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考验 情与爱的升华
——从《九十回眸》看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观

2018-06-13 06:07范潇兮
传记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战争文学

范潇兮

武警警官学院

王火著《九十回眸》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先生的散文集《九十回眸》,用一篇篇散文形式汇集成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以再现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坎坷曲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正像先生在书中所说:“我在本书中所写的那些人和事,都是我亲见、亲闻或亲历的,我不过是记下了我的真实感受。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历史。”全书上下两卷,先生如史诗般大气磅礴地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客观公正地反映了近百年的中国历史,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特别是书中的“日伪罪证”“春秋钩沉”“外国八路”等,更是凸显了先生对战争的理解。

王火先生的一生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战乱,历经生活磨难,这血与火的生命历练,使得他的文学世界里展现出别样的景观。除了《九十回眸》外,王火先生近几十年的创作成绩也相当突出,比如1978年至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战争和人》(三部曲)、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八路》、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浓雾中的火光》、198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雪祭》和中短篇小说集《边陲军魂》等,这一系列战争小说的创作都来源于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全景式”的战争文学内容

《九十回眸》上下两卷近70万字,总共一百多篇散文里记录了王火先生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始,所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右运动、“文革”等历史事件,其中“少年记事”“日伪罪恶”“春秋钩沉”“外国八路”等篇章再现了战争的场景,从中我们看到了先生坎坷的人生经历。王火先生对史料钩沉的亲历性,对细节描写的独特性,对历史人物论说的公允性,使得先生战争文学的“全景式”,不是停留在战争的表面,更不是拘泥于战斗的场面,而是在历史与当下的交会中、现象与本质的交集中、写实与感怀的交融中,呈现出事件的大跨度与人物的小叙事、历史的大纵深与今天的小细节奇特相交而形成的“全景式”。王火先生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文学作品中对战争描述比一般战争文学作品的立足点更高,视野更宽阔。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他以客观真实的笔触凝视血与火的战争岁月,彰显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王火著《浓雾中的火光》

全书一百多篇散文里,王火先生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高角度“全景式”地展现了前线与后方、敌方与我方、拼杀与谋略、统帅与士兵、军人与百姓、谈判与审判等战争景观,抗战时期的阴霾、黑暗、上海沦陷以及人心向背等在其中都展现无遗。如《访江湾战俘营和虹口日侨》《见证公审冈村宁次》《战犯酒井隆伏法记》等篇中再现了前线与后方、敌方与我方、谈判与审判等战争场景。

《九十回眸》整本书对战争文学的描述可谓是非常全面,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等前线后方的各种抗战概况在书中都有真实的呈现。虽然整本书不像小说那样有精彩的情节描写,但是透过朴素的文字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先生的战争文学如人学的创作理念。在王火先生的《九十回眸》中,“全景式”的战争文学内容是通过一系列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串联起来的,作者将自身感情与历史感知相融合,在对战争的描述中也对个体生命和情感给予最大的关注。此后的《战争和人》三部曲也是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典型人物,比如童霜威、童家霆、方清丽等,再现中国人民艰难而复杂的抗战历程。先生笔下的战争文学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意志和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以及理性的历史与感性的人文相互交织的战争景观,在后来的采访中王火先生说道:“在那种苦难的情况下,我产生出一种悲壮的感情。它也许无法出版,但我写的是苦难中国的一段漫长悲壮的历史。书里有我的希望、信念理想以及要表达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正能量”的战争文学主题

毫无疑问,战争带来的是生命的死亡和苦难,它在本质意义上是反生命的;然而,能从死亡里看到新生,从苦难中发现希望,是检验一个作家是否优秀的重要尺度。王火先生独有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光明的人生追求,他的所有作品里都充满了正能量,表达了同一个主题:战是为了不战,渴望一个和平的世界、和谐的社会、和美的家庭。尽管王火先生从小出生于一个衣食优裕的家庭,但是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仍然被抑郁、孤独和哀伤所笼罩。无法摆脱父亲的早逝、母亲的改嫁所带来的影响,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迭遭磨难。他的传奇人生在《九十回眸》以及《战争和人》中有淋漓尽致的呈现。

在创作《战争和人》时,王火先生曾经说道:“有时候,一个人或一家人的人生,可以清楚有力地说明一个时代。”他坎坷曲折的一生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走过中原“人间地狱”——1942年的一段回忆》中他又写道:“有些深深镌刻在脑中的记忆是不会磨灭的!只要回想,情景仍会新鲜地出现在眼前。我年岁大了,记忆力正在逐渐衰退,但1942年夏走过中原大地那段人间地狱的往事,却总是清晰难忘。”上海沦陷后,先生决定离开上海去大后方四川,在途中所见是犹如人间地狱的中原情景:“这一路如今十分艰辛,穷人没吃的,逃荒要饭的多了!路上打闷棍杀人图财的也出现了,杀死人抢劫行旅的事多得很……”战争导致了人民的流离失所,“对岸日本鬼子仍在发炮,炮声犹如闷雷,打过来落地的炮弹有火光闪烁。我的心剧烈地跳动。附近爆炸的炮弹像是开花弹似的迸发。死亡的威胁压迫着我,但一种对侵略者仇恨的心使我无畏”。王火先生以战争作为书写的对象来表达他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凸显战争中个体的命运抉择与道义担当,捕捉其中细微的历史片段,召唤渐渐逝去的英雄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王火先生以文学的形式诉说自己的战争观,其光明的人生追求和平美好的生活理想都展示在他的战争文学作品中。他透过战争的表象,发掘人性中坚忍不拔、不畏强权、追求独立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正是对当下的一种强烈反思。

