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2018-06-12 06:23喻学松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记忆学生

喻学松

摘 要: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它是个体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兴趣培养尤显重要。就地理而言,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本文将探讨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发现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国外的斯宾塞也坚决主张“要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这么重要,该怎样培养它呢?

一、利用诗词歌赋给课堂增添悠远的气氛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瑰宝之一。很多诗歌里都包含了科学的道理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巧借古诗词,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美的享受的同时达到学习的目的。

例如,讲地球是球体时可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来侧面印证;描述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地池塘处处蛙”更接地气。讲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时可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来解析;讲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分析更新奇。学生深入情景之中,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二、生动易记的谚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谚语是从社会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生动易记,朗朗上口。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学中恰当地引用谚语, 能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的作用。

例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民谚来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用“春天面,时时变”的农谚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南方二、三月份回南天时冷暖气团交锋造成的时晴时雨天气的理解。还可以用“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喝了夏至茶一天短一码”来解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这些谚语易学易记,且各地民谚有差异,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增强地理学习的趣味。

三、编写易记的歌诀、顺口溜,趣味性强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的歌诀、顺口溜,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

如记忆世界六大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简记为“俄加中美把戏(巴西)好(澳,澳大利亚)”再结合世界地图中六大国所在东西半球的位置对称记忆,效果更佳。记忆世界人口过亿国家用“中国印美,赢了(印度尼西亚)巴西;巴饥(巴基斯坦)饿(俄罗斯),梦(孟加拉)日本(日本)梨(尼日利亚)”,再结合意境:中国印非常美丽,赢了巴西的。阿里巴巴饥饿了,做梦都想着日本的梨子,一两分钟就记住了。又如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俄罗斯、加拿大、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国营农场,可记为:“吾罗斯家挺美好,东北西北人稀少”。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可记为“美好挺难”。意即,追求美好生活很难,要付出艰辛和努力。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市郊,如: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我国的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可记为“北美五大湖发展好,欧洲中西部水平高,大洋洲要数新和澳,北京上海不能小瞧。”这样能适当增加趣味性,又便于记忆。

四、成语教学,助长兴趣

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使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容内蒙古高原草场有“一马平川”;而“天昏地暗”则可以用来形容日食或沙尘暴;对于“天高地厚”则在讲到地球内部圈层和大气圈层时可以用到;“天旋地转”用来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可以假指地震和火山喷发;介绍四川盆地用“天府之国”;可以讨论一下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和“五洲四海”有没有关系;“五湖四海”恰好与我国五大淡水湖、我国近海吻合;利用水循环和补给水源相关知识可以辨析“井水不犯河水”的对与错;要想观赏“旭日东升”“白日升天”“日薄西山”太阳周日运动的美景,最宜选择“云消雾散”“天朗气清”的天气;“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天气也不適合观测“月朗星稀”“月落星沉”“牛郎织女”“斗转星移”这样的星象、月相;因“山高水低”而“水到渠成”形成的河流经过“川流不息”的水循环最终流向目的地,成为“百川归海”中的一员。河流携带的泥沙于是“石沉大海”日后形成沉积岩,等待“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河流“一去不复返”,它不能原路返回,流向决定了“顺水推舟”很容易,到大海涨潮时可以看到“水涨船高”的现象;都以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也有脆弱的时候,某地昼夜长短对它有一定影响,往往“长夜难明”;不过天亮了就要努力学习和工作了,现在又是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嘛!

五、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地解决疑难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讲新月形沙丘与风向的关系时,可以引入古代战争中矛与盾相对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联想。在讲到大气和洋流运动时提问“日本福岛核泄漏为什么会污染到美国西海岸?”。在讲中国民居文化时提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在建造房屋时有选择门向朝南的爱好?”等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经常带着新鲜感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六、化繁为简,引导学生解决困难

简单的事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飞机和航船的航线与航向问题是一个难点。在解释大圆航线为什么是最佳选择时可以运用以下思路:用实际验证法,即用一根棉线绕地球赤道或地球任一大圆一周,固定其中两点。用手将线的劣弧部分沿地球表面向两侧移动。会发现棉线越来越紧。即距离在加大,棉线被迫拉伸。证明大圆航线最短,其中当航线为半圆时,各向航程相等。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解决了问题、有了成就感,自然会爱上地理。

参考文献

[1]乔红伟.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4):121.

[2]艾时刚.探索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方法[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68-69.

猜你喜欢
记忆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