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星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漳州363000)
外来借词是本民族语言从外国语言或外族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简称外语词、外来词、借词,绝大多数是音译词。闽南语区外来借词里数量最多的是马来语借词,尤以东南亚华人社区和闽南地区为流行。其次是英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来源的西语借词,闽、台、东南亚华人社区都流行。同时,台湾地区通行为数不少的日语借词,其中有一部分也在闽南内地通行,共同显示了闽南人对外文化交流的多元性,也与共同语、粤语、吴语借词主要来自以英语为主的欧洲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追溯闽南方言外来词,有一小部分是外国人“送进”国门的,比如菠菜,《唐会要》载“太宗时尼婆罗国献菠棱菜。”《新唐书·西域传》也称泥婆罗国于贞观“二十一年遣使入献菠棱。”而尼波罗(今尼泊尔),唐代称为palinga,同漳州、厦门称菠菜为【菠菱仔】[pelinga]的发音完全一致(泉州作[plun]),看来是以蔬菜的输入国为之命名的叫法。而更多的外来语借词,则是闽南人“走出去”再“带回来”的。
“东南滨海之地,以贩海为生,其来已久,而闽为甚。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助衣食。其民适波浪而轻生死,亦其习使然,而漳尤甚。”发达的海运和国际贸易,使闽南人“以舟为田,视波涛为阡陌,依帆樯为耒耜”,“漂洋”“过番”“落南洋”成为一种地方的文化传统,这是闽南和东南亚语言文化交互影响、旷日久远的重要“注脚”。据荷兰学者莱格尔盖尔格尔《爪哇土地和民族》称,中国人大约在唐代九至十世纪便已来到印尼。阿拉伯史料也显示,唐末的巴林邦(今印尼巨港)“有许多中国人耕植于此岛,盖避其国中黄巢之乱而至者。”元朝则在北婆罗洲(在今印尼)建立“中国河”行省,因爪哇(在今印尼)杜马班王室未亲来朝贡,世祖忽必烈便命右丞孟淇持诏往问,却被辱黥面遣归;世祖怒诏福建省平章史弼南率兵 (多属闽南籍)2万、发舟千艘讨伐之,后来战船遇风沉毁,将士们“落居爪哇者颇多,繁殖也盛。”到了明万历年间,马六甲已出现闽南人聚居的村落“漳州门”,甚至婆罗洲“为王者,闽人也。”(《明史·外国传·婆罗传》)明清交替之际,闽南海商更是“走洋如适市”,主掌东南海上贸易600年。举凡通行现代马来语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他加禄方言也属于马来语系),都和中华文化有着千百年的接触史。目前定居这一地区的闽南裔华人华侨至少有1200万。
到达南洋的底层闽南人多经营零售业,与土著女通婚、生子,闽马文化交流频繁,从而将母语植根于当地,推助闽南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对外发生影响,在一千多年的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中,闽南人的母语“福建话”成了南洋群岛仅次于马来语的第二通行语,并且把自己的日常用语植入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同时也从马来语借入一些词语,并且以之为中介“借”来西方语言外来词。这就是南洋群岛的第一语言马来语和第二语言闽南话之间的词汇相互借用的双向语言文化交流。据学术界的不完全统计,马来语借自闽南话的词语有近千,而闽南话借自马来语及经由马来语而借入的西方语词也有数百个,从而创造出中华闽南←→马来语区语言双向交流的文化奇观。
1、反映闽南人在马来语区历史文化交流的借词
马来语 借词词形/闽南音及释义
melaju 【巫来由】[bu la iu]:后改译【马来由】,即马来亚,也指马来人,意译则为【番仔】
souribaya【四里沫】[sulibuah]:苏里巴亚,在今印度尼西亚,现简称泗水[sutsui]。
kalapa 【噶喇吧】[kalapa]: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旧称。
li song 【吕宋】[lis ng]:菲律宾地名。
【吕宋噶喇吧】[lis ngkalapa]:遥远的地方;比喻缥缈不实的事物。
