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2018-06-12 08:13:14张仃现代中国艺术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艺术品鉴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野西洋画交融

张仃 现代中国艺术家 清华大学教授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由于笔墨这最后一道底线的存在,使我们在西学东渐的狂潮中仍然对中国画没有失去识别能力和评价标准,我们仍然能够在一堆用宣纸画出的作品里挑选出好的中国画,仍然能够在一百年的风云人物中认准谁是大师,而谁只是昙花一现。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关系,恩恩怨怨,已经一个世纪了。

一个世纪,对于文化交流来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好奇、新鲜、偏见、拒斥等等文化交流中普遍存在的主观心态,一百年的时间足够澄淀下来。今天,我想所有深思笃学的画家和理论家,都可以平心静气来谈一谈,中国画到底有没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应不应该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点。

中国画同西洋画相比,同是观物取象,但是从原始人的洞穴绘画和岩画开始,它们的区别就很明显了。我们至今不太明白或者不能很清楚地说明,为什么在文化的源头就造就了这样的分野。但我们看到,等到文字被创造出来以后,等到书写工具、绘画工具各自定型之后,这种分野可以说是南辕北辙、无可挽回地扩大了。在中国,书写文字的工具同绘画的工具一直一体不分,而在西方是分离的。一体不分的状况造成了“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而这一共生现象在西方不存在。

在中西绘画一百年的交融中,我们看得出中国画对西洋画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不足挂齿的,而西洋画对中国画的影响可以说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什么主题也好、题材也好、意境也好、视点也好、构成也好、色彩也好,中国画敞开怀抱采取了开放吸收的态度,使中国画面貌翻新。但是,一幅新的中国画和一幅好的中国画,在我们心底里是有一杆秤的。一幅好的中国画要素很多,但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笔墨。

我们积极评价这一百年中西绘画的交融和冲突,因为它把中国画的底线逼出来了,它使我们非常清楚不该在哪些方面无谓地争执,应该在哪些方面固守阵地。

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中国画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守住这条底线,一切都好说。事实上这条底线之上的天地宽得足以让孙悟空翻好几个跟斗。但在这条底线上作业,需要悟性,更需要耐性,急不得,躁不得,更恼不得;最后就是看境界、看格、看品,没办法。

中国画不是油画,不是水彩,不是水粉,不是素描,不是版画。如果立定笔墨,中国画倒是有足够的涵量来吸收消化这些画种的因素;如果放弃笔墨,让中国画像这像那而就是不像自己,则一个千年智慧与灵气结萃而成的文化品种就可能消失在历史的尘影中。除非不怀好意,否则没有一个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猜你喜欢
分野西洋画交融
真美
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的分野与整合研究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12
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社会观察(2017年12期)2017-11-21 22:27:54
浅析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艺术差异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04
山川定界:傳統天文分野説地理系統之革新*
论西洋绘画与天文科技知识对朝鲜后期社会的影响
华文文学(2016年1期)2016-04-05 03:08:03
交融的独特优雅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16:36
赵建成水墨人物画的中西方元素
艺海(2015年4期)2015-11-02 16: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