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平
【内容摘要】课堂讨论能充分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也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及“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而真正体现讨论法的魅力的关键是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如何提高课堂讨论效率呢?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中适时适度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求教师对讨论课堂的引导与调控。讨论开局,教师应该给学生积极的鼓励,调动学生讨论的欲望,并给学生的讨论提供线索,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讨论展开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捕捉信息,适当设疑,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讨论收尾之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讨论予以积极评价,肯定正确、指明不足、明确观点、再设疑问,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讨论法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而这一切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情境中自主释疑并引导学生“多想敢问”,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并在讨论中再生成新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本文以作者近年来多节展示课堂案例为例,论述了课堂各种形式的讨论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技巧,以提升课堂的思维水平与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讨论 中学生 质疑能力 策略
新课改以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倍受重視,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也频现于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各种形式的讨论,如:师生共同讨论、分组讨论、展示质疑等方式都被适当采用。要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必须使学生有序讨论,教师适度调控,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只有学生会思考、会质疑,课堂讨论才会有生气、才会有深度、才会有灵魂,否则一切讨论都只能流于形式,徒有外表的繁华而无内在的升华。
质疑是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是十分重要的。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其智力;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断质疑,同时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和努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讨论形式下,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说”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在八年级下《近代前夜的危机》一课中,导入新课时,(出示材料)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学生若有所思、颇有兴趣地看)。出示问题:这段材料记叙的是什么事件?试叙述大意?对郑和你了解多少?明清时期中国如此国力强盛,面临挑战又从何讲起?
用不同难度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由站起来回答,并适时肯定,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既能给各个层面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会问”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因此,“想说”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问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在边读边思中寻疑问难,养成善思敢问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质疑氛围,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提问成为学生学习时的内在需求。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肯定,并逐一解决。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学生在讲西方人攫取澳门、台湾这环节时:师:西方的传教士东来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文明成果,那么当时的澳门、台湾又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帮老师解决问题)生1:那是西方炮舰接踵而至侵略的结果。生2:那是西方文明成果东来的同时,带来的负面的更重要的影响。师:两位同学的解释我很赞同,西方的商船和炮舰东来,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野蛮的掠夺,澳门和台湾……。生3:(疑问地)那么现在澳门和台湾不是已经回到祖国怀抱了吗?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呀?生4:1661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师:大家说的真好,大家已经懂得了知识的前后联系,知道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教材回答问题,是会学的表现。
这样教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进行质问的兴趣,懂得了如何问问题,让学生“会问”。“会问”(即质疑和提问)是一种发现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又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三、教师重点点拨,实现认知飞跃,使学生“会学”
“会问”还要“会学”。在整个自学过程中,读书“由薄到厚”是量的积累,“由厚到薄”是质的飞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一旦知识理成线、结成网,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子里也可以融会贯通,了如指掌。也就抓住了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就完成了学习知识过程中“由厚到薄”的飞跃和升华。如在《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讲到中国面临的挑战时,教师:19世纪前后中国受到了来自海上的西方的炮舰的挑战,那么当时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仅仅是这些吗?生若有所思,有点不知其解。教师点拨:请联系本册六七两单元内容,从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对外政策、思想观念等方面比较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从而看看中国面临的挑战。
这样,学生在探究中达到将已学知识“并联”在一起,上下通气,互为因果,已懂得将知识理成线、结成网,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子里已可以融会贯通了。从而达到“由厚到薄”的质的飞跃。
四、实行激励评价,再创问题情境,实现知识“会用”
“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活用”,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因此,教师要再创新的问题情境,或者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联系自己做的怎样,今后怎样做。在八下综合探究五《探究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最后环节,本人设计了“以史为鉴”活动,让学生谈谈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请还没机会发言的同学,为祖国迎接挑战出谋划策。(师生共同探讨)
在师生的问答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活用”。 同时大部分学生也在教师积极鼓励的评价中信心大增,对学习充满着兴趣与期望。
五、实施过程评价,促学生争相问答,激发思维拓展
评价奖励机制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长期顺利推行的保障。为了有效推进历史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过程性、鼓励性、鞭策性、合作性、差异性原则,以小组为评价单位,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过程。量化务必公平、公正、公开,能正确引导学生。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合作学习、展示质疑、课堂纪律等方面。评分标准可以集体讨论制定,这样的标准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
《科学革命》一课中,整个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竞赛。活动规则也在课前告知学生。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竞赛,竞赛分三轮,每组基础分50分,最后分数高的组获胜。2、第一轮为抢答题:“猜猜他是谁”,答对加5分,答错扣5分。3、第二轮为展示(演绎并阐述)活动,大众评委打分,计5-10分。4、第三轮为质疑互动,有价值的提问与回答每次加5分。
这是一个学生自我管理与评价的过程,在整个“展示与质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展示、质疑、交流等都将由学生自己参与评价,这是公平、公正并让学生自我教育与反思改进的过程。也利于激发孩子们对课堂疑惑的提出并积极探究与回答。通过小组激励评价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积极思考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积极展示,大胆发现的学习品质与方法。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推进生生互质,使学生敢于质疑,提升思维深度
“展示与质疑”学习讨论中,在组内有效的讨论与释疑后。课堂展示的学生不但要对所讲知识有全面了解与分析、讲解,还需随时解答同學的提问;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口才与胆识。强调教师在质疑过程中也是普通一员,改隐退的时候要隐退。但是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该出现的时候也要适时出现,推动生生互质。
在《科学革命》一课中,“品味科学人生,体会质疑乐趣”环节,通过探究演绎科学家的故事后,各组探讨并质疑,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交流,解决组内能互助解决的问题,提出组内不能解决或者是想考考大家的问题。用生生互相问与答的形式,厘清各位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及为科学事业奉献的精神,并能进行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横向思考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这是体现学生思维与智慧的环节。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需要适时发言引领,也需要适时隐退,更需要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尊重学生的发言,民主和谐引领,能够让质疑更具魅力,课堂的生成也会更加丰富与真实;也能培养学生自信大胆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培养学生质疑与探究的精神,体会质疑课堂的乐趣,从而使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得以延伸。
学为中心的新课堂与原来的课堂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到注重学生内在变化的转变;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转变;从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到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学生在新课堂里积极地展现自我,探索新知,他们想问、会问、会学了,他们思维拓展了,质疑能力提升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4]赵群.走进新课程[M].再议问题教学[M].2005.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