Setat 【实叻】:本义海峡,后来指英国在1826~1946年间设于马来半岛和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三大“海峡殖民地”港口的管理建制,华侨也转用来指称新加坡。
bali 【峇厘】[bali]:岛屿名,今作巴厘。
baba 【峇峇】[baba]:原指婴儿,后来特称华侨与原土著妇女在南洋出生的混血男婴、混血华裔,引申为尊称兄台、富贵人家的相公等。可构成【峇峇话】、权威人士【峇峇大】、华马混血华裔【峇峇娘惹】、土生华人的混合语文学【峇峇娘惹文学】等。
Nyonya 【娘惹】[niodzia]:由闽南话“娘仔”[nioa]演变而成,表示华侨与南洋土著女子生的混血女性后代。
Hookkien 【福建话】:南洋闽南话。
这些历史文化名词中,【巫来由】是旧译名,后来改译【马来由】【马来亚】,也指马来人,即闽南人通常称的【番仔】。【四里沫】【噶喇吧】【峇厘】为印度尼西亚古地名,【吕宋】是菲律宾的一个岛屿,又兼称菲国。“吕宋”“噶喇吧”分别是菲律宾和印尼拥有众多华侨的两个地名,合称【吕宋噶喇吧】则比喻遥远的地方,兼指缥缈不实的事物。【实叻】本为海峡的意思,后来指英国殖民者在1826~1946年间施行于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三大港口的管理制,也兼指这一特定时代,后来又转称新加坡。【峇峇】原本指马来亚混血华裔,据说是十五世纪初至十六世纪末从大明帝国移居满剌加国(今马六甲)、满者伯夷国(今印尼)、室利佛逝国(今新加坡)等地的男性后代,后来引申为兄台、富贵人家的相公等意思,可构成表示闽南话与马来话的混合语【峇峇话】、权威人士【峇峇大】、华马混血华裔【峇峇娘惹】、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峇峇娘惹文学】等等。若论语源,【峇峇】应是以马来语为中介的阿拉伯语借词,而【娘惹】[niodzia]却是十足的闽源词,它原本是闽南话表示青年女子的“娘仔”[nioa](一说为“娘囝”[nioki 3])演变而成的,借入马来语后,表示在南洋出生的华马混血女性,再被闽南话“借”回来,成为罕见的“闽马合璧借词”,可组成nyonya baba(娘惹峇峇族)和【badju nona-娘囝】(女性服装)、【娘惹餐】等词语。 现如今,厦门、潮汕、海南多地都有“峇峇娘惹主题餐厅”的设置,餐厅的主办人多为归国的新、马华侨。
2、反映南洋食材食品等借词
马来语 借词词形/闽南音及释义
durian 【榴莲】[liulian]:一种热带的美味水果,素称“果中之王”。
kopi 【咖啡】[kopi]:由咖啡树的子实磨粉制成的饮料。
kaka 【可可】[khokho]:用热带可可树的子实磨粉调制成的饮料。
sago 【谢哥米】[siakobi]:产于南洋的一种米,又译【西谷米】。
atal 【阿达子】[atattsi]:南洋的一种植物果实,可做清凉食品和蜜饯,闽南南内地又做成地方凉饮小吃“四果汤”,是为其中之一“果”。
kari 【咖哩】[kali]:原指烤肉串,后来指一种辣椒,可组成【咖哩辣】【咖喱粉】
【咖喱酱】【咖喱肉】【咖喱饭】【咖喱鸡】等词组。
sate 【沙茶】[sate]:一种辣味芥末,可构成【沙茶酱】【沙茶味】【沙茶芳】【沙茶辣】、
【沙茶面】【沙茶炒肉】【沙茶米粉】等。
makan 【马干】[ma1 kan]:“吃”的粗俗说法,引申为侵吞的意思。
菲·他加禄语kamati 【甘仔得】[kama tit]:西红柿,也意译为【臭柿子】。
外来语引入本族语的翻译方式有三种,一是全音译,二是音意合译,三是意译。闽南话马来语借词也不例外,在有关食品食材的借词中,有12条源自狭义马来语,2条来自菲律宾他加禄方言。其中【沙茶】【榴莲】【咖哩】是马来特产食材的音译,可构成音义兼顾的“闽马合璧词”【沙茶辣】【沙茶粉】【沙茶酱】【沙茶面】【沙茶肉】,【榴莲肉】【榴莲籽】【榴莲糖】【榴莲酥】,【咖哩辣】【咖喱粉】【咖喱肉】【咖喱饭】【咖喱鸡】等词组,【咖喱卜】则是用马铃薯等食材拌匀炸熟的马来食品,【咖喱鱼头】为印度食品。【咖啡】最先发现于非洲,十一世纪初期经阿拉伯人先传到埃及等地,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输入欧洲和东南亚。【可可】原产于美洲,十六世纪中叶被欧洲人发现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研发了系列食品可可饮料、【芝龟力】巧克力等。