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考核多样化的研究

2018-06-11 13:41陈翼翔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考核方法网络课程云计算

陈翼翔

【摘 要】本文进行了云计算技术和网络课程的初步研究分析,总结了当前网络课程的几个特点,在利用和拓展信息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考核多样化的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云计算 网络课程 考核方法

一、引言

维基百科定义:“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 网络课程是远程开放教育创新发展的产物,也是备受人们欢迎和日渐普及的网络学习途径,当前网络课程能否可持续深入发展的讨论,基本集中在其学习成果是否和怎样得到合理的认定。

课程的认定,除了部分来自于教与学过程中的点滴积累、教师的观察之外,大部分来自于结课正式考核,才能最终较为客观和正确的得到某位同学的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果的认定,传统纸质的开卷或闭卷考试,却不能满足网络课程全部的需求,它必定是受技术支持的和多样化的。

二、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兴产物,它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迅速成长,近年来国内外的网络课程方兴未艾,以美国的可汗学院、Udacity、edX、Coursera最为著名,国内也有各企业、各部委、各省市、各大高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它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制作并上传课程资源至平台,学生在不同时间与空间有组织或部分组织或自发的从平台上下载资源,并进行学习,通过网络互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学业探讨,所以,网络课程的教与学基本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异地、远程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课堂一般泛指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时间约定在同一空间,面对面进行传道授业和答疑解惑,但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资源制作、上传,多数是预置的,在时间上比学生学习此内容的时间要早,在空间概念上,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不会再面对面、不会在同一空间中。

第二,可视化的特点,网络课程资源一般都是以视频、PPT、音像等数字化文件存在于网络平台之上,因为这些资源是教师预制的、是精心准备之后的精华,取材超越时空,辅助以剪辑技术,它的信息容量远超传统课堂,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效率会比传统课堂高很多。

第三,碎片化特点,以微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资源短小精干,它短而不少、小而不漏,每个知识点都能在数分钟的视频中得到充分和深入的铺垫、讲解与延伸,但从注意力集中的调查研究、学习模式等方面来看,微课不宜跨知识点,所以,网络课程资源注定是碎片化的。

云计算技术已经融入现代生活,在强大的运算能力、高速的网络互通和巨量的信息存储的技术基础之上,它不仅能自动搜集信息,还能有目的的分析信息,按预先编程制定出个性化的策略,进行精准发布和投送;这些功能一经运用在教育领域,足以使教育界相关的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三、网络课程考核多样化的几点建议

传统考场,无论东西方,自古代的科举春闱,到现代的高考考场,均是在一个统一组织、安排且有巡视监督人员控制之下的大空间内,每个考生在同一时间开考和结束、每人处于一个不容外界打扰但也不许超越的小空间内,或是闭卷绞尽脑汁、或是开卷穷经皓首,非常封闭的接受检测,最后由事先安排的阅卷人员仅凭卷面给出评价,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虽不全面,但也是唯一公平公正的方式了;但在信息技术革命发展到了云计算的时代,它却不再适应上述网络课程的几个特点;经过多年研究,笔者推荐如下几点建议。

1.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异地、远程考核

在空间概念上,只要师生不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哪怕只是在隔壁房间,只要脱离了监督人员的视线,考核就已突破了传统的考场,这一直是远程教育的痛点,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上,无法实现考核的公平性,但有了云计算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考生位于连接终端计算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前,他的面部和声音特征能够得到录入、传输和云服务器的识别鉴定和认证,确保该生是不是系统注册的本人,同时还能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杜绝作弊的嫌疑。

2.蕴含趣味性的可视化考核

有些课程、特别是以职业院校为主的技能课,强调的是学生对技能点的习得,本身就不适合进行卷面考试,而是要通過某种过程或是某种成果来展现学习效果的,学生可以采用任何形式,自由发挥,将自拍的操作过程视频、成果形成的过程视频等数字化考核文件在指定的时间前上传课程平台,教师通过阅览视频给出评价;也可以采用当代95后大学生熟知的视频电话模式,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开展网络实时Face to Face的远程考核,学生可以通过如智能手机、各种PAD等工具,在如实际和模拟工作现场等任何利于展现技能的场所,教师可在家中、办公室、教室、工作室等地,师生共同开展考核。

3.对应于碎片化的微考核

碎片化的微课,其实就是整门课程这幢建筑的砖块,也是具体的知识点,对正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均建立在每个知识点的掌握之上,所以,深入细化全面的优质网络课程,应该是将考核的重点建立在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核之上,相对于整门课的大考核,微考核则应该有题量小、时间短、针对性强等特点,甚至可以随教随考,微考核不通过则无法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或者在云计算系统中,积微考核成绩为整门课程成绩等等具体办法。

四、结语

人类历史就是在技术的革新之下推动发展的,但技术手段又是由人类掌握运用的,网络课程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有着重大意义,与之配套的多样化的考核必定会在未来有着极大的发展,集思广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会有更多更好的理念和办法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樊文强.MOOC学习成果认证及对高等教育变革路径的影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53-64.

[2]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91-94.

猜你喜欢
考核方法网络课程云计算
关于机械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试析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