Qing Dynasty.]

愁红:《愁红轩剧谭(三)》,《豫言》6(1917)。

[Chouhong.“Plays in Chouhong Pavilion(3).” Yuyan 6(1917):]

方仲根:《驻马店地区戏曲志》(内刊)。驻马店:驻马店地区文化局,1998年。

[Fang,Zhonggen.The Chronicles of Xiqu in Zhumadian District.Restricted.Zhumadian:Zhumadian Bureau of Culture,1998.]

韩德三:《茶馆似的戏园》,《汴梁琐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Han,Desan.“A Theatre Like Tea House.” Bianliang Suo Ji(The Notes in Bianliang).Zhengzhou:He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86.]

孔宪易校注:《如梦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

[Kong,Xianyi ed.Rumeng Lu.Zhengzhou:Zhongzhou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1984.]

李绿园:《歧路灯》,栾星校。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年。

[Li,Lvyuan.Qilu Deng.Ed.Luan Xing.Zhengzhou:Zhongzhou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1980.]

李孝悌:《清中叶以降开封演剧活动概述》,《汉语言文学研究》1(2012):14—26。

[Li,Xiaoti.“An Overview of Drama Activities in Kaifeng after Middle Qing Dynast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1(2012):14-26.]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Liao,Ben.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heater.Zhengzhou:Zhongzhou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1997.]

刘少章,高春喜:《开封演出场所简介》,《河南戏曲史志资料辑丛(十二)》(内刊),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郑州: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1985年。

[Liu,Shaozhang,and Gao Chunxi. “The Introduction of Performance Places in Kaifeng.” Complete Archives of Henan Xiqu,vol.12.Restricted.Ed.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Chronicle of Chinese Xiqu:The Volume of Henan.Zhengzhou: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Chronicle of Chinese Xiqu:The Volume of Henan,1985.]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王永宽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Meng,Yuanlao.Dongjing Menghua Lu (The Social Documents of Kaifeng).Trans.Wang Yongkuan.Zhengzhou:Zhongzhou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2010.]

耐寒:《李剑云今昔比较观》,《豫言》28(1917)。

[Naihan.“Comparing Old and New Li Jianyun.” Yuyan 28(1917).]

天民:《梆子戏之陆离观》,《河声日报》1917-2-6。

[Tianmin.“The Review of Bangzi Xi.” Hesheng Daily.6 February 1917.]

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Xu,Ke.Qing Bai Lei Chao.Beijing:Zhounghua Book Company,2010.]

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Zhang,Cixi.The Archives of Theatre in Kaifeng during Qing Dynasty.Beijing:China Theatre Press,1988.]

张大新等:《中国戏剧演进史》。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Zhang,Daxin,et al.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heatre.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2015.]

张鹏:《豫剧源流初探》,《豫剧源流考论》(内刊),韩德英,赵再生编。郑州: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6年。

[Zhang,Peng.“To Search the Source of Yu Opera.” The Studies of the Source of Yu Opera.Restricted.Eds.Han Deying,and Zhao Zaisheng.Zhengzhou:Henan Provincial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Folk Music,1986.]

猜你喜欢
戏园剧场茶园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茶园飘香
欢乐剧场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清中期北京戏园演剧生态初探
论《日出》的剧场性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