同产于美洲的【甘仔得】,闽南话又意译【臭柿仔】,也在“大航海时代”登上行驶在“月港(在漳州)—马尼拉—墨西哥”的大三角航线上,传入南洋和闽南,从而丰富了闽南人的“菜篮子”。较特殊的是“吃”的说法【马干】,用的是闽南语文读的近似音。意合译词则有【阿达子】【谢哥米】【芒果】和【干冬薯】,都在音译的基础上缀加了表义性的词尾“子、米、果、薯”,以提示该事物的类属。这些物品名,部分地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物质大交流的状况。至于由音译词派生的“闽马合璧词”之汉语成分中,“糖、鸡、面、肉”等反映了华马两个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合,分别被“下南洋”的闽南人加工成粉状、酱状和“酥”类、“饭”类食品等。
3、反映闽南人“过番”生存状况及器物、商品、商业等社会活动的借词
马来文 借词词形/闽南音及释义
Kampong 【甘磅】[kamp]:村庄;乡下。
Maa 【岜】[pa1]:由马来语pabrik简化而来,指乡下和种植场的农民。
【做岜的】[tsopae]:马来语pabrik的简化,指乡下和种植场的农民。
【山岜】[supa]:原指丛林或山林,引申为乡下和种植场的农民。
Kapas 【加簸】[kapua]:木棉,棉花,引申为棉织品,又译加贝。
Kapok 【加薄棉】[kapohmi]:木棉,引申为棉织品。
Belacu 【猫珠布】[batsup]:未经漂白的本色粗白布,猫字白读。
bali 【峇厘】[bali]:高等船舱。谚语“食公司,睏峇厘”比喻公费食宿。
sepatoe 【拾八拄】[sippatu]:皮鞋。
koolie 【龟力】[kuli]:旧指搬运工人,普通话译作“苦力”。
numpang 【浪帮】[longpang]:帮主人干零杂活儿的临时寄食者。
Lompong 【浪榜】[lp]:亏空。
duit 【镭】[1ui1]:本义铜板,后来泛指钱,比“钱”常用。
peso 【帕叟】[pheso]:钱。
seka 【舒合】[sukah]:称心,中意,引申相称义的【合】[kah]和【合意】[kahi]。
chium 【斟】[tsim]:接吻。
kahwin 【交寅】[kauin]:结婚。
mati 【马滴】[matih]:死。
balu 【峇汝】[balu]:刚刚。
agak 【阿合】[akah]:大略地估算。
gado 【咖哩啰】[kalilo]:吵闹,纠缠不清。
celaka 【折六甲】[tsihlqkkak]:糟糕;遭殃。
mana 【吗哪】[mana]:怎么、怎样,哪里。
上面马来语借词所反映的事物大致可分为如下内容,一是反映地方特产及风物的名词,【加簸】【加薄棉】原指木棉,在闽南歌谣中时有出现;【猫珠布】是未经漂白的本色粗白布;【纱笼】则为一种色彩艳丽、图案繁复的马来人传统围身裙,闽谚有云:【当纱笼,买榴莲】,表现“过番”的闽南人身着马来传统服装的情景和榴莲的味美诱人。二是反映闽南人生存状况的词语,他们有的聚居在【甘磅】乡村,该词原本指丛林、山林,后来引申为乡下、种植场,而在这些成所劳作的农民便被成为【做岜的】;也有的闽南人充【龟力】,从事搬运工作;临时寄食的叫【浪帮】;反映定居后生活称心如意的有【舒合】,反映人生大事的如【交寅】结婚,以及生命终结的【马滴】等,也有形容吵闹与纠缠不清之【咖哩啰】,形容糟糕、倒霉的【折六甲】,以及时间副词【峇汝】表示刚刚,疑问副词【吗哪】意思是怎么、怎样、哪里等等,都与南洋群岛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第三类借词和商业、经济活动有关,比如宽沿礼帽【招瓢】、西式手杖【洞葛】等涉及西方物产和文明的商品名等,以及表示铜板、金钱的【镭】、【帕叟】和表示赔本、亏空的【浪榜】等等。由此可见,凡来自马来语的闽南话借词,大都是与人类的最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口语用词,反映了闽台地区长期和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基本上属于民间往来的性质,而“大航海时代”的借词则见证了东方文明之间和东西方文明之间友好往来的历史,成为南洋群岛和闽台在东西方文明接触时代留下的宝贵印记。值得注意的是,这组闽南话马来语借词也有多例是音译合译的形式,一如【加薄棉】和【猫珠布】,在音译形式后面添加表义成分“棉、布”,以提示其物品之类属;也有一些音译词在惟妙惟肖地模仿外语读音的同时,又利用汉字字形及其偏旁部首的表义性,来提示外来词的语义,比如【纱笼】之“纱”以“纟字旁”暗示其为纺织品,【镭】的“钅字旁”提示字义同金钱有关,【舒合】两字随形附义而含“舒适、洽合”的意思,【浪帮】的“浪”义暗示了临时寄食者居处不固定、“帮”字又扣合时或帮助主任家干活儿,【咖哩啰】表示其话语嘈杂连缀不断。这类译词的形式便比单纯的音译来得贴合词义而显得高妙,而“信达雅”。