“真善美”的战争文学立意

王火先生的《九十回眸》是对自己九十年人生的一个关照和总结,以亲身经历来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事件。丰富的人生阅历、光明的人格使得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达到了“真善美”的高度,当我们再一次审视他的作品时,这种现实的“真”、人性的“善”、终极的“美”都一一贯穿在创作立意中。他用48年时间创作出的《战争和人》三部曲,已经完全摆脱了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战争文学作品中对英雄的高大全塑造的模式,而是站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战争与人的关系,探求“天灾与人祸”的关系。

首先,创作立意再现历史的“真”。全书上下两卷,总共109篇文章,贯穿了作家整个九十年的生命历程。尊重历史,是王火先生创作战争文学的出发点,他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有着深切体会,因此他所有作品都充满了历史的真实性。无论《九十回眸》还是《战争和人》三部曲,作家都将自身感受与中国百年发展历史相结合,在这两条平行线的交汇下完成创作,进而延伸了历史真实的深度和广度。《战时香港记事》《梦回花神庙》《长相依》等,都是作家根据当时自身经历的场景所创作的作品。《重返极司斐尔路76号“魔窟”》《不尽沧桑静海寺》等,也是作家故地重游或者探访名胜时的真实经历再现。这种立意的“真”必然是将理性的历史记录和感性的人文关怀相联系,同时也传递出人性的“善”。其次,这种“善”既融合在王火作品的微观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整个作品的宏观历史发展进程之中。鲁迅在谈到“真善美”作为文学批评的美学标准时,曾把“善”置换成“前进”一词,即有利于社会前进或进步的意思。在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立意中,这种“善”体现为高尚的品格、美好的人性,给人以无穷的启迪,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作品对人道主义的宣扬、爱国精神的重现。文学创作也是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肯定,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作品立意的终极价值就是对“美”的追求。康德认为:“审美理想是一个最高的典范,即鉴赏的原型,只是一个概念,每个人必须在自己心里把它产生出来,他必须据此判断一切作为鉴赏的客体、作为用鉴赏来评判的实例的东西,甚至据此来评判每个人的鉴赏本身。”所以美的追求必须要建立在真和善的基础上。王火先生的《九十回眸》中就是对“美”的追求的体现,如娓娓道来的沧桑感,还原历史的现场感,记叙战争的诗性表达,如《战争和人》三部曲的题目:“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表明他对古典诗词和意境的娴熟运用;还有《九十回眸》中的《梦回花神庙》《所思在远道》《皮先生和他的山水画》等,虽然文字大都朴实无华,但是其中却闪烁着历史真实和人文情怀,是“真善美”结合的体现。

王火先生既依托战争而又超越战争的战争文学立意,不仅是对历史的真相与真理的追求,还是人性善良的表达,具有艺术的美好与美感,“真善美”的文学立意追求一直伴随他的整个写作经历。

结语

无论是《九十回眸》还是长篇巨制《战争和人》三部曲,或者其他战争题材的作品,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创作一直坚持如他在《战争和人》三部曲的每一部扉页上的题辞:“我只愿从生活出发来塑造人物,并没有遵循任何模式。但我确实写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中的不安、动荡、痛苦、搏斗。”也像他在《九十回眸》的“后记”里说的那样:“本书十辑,每篇文章基本都是以真实人物为主线或经络写成的。涉及人物在一百左右,以中国现当代史的人物为主。人物与历史、时代同在,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见闻同在。读者从书中看到那些人物时,也会体味到中国历史、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以及我的阅历和独特寓意。”20世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战争,影响甚至是改变了包括作家在内的几代中国人,无论是以战争为背景,还是直接表述战争中所经历的,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作品都具有史诗般的意义和浓厚的生命力,是值得保存甚至传世的有关中国故事的书。近一个世纪的沧桑经历造就了王火先生非比寻常的文学观,我们在他别样的战争文学作品里看到了他对人生的光明追求、对和平的热切呼唤、对家园的无限眷恋。

王火

“黑夜给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王火先生的战争文学作品展示了全景式的内容,开掘了正能量的主题,表达了真善美的立意。他站在时代的高处,用自己敏锐的嗅觉和深邃的眼光对远去的历史和人物进行重新审视,唤醒人们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意识。他的战争文学不但表现了一代人的生命所经历的血与火的考验,而且展示了我们整个民族应该有的情与爱的生命升华。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战争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象牙战争
文学小说
战争催生的武器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战争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