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选择

2018-06-12 08:50李丹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旅游文化关联理论翻译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选择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旅游文化翻译水平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分析提高旅游文化翻译水平的重要意义,介绍制约我国旅游文化翻译水平提高的因素,加强关联理论对旅游文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作用,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的传播速度,增强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景区的了解,避免外国游客因旅游文化翻译水平过低对中国优秀景区文化产生错误的理解,提高旅游文化翻译水平,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实现满足外国游客基本需求和促进中国国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旅游文化;关联理论;翻译策略;选择

【作者简介】李丹(1978- ),黑龙江人,英语学士,教育學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研究。

随着全球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工作和学习。外国游客在来中国之前,必然会通过网络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并根据中国旅游宣传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点,在某种程度上,旅游文化是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塑造中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部分旅游景区因思维模式、审美观念以及文化环境等原因,制作的旅游景区宣传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增加外国游客选择旅游景点的难度,不利于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旅游文化翻译水平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宣传方式之一的旅游在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旅游文化时,应坚持介绍中国文化特色和吸引外国游客的统一,寻找两者的最佳平衡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旅游文化的翻译侧重功能性,降低应用性,让旅游文化翻译的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些旅游文化翻译人员,为了提高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故意夸大事实,使用一些脱离景区实际情况的词汇,减少对中国特色文化的描述比例,甚至会按照外国的风俗习惯曲解中国特色文化的本质内涵,容易造成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误解,对我国国际形象以及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而,在国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旅游文化翻译方式,提高旅游文化翻译水平和翻译效率,为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宣传保障。

二、分析制约旅游文化翻译水平提高的原因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包括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很多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这就增加了外国游客看懂旅游宣传材料的难度。许多外国游客根本不了解中国特有词汇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有些词汇所表达的涵义是与他们正常理解的内容截然相反,比如中国景区宣传中经常提到的“龙”、“龙的传人”等等,中国人对龙的态度比较尊重,认为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尊贵、正义、善良、勇敢等充满正能量的词,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却是邪恶、魔鬼、贪念等的化身,这就出现了文化冲突,那么在翻译中国旅游文化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有些旅游文化翻译人员为了满足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需求,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容易造成旅游文化翻译文出现很多源语文化信息,以至于翻译文晦涩难懂,语言逻辑混乱,降低了旅游文化翻译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旅游文化翻译人员没有正确把握旅游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用错误的方式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甚至有些旅游文化翻译人员直接把容易引起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内容删掉,降低了旅游文化的特色和影响力。

三、介绍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关联理论属于认知语用学范畴,是斯珀伯和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主要有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大基本原则,其中认知原则是指人们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交际原则是指人们的每一个话语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关联性是将内容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行为、情景等的一种特性。虽然,关联理论并不是专门应用于旅游文化翻译的理论,但是却对旅游文化翻译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斯珀伯和威尔逊认为当人们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就会判断出这些内容是否具有存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内容的关联性。内容的价值判断受人们认知和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他们指出,认知原则是交际原则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通过认知原则,可以推测或者预测人们的认知行为,为交际行为提供保障。人们的认知行为更加倾向于与自己最接近最吻合的关联词,可以理解为是认知原则会对认知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组合,对关联性最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人类文明所特有的的推理交际,话语内容、说话语气以及表达方式等都有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这也表明关联性是话语理解的基本准则,是话语交际成功的保障条件。