西北欧语言,学界通常简称为西语,也给闽南话输送了一些外来词。不过,它们大多数不是直接输入闽南话的,也不是从大陆的北方地区南下借入,而是经由马来语转道而来,分布在南洋和闽台。也就是说,西语借词是由马来语国家先行借入,再“中转”给闽南话的。这和汉语北方话直接从西北欧语言直接吸收外来词大相径庭。
语种/外文 借词词形/闽南音及释义
英:store 【士多】:商店。
英:chocolate 【芝龟力】[tsi1 ku1 lak]:又译朱古力,即巧克力。
英:cake 【极仔】[giaka]:一种蛋糕。
英:roti 【罗的】[loti]:饼干。
英:cheese 【芝士】[tsisu]:奶酪。
英:jam 【冉】[dziam]:果酱,又音[liam]。
英:sasi 【沙丝】[sasi]:汽水。
英:sasu 【沙士】[sasu]:一种汽水。
英:brandy 【物兰池】[butlanti]:以水果为原料酿成的蒸馏酒白兰地。
英:shirt 【恤衫】:衬衫。
英:coat 【衤屈(仔)】[khuta]:外套。
英:machine 【马锦仔】[makina] 缝纫机。
英:pen 【禀针】[pintsiam1]:别针。
【禀】[pin]:动词,戴、别。
英:sepatu 【十巴柱】[sippa1 tu]:皮鞋,又称【巴柱】[pa1 tu]。
英:mark 【嚜】[bak]:商标。
【嚜头】[bakthau]:商标,又作唛头。
英:percentage 【巴仙】[pasian]:百分率。
英:cent 【仙】[sian]:币值单位,分,元的 1%,也作仙士。
英:game 【锦】[gim]:量词,球类运动一局、一场称“一锦”。
英:shoot 【述】[sut]:原义投篮,引申为飞速、快;(眼光)飞快地瞟过。
【述篮】[sutna]:投篮。
英:outside 【奥赛】[ausai]:也译兼义的【沤屎】,指球类器械出界,引为被淘汰、糟糕。
英:whistle 【委琐】[uiso]:吹哨子,引申为裁判员。
英:spanner 【拾板仔】[sippana] 螺丝刀。
英:lor ry 【罗里】[loli]:汽车。
英:motorcar 【摩托(车)】mth k:摩托车。
英:park 【泊车】[phaktshia]:停放车。
英:bus 【巴士】[pasu]:公共汽车、班车,可构成大型客车【大巴】[tuapa]、中型客车【中巴】[tiongpa]、小型客车【小巴】[siopa1]等。
英:taxi 【的时】[titsi]:出租车,也译作【的士】。
英:call 【呼】[k]:呼叫、召唤。
【呼机】[kki]:传呼机。
葡:sabon 【雪文】[sapbun]:肥皂;或称借自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荷:kapitein 【甲必丹】[kahpittan]:上尉,后来泛指华人首领。
荷:Luimant 【雷珍南】[Luitinlam]:中尉,后来泛指华人首领。
荷:Majoor 【马腰】[Maio]:少校,后来泛指华人首领
法:pasar 【巴刹】[pasat]:市场。
上面西语外来借词中,英语借词占35条,既有食品巧克力的别称【芝龟力】,也有含蛋、含油量高的美味蛋糕【极仔】和奶酪【芝士】,有饼干【罗的】、果酱【冉】、汽水【沙丝】和【沙士】,以及酒品【物兰池】,这些都是西式饮食文化东来的时代缩影;也有服饰类名词西式大衣【衤屈仔】、皮鞋【十巴柱】、别针【禀针】,以及工具螺丝刀【拾板仔】和现代工业器械缝纫机【马锦仔】和汽车【罗里】,以及商业用语【嚜】【嚜头】,货币名词【仙】,表示百分率的【巴仙】等。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运动类词语,【锦】是衡量球类运动的量词,现闽南语凡一局叫“一锦”;【述】原义为投篮,在闽南话里引申为形容词飞速、快和瞟过一眼,而本义则另创词组【述篮】来表达;【奥赛】指球类运动器械出界、出线和淘汰,后来派生出糟糕的意思,常用【沤屎】来表现;英语借词【委琐】本义吹哨子,后来引申为裁判员。来自法语的【巴刹】指人群集中的商贸市场;葡语源的【雪文】属于生活语言中的高频核心词、高产词,可构成【雪文水】【雪文波】【雪文粉】【臭雪文】【芳雪文】等词语,分别表示肥皂水、肥皂泡、洗衣粉或皂粉、药皂、香皂。其余3条借词【甲必丹】【雷珍南】、【马腰】都源于荷兰语,均为军职名词转为民用,指殖民当局委任的不同级别的华人官职,以协助管理当地华人,是印度尼西亚荷兰殖民统治约300年留下的时代印记。由此可见,西方文明渗入闽南文化的现代化因素要比率比马来文明程度高,却仍需经由马来语为中介借入。也有一些西语借词来源不详,例如:
外文 借词词形/闽南音及释义
roti 【罗蒂】[loti]:面包。
rokok 【罗膏】[loko]:香烟。
cerutu 【朱律】[tsulut]:雪茄。
capio 【招瓢】[tsiauphio]:宽沿礼帽。
【番仔洞葛】。
ajan 【阿铅】[aian]:镀锌铁、洋铁皮,简称【铅】,且派生出【阿铅丝】【阿铅线】
【阿铅板】等词组。
“大航海时代”是全球性物种大交换的伟大时代,它把东方的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物产和美洲特产运向西方,又将每周和西方的特产带到了东方。这一时代的美洲和西方的产物如【罗膏】(香烟)、【朱律】(雪茄)、【罗蒂】(面包)和近现代工业产品洋铁皮【阿铅】、西式宽沿礼帽【招瓢】、文明棍【洞葛】等,都通过南洋群岛这一天然的“跳板”,率先进入了闽南。然而,这些借词却被普遍误认为是来自马来语,实际上,它们中的大部分应该来自欧洲语言,是经由马来语为中介而借入闽南话的,一如闽台民众熟悉的【五脚踦】[gkhaki]。
【五脚踦】一向被认为来源于马来语kaki lima,因马来语语序不同于汉语,直译的话便是“脚踦-五”,其中【五】、【脚】两字都是地道的闽南音;“脚”从闽南被借入马来语以后,先和ki组合成kaki,表示距离的意思(马来土著曾以国王的脚的长度作为度量标准“尺”),再与闽南音的“五”组合成【五脚踦】,以指称日照时间长、雨水多的南洋和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广袤侨乡的连排“前店后屋”式骑楼建筑,泉州话则称【五脚架】[gkha1 ke]或【五脚阁】[gkha1 keh]。不过,金门籍学者江柏炜却称,【五脚踦】实际上源于英语the Five-foot way,是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26~1946)推广于华人聚居的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等港口城市的一种临街洋楼连排式底层为人行道的店屋,并于1882年间率先在新加坡实施,不久即成为其它城市商业街的普遍风貌。英殖民政府规定,这种由连排廊柱支撑楼体的临街洋楼式店屋的底层,应供行人遮日挡雨,长廊下通道的宽度应统一为五呎(约1.5米);由于foot的意思既指英呎也指“脚”(人类大多有以部落首领的脚为长度单位的时代经历),而马来语又意译英呎为“khagi五”,而成为kagi lima,用以描述这种新的建筑形式;直译为闽南话并调整语序,便成为符合汉语语法习惯的【五脚踦】。如此说来,【五脚踦】的近源是马来语,既有华语闽南音,也有马来语成分,是“闽马合璧词”,然而它的真正源头却是英语the Five-foot way。返观前引反映西方事物的【罗膏】(香烟)、【朱律】(雪茄)、【罗蒂】(面包)、洋铁皮【阿铅】、宽沿礼帽【招瓢】、文明棍之【洞葛】等借词,也应是“名物相随”地来源于西方语言才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外来借词,既丰富了闽南话词汇,也聚焦了闽南人民同东南亚各国人民和西方人友好往来和相互尊重的悠久历史。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闽南话外来词主要流通于南洋和闽南内地,在台湾的普及程度大大降低。
新加坡老街区牛车水骑楼“五脚踦”
台湾地区的原住民族在17世纪初,先后与闽南海商首领颜思齐、郑芝龙有了接触,并分别于1621年、1683年与郑成功、施琅所率军队有了深层次的接触和融合,在台湾闽南话中留下其“足迹”。在此期间,台湾南部的局部地区又被荷兰人占领了38年,北部的局部地区也被西班牙人占领16年,又在当地语言留下“印记”。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至1945年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宝岛有50年时间被日本割据、统治,其语言文化深受殖民者“皇民化”教育的影响。因而,台湾闽南话的外来词较为多元化,和内地闽南话与南洋福建话差别比较大。
