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超 ,李 亮 ,许华钊,樊福好
[1.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 广州 510500;2.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广州 510500]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时病毒可存在于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及血液,急性型呈败血征,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主。自2007年我国全面实施猪瘟强制免疫以来,目前猪瘟在全国得到有效控制,疾病表现为亚临床症状和母猪繁殖障碍症候群为主,疫情以全国各地散发性为主[1]。亚临床症状的带毒猪不会表现出症状,但会潜在增加料重比、降低日增重等,影响猪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增加饲养成本。猪瘟病毒可以垂直传播,防控不当可通过种源影响全群,因此猪瘟病毒的净化工作需要尽快提上日程。
本调查时间为2017年8月份,样品来自华南地区26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保育猪,用颈静脉抽血的方法采集血液样品共375份,并用动物血液保护液保存在4℃冰箱。
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由爱德仕(IDEXX)提供,方法按试剂盒的操作说明进行,该试剂盒是利用阻断ELISA原理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的猪瘟病毒抗体。本次检测使用Thermo Multiscan MK3酶标仪。
本次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实验室共检测375份保育猪血清样品,其中21个场的320份样品的猪群只进行了一次免疫,5个场的55份样品的猪群进行了二次免疫。总体结果,根据IDEXX试剂盒标准判定方法阻断率≥40%样品为抗体阳性,即达到免疫合格要求,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 90.9%(341/375),平均阻断率 57.3%,抗体离散度21.2%。其中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 89.7%(287/320),平均阻断率 56.5%,抗体离散度21.8%,21个猪场中有19个猪场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合格率最低的场为50%,见表1。
表1 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猪场猪瘟抗体情况
二免后的猪场,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98.2%(54/55),平均阻断率 62.6%,抗体离散度 15.7%,猪场合格率基本都在80%以上,见表2。
表2 进行了二次免疫的猪场猪瘟抗体情况
猪瘟病毒分为3个基因群10个基因亚群,即基因Ⅰ群(1.1、1.2、1.3)、基因Ⅱ群(2.1、2.2、2.3)和基因Ⅲ群(3.1、3.2、3.3、3.4),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毒株主要分为基因Ⅰ群和基因Ⅱ群,且以基因Ⅱ群为主,我国尚未有 1.2、1.3 和基因Ⅲ群毒株的报道[2]。20 世纪分离的标准强毒株石门株属基因Ⅰ群的1.1亚群,我国学者将其培育成猪瘟兔化弱毒苗(C株),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以C株为基础,相继研制脾淋组织苗、乳兔组织苗、牛体反应苗、猪肾细胞苗、绵羊肾细胞苗、牛睾丸细胞苗、亚单位疫苗等,C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早被认可,在1976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共体召开的专家会议上,专家一致认为C株的应用对控制和消灭欧洲的猪瘟做出了重大贡献。
猪场防治猪瘟主要的途径就是接种疫苗,疫苗接种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疾病防控的成败。涂长春提出群体的免疫保护率至少要达到85%才能避免猪瘟发生[3]。《2016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规定群体免疫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本调查全部样本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90.9%,一次免疫后有两个场未达到70%,二次免疫后的所有场都在70%以上,二次免疫比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抗体合格率高。群体免疫合格率越高,猪瘟的感染几率就越低,总体看华南地区猪瘟免疫情况较为理想。抗体离散度是衡量猪群免疫后抗体水平均匀度和整齐度的判定指标[4],离散度越低抗体均匀度和整齐度越好,群体抵抗病毒的能力越强,可以用此来评估疫苗免疫效果,一般种猪群的猪瘟抗体离散度一般要求在20%以下,商品猪可放宽到25%。本文全部样本抗体离散度为 21.2%,一次免疫 21.8%,二次免疫 15.7%,离散度都达到要求,二次免疫比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效果更好。覃绍敏研究表明(采用同样的ELISA方法),当阻断率≤30%时,猪瘟野毒的感染率为4.62%;当阻断率在30%~40%时,猪瘟野毒的感染率为2.00%;当阻断率≥40%时,猪瘟野毒的感染率为1.83%。无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如何,均有可能感染猪瘟野毒,但感染率随着猪瘟抗体阻断率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本文所有猪场抗体阻断率均值均在40%以上,范围在45.5%~77.5%,二次免疫后群体的平均阻断率明显优于只进行了一次免疫的猪场。可见进行了二次免疫的猪场在抗体合格率、离散度和平均阻断率方面都优于只进行一次免疫的猪场。
猪场的免疫程序需按照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尤其是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仔猪可通过吮吸免疫母猪的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体内的母源抗体会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所以确定首免日龄,消除母源抗体干扰是人工免疫成败的关键。张秀峰等研究表明,仔猪母源抗体(IgG、IgM)水平在5~10日龄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至30日龄全部降至保护线以下[5]。张新成对3个猪场7~42日龄仔猪母源抗体研究结果发现,甲场第28天降到最低,丙场第21天降到最低,之后其抗体水平均出现升高现象,乙场一直维持较高抗体水平,且3个猪场之间同日龄仔猪抗体水平差异较大[6]。这可能与免疫母猪的疫苗、猪只机体状况等不同有关,所以各个场可根据自身场内猪瘟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猪场的免疫程序。至于如何确定本场的首免时间,笔者认为需对母源抗体进行科学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合适的接种时机。据Suradhat等报道,用C株对免疫母猪产的5周龄仔猪进行接种,当母源中和抗体滴度≤1∶64时,免疫13天后接种病毒,仔猪能够抵抗中等毒力的基因亚群 2.2的攻击,当中和抗体滴度较高(≥1∶64)时,在同样的方法攻毒后50%的接种仔猪体内可以分离出病毒[7],表明只要接种时仔猪母源抗体滴度低于1∶64,疫苗接种就能诱导完全的免疫保护。
总体来说,华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理想,对比首免和二免后抗体水平,二免后的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只进行首免的,因此进行二次免疫是必要的。不同猪场采取的免疫程序不同,但抗体合格率、离散度、平均阻断率水平较好,说明只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就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猪瘟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种疾病,2017年农业部印发了《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猪瘟的净化工作开始提上日程。
[1]党安坤,兰邹然,张月,等.2012年山东省猪瘟流行病学调查[J].畜禽业,2015(1):64-65.
[2]郝飞,汤德元,曾智勇,等.我国猪瘟病毒基因流行变异研究[J].中国猪业,2013(2):42-44.
[3]涂长春.我国猪瘟的流行原因与防制对策[J].动物保健,2004(4):20-21.
[4]杨艳芹,樊福好.猪健康性能监测与检测数据的分析利用[J].今日养猪业,2006(6):12-14.
[5]张秀峰,牛伟,刘玉茹.猪乳中猪瘟IgG、IgM抗体与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变化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234-235.
[6]张新成,李官兵,史子学.猪瘟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持续时间的研究[J].养猪,2008(1):46-48.
[7]Suradhat S,Damrongwatanapokin S.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immunity on the efficacy of a classical swine fever vaccine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genogroup 2.2,infection[J].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3,92:18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