四、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1.异化翻译策略。旅游文化翻译人员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对自己所在的环境会有初步的了解和判断,不仅如此,其认知语境并不是一成不变,而会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对方的认知语境的变化,哪儿些是原有语境,哪儿些又是新语境,新旧语境结合在一起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语境效果。在对旅游文化进行翻译时可以使用异化翻译策略,也就是使用并不十分标准的语言形式来表述源语文本中的比较特殊和重要的词汇,以便更好的保留源语文本的异质性,更好的帮助读者去理论文章核心内容,让读者的思想与源语文本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的保持一致,让外国游客更加清晰的感受中国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音译和直译是异化翻译的主要方法,旅游文化翻译人员可以对原文进行直接翻译,对个别难懂的词汇进行注释,帮助读者了解词汇的内容和涵义。比如,在介绍山海关老龙头经典时,单纯从语法可以翻译成“The Old Dragons Head”,但容易让外国旅游对老龙头景区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作用产生误解,毕竟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属于贬义词,因此,可以将山海关老龙头翻译为:“The old Loongs head”,避免因文化的差异引起外国游客对中国著名景区的厌恶情绪。

2.归化翻译策略。旅游文化翻译人员在开始翻译之前,应该全面了解将要介绍的旅游景区历史、特色等基本概况,知道哪儿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和突出,同时,旅游文化翻译人员还应对外国风俗习惯以及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知道外国游客选择景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描绘出景区的特点,引起外国游客对景区的好奇心。在翻译旅游文化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中国旅游文化的精髓,保留原生态的汉语文化特色,也要考虑受众群体的综合反应,尽量使用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旅游信息,因此,归化翻译也可以理解为间接翻译,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西方文化特点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和变通,对译文和原文相似性的要求较低。归化翻译策略主要有减译、仿译、释义、改写等翻译方法。

3.避免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将汉语语法等直接套用在英语中,这是很多旅游文化翻译人员的通病,不符合英语的阅读习惯,增加了阅读障碍,容易出现受众读不通的情况。比如:欢迎光临蜀南竹海。既可以翻译为“Welcome you to tour Bamboo Sea in South Sichuan.”也可以翻译为“Welcome to Bamboo Forest in South Sichuan.”两种不同翻译方式产生的翻译效果相差很多,第一种翻译是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进行逐字逐词的翻译,根本不符合英语语法,不仅如此,“Bamboo Sea”还可能会误导外国游客,认为这里是海滨度假胜地,根本无法达到真实宣传中国旅游文化的基本目标,因而,可以使用第二种翻译,更加直观形象,也不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

4.创造性翻译。创造性翻译可以理解为是在保证原文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文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尤其是删除一些可有可无、占据大量篇幅的内容,从而实现精炼语言的目的。外国游客从旅游文化译文中只想获得景区的特色以及地点等信息,对于其他内容根本不关心,比如描绘景区风景的形容词等,如果添加过多毫无意义的内容,容易造成信息混淆,降低信息的价值度。例如:阿霸州风光秀丽 ,山河壮美 ,座座雪峰耸入云霄等,可以用“The beautiful landscapes of A ba Prefecture feature towering now clad mountains”代替。原文符合中國国内旅游文化宣传方式,使用许多优美的词汇来形容景区的优美,但将这些内容删减后,并不影响整体宣传效果,同时,在译文中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也符合外国直截了当、高效率的表达方式。

5.适当的增加译文内容。有些景区因国人对其历史十分熟悉,经常会缩减该景区的历史介绍。旅游文化翻译工作人员可以适当的添加对该景区重大事件和神话故事等的介绍,让外国游客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景区文化,增强景区背景信息的关联性。

五、小结

重视旅游文化翻译工作,通过关联性异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策略、创新型翻译等方式,提高旅游文化翻译水平,寻找中西方旅游文化表达的最佳方式,促进中国国际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耀琴,王荣斌.新世纪10年国内外关联理论发展与应用述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5).

[2]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3).

[3]吴海霞.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袁晓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5]赵晓阳.中外文版本的《北京旅游指南》比较——兼谈北京旅游空间的新增长[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

[6]靳宁,贾德江.再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7]王才美.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研究广告翻译[A].硕士学位论文[C].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8]韩虔.旅游景介文本英译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9]李煜.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安徽特色文化旅游翻译现状及规范化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旅游文化关联理论翻译策略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