来自原住民语言的借词,有表示不明白【阿西】[ase]。台湾话接受原住民语言常聚焦于历史地名词,如“猪猡”,后来雅化为【诸罗】;“猫里”雅化为【苗栗】,“鸡笼”之为【基隆】,“阿罩雾”之为【雾峰】,“噶玛兰”雅化为【宜兰】等。这些词语不但被永久性输入闽南话,并都进入了台湾国语,而成为普通话的有机成分。
语种/外文 借词词形/闽南音 释义
荷兰/不详 【甲螺】[kale]:官职名,类似于印尼语“甲必丹”。
荷兰/不详 【万甲】[bankah]:珍宝、文卷之类的木制、铁制小柜。
荷兰/不详 【甲】[kah]:计量单位,一甲相当于39.0625平方丈,折合11亩3分1厘。
日本军国主义者统治台湾50年,且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推行“皇民化”教育,将许多日语借词推至台湾日常语言,企图用日语消灭台湾闽南方言。这类台湾闽南方言外来借词在闽南内地肯定没有全部流通。在台湾“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附录·外来词》22收录的172个以日语来源外来词为主的借词里,约有30多例是台湾和大陆共用的外来词,还有从英语等西方语言转道日语而借入的西方外来语十多例是闽、台和南洋基本一致的。其实,台湾闽南语日常使用的日源外来词远不止《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所列词例。
台湾话和大陆地区共用的日源外来汉字词有 【阿摩尼亚】【巴士】【布鲁司】【名片】【高尔夫(球)】【吉鲁巴】【荷尔蒙】【蕾丝】【华尔兹】【吉他】【卡拉 OK】【麦克风】【马拉松】【马达】【尼龙】【乒乓 (球)】【探戈】【瓦斯】【羊羹】【预备】【上等】【柠檬】【名刺】【刺身】【写真】【榻榻米】【冰淇淋】【啤(酒)】【巧克力】【阿司匹林】【料理】【寿司】【芥末】【病菌】【达人】【××族】【物流】等,其中【乒乓球】来源于英语非正式场合使用的拟音词ping-pong,因为形象、好记而被译为“乒乓”,缀加了类属词尾“球”便成为【乒乓球】,然而其正式用语却是table tennis,意译便是闽台更为通行的【桌球】[tohkiu]。再如台湾和闽南共用的【味之素】[bitsi1 s]源于“味の素”即味精,厕所【便所】[pians]来自日语べんじょ等。较特殊的是变体歌仔戏之【胡撇仔】[phiata],来源于日语罗马字o pera歌剧,借入台湾闽南话后,一指台湾“皇民化运动”时期掺入了日本新音乐形式的歌仔戏,一指1945台湾回归祖国后为吸引观众,而加入神怪特技的歌仔戏表演形式,只在台湾流行,没有进入内地闽南话和南洋福建话。 而【料理】【寿司】【芥末】【达人】【××族】【物流】等借词则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大陆从台湾“国语”吸收进来的日语借词,闽南中老年人大多用闽南音来表述,青年人大多用普通话来说这些词,台湾地区则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采用日语发音。闽、台、南洋地区闽南话共同通行的西方语源借词还有经过日语借入的:
西文 日文汉字音 台湾话借词/音标词目及释义
spanner スパナ 【拾板仔】[sippana]:扳手。
percentage パ-セント 【八仙度】[phasian1 t]:百分率,南洋福建话作【八仙】。
Outside アウト 【奥托】[autsuh]:出局,另译为【奥赛】、【奥屎】。
对照前引西语借词可以看到,台湾方言借词【拾板仔】和内地闽南话、南洋福建话的借词形式一模一样无差别,【八仙度】则缀加了归类标示语“度”,【奥托】虽与【奥赛】同源,由于对来源语Outside的语音原型取舍不同,从而形成了一词三形的局面。也有一些日语源常用词以“语码”的形式混迹在台湾汉语中,例如:
日文/汉字/读音 台湾方言借词/音标及释义
わさび(山葵) 【哇洒□】[wa sa bi]:山葵。
さしみ(刺身) 【沙西米】[sa si mi]:生鱼片。
扬げ豆腐 【阿给】[a ge]:油炸豆腐,台湾淡水老街的著名小吃。
这些日源借词都采用了“国语”发音,无论在台湾闽南话、客家话还是国语当中都经常混用。这表明台湾方言同日语的接触频率很高。同时,日语借词在借入语的使用中会产生意义的改变,比如耳熟能详的【欧基桑】和【瓯巴桑】,分别来自日语词おじさん、おばさん,借入台湾方言后,【欧基桑】相当于汉语词“老先生”,是晚辈对中老年男子的敬称,【瓯巴桑】却由晚辈对中年女子的敬称沦为中年女佣的称呼,这两个借词都没有进入大陆闽南话和普通话,也不见于南洋福建话。无庸否认,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遗留在台湾闽南方言中的日语源借词自然要高于闽南内地和南洋华人社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借词将日渐退出人们的生活用语,一如闽南地区的马来语借词,也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口头交际。
注释:
[1](明)徐孚远:《疏通海事疏》,《明经世文编》卷四○○。
[2](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邓廷祚等:《海澄县志》卷一五《风土志》。
[3]C.Lekkerkerker:Land en Volk van Java,孔远志转引自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印度尼西亚的华侨》,(Pramoedya AnantaToer:Hoa Kiau diIndonesia,Jakarta:Bintang Press)第 143 页,1960 年,见孔远志《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马来语中的汉语借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阿拉伯)麻索提(Abu-L-Hasan Ali Elmasudi)法文译本:《黄金牧地》第一册,第304页,转引自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5]李长庚:《中国殖民史》第93-97页,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6]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学》第338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7]中国村、漳州门、中国溪地名,见[葡萄牙]埃雷迪亚(G.de Eredia)1613年绘制的马六甲地图,转引自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第45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8]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邓廷祚等:《海澄县志》卷一五《风土志》。
[9]引自福建省侨办主任杨辉的讲话,见《中国新闻网》,网址:http://www.chinanews.com/zgqj/2014/05-28/6219672.shtml,核对日期:2018年1月23日。
[10]笔者之所以称“闽南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对外发生影响,在于东南亚国家所说的华人多指闽南人,所称的“中华马来语”乃闽南话与马来语的混合语,马来语的汉语借词多来自闽南语:为什么说ancoa(安怎),烟丝说anghun(红薰),火炉说anglo(烘炉),萝卜干说caipo(菜脯),元宵节说capgomeh(十五暝);其余大部分发闽南音,例如庙说bio,一百说 cepek,牧师说 boksu,中国说 tiongkok、中华说 tionghoa、中文说bahasa Tionghoa或 Huruf Tionghoa、中华会馆说tionghwahweegoan、中华基督教会说tionghwa-kietokkauhwee等等,不胜枚举。
[11]见北京大学孔远志教授:《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第118页、129~15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拙作《论马来语闽南方言借词的地方性特征》,王建设等主编:《第二届海外汉语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12]杜南发:《话说峇峇》(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11月20日)称,阿拉伯语“峇峇”是男性长者、尊者的意思,如“阿里巴巴”Alibaba即“阿里峇峇”,因阿拉伯文化对东亚的影响很大,因此而有了印度著名宗教领袖“赛峇峇”之称。见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0/08/8034445_705455952.shtml。
[13]“加簸、加贝、加薄”等外来词应是汉语及闽南话对不同时期不同马来语地方口音之反映,而在闽南歌谣里,木棉大都用“加簸”表述,[宋]赵汝适宝庆元年(1225)《诸蕃志》述及爪哇、三佛齐(均在今印尼)物产时却称“加贝”,可见“加贝”是古代马来语借词,可构成【加贝头】(树根)、【加贝棉】、【加贝衫】等词语。
[14]巧克力,吴语和民国官话说“朱古力”,但闽南话不说;【芝龟力】是闽南老年人的说法,年轻人则用普通话对音形式【巧克力】[khakiklik]。
[15]【极仔】和下面的词例【拾板仔】等词缀“仔”[a]为轻声字,不注声调。下同。
[16]漳浦县官浔镇兴壕路的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当地人称“巴刹”,一般认为是马来语借词。
[17]【五脚踦】的“踦”义支撑,又作记音字忌、基、跽等,泉州人或称【五脚架】[g 6 kha1 ke5]、【五脚起】[g 6 kha1 khi6],台湾则称【亭仔脚】[ti 2 a kha1],是南洋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侨乡的一种连排临街骑楼建筑,光绪年间洪弃生《鹿港乘桴记》记称:“有亭翼然,互二三里,直如弦,平如砥,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屦。”意思是【五脚踦】式的建筑具有遮阳避雨的功能,其楼型和底层长廊参见上面插图。
[18]江柏炜:《“五脚基”洋楼:近代闽南侨乡社会的文化混杂与信贷性想象》,《建筑学报》2012年第10期。
[19]据台湾史学家连横引《台湾府志》曰:“‘甲螺郭怀一作乱’,‘甲螺何斌负债走厦’。作者以为通译。然郭怀一为开垦业户,何斌为收税吏,则‘甲螺’当为官名如今曰东印度华人之为‘甲必丹’也。”见连横《台湾语典》第122页,台北: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下引该书,咸注作者和条目数。
[20][21]连横:《台湾语典·雅言》第 192 条、193 条。
[22]参见台湾省“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网站: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通过网页的“附录·外来词”可以查阅所录172个台湾话日语来源借词。
[23]××族,指有着某种共同属性、兴趣、爱好等特性的人群,如打工族、上班族、暴走(快速行走)族等。
[24]“语码”,指语言的变体词;语码转换则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混合即说话者在用一种语言—语码时,混杂了另一语言成分,特别是词汇和短语。
[26]林宝卿:《闽南语地区所见借词》,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5年第3期。
[27]张楚浩:《厦门话、马来话互借词汇探索》,《第三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研究·闽方言研究专辑》,1995年第11期。
[28]董绍克:《闽南方言的马来语借词》,《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第四章:外来词的差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29]陈恒汉:《闽南方言的外来词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30]徐睿渊:《19世纪福建厦门方言的借词》,《方言》,2016年第3期。
[31]《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台湾省“教育部”网站,网址: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核对日期:2018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