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6-11 12:09浦跃红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方法

浦跃红

【摘 要】教育改革的逐步进行,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自我学习、探索和思考能力,进而提升语文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 方法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思维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对语文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讲授以外,还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因为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相应的思维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以增强其认知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全面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定难度的教学情境,使之能够快速地融入其中。首先,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下开展教学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其次,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并给予鼓励,使之敢于提问和乐于思考;最后,教师应巧妙地设置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请教,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积极提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創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语文教学产生情感,并能够将自身情感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可以深刻地体会语文教学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加深自身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思考与探索,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研究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研究,并能够发表自身的想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学习完文章后,对文章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想象未来的事情或者查询贴近文章知识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学生质疑

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能有独到见解的分析判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思考探究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思维发展的历程在教师这盏智慧之灯的指引下顺利航行。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提出:“东京也无非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语,可是前面又没有句子,与谁关联?文章的第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看似平淡的地方,老师却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学生马上陷入思索。顷刻,学生举手答到:“这句话有潜台词,前面省略了。”又一个同学答到:“大清帝国日暮图穷,腐败不堪,作者才东度日本寻求真理,而到日本看到的是中国留学生依然浑浑皓好、醉生梦死,令作者义愤填膺。”又一学生道“‘也字蕴涵着作者无限悲愤之情”。教师善于问,学生善于思。在问答中授之设疑之法,于平淡中见疑,于无疑处生疑。这样的思维成果才会有独创性。

四、加强对学生的课堂指导,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需要将语文素材与语境结合起来,那么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关键。语文教师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约束,提高对培养学生联想思维的重视程度,并为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将联想思维的培养贯穿于阅读和写作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作为主人公,真正地与作品进行零距离接触,同时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认真思考自己会在当时处境中有哪些思考和感悟?你自己来研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联想和剖析使得学生掌握文章精髓,在把握住文章中心思想后,其他的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答。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在课程教学前,要为学生设置情境。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可以为学生营造幽僻清冷的意境,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抑郁悲愤的情感进行感悟,并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是自己怀着悲愤之情走进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情感表达和思考?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注重拓展和迁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教学就如同地基不稳固的建筑,经不起考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并稳固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教学是关键。一方面,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要有课堂知识外,还应包括具有实践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也能进行实践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和能力。此外,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索,然后在课堂上结合实际阐述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如写作、阅读等和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活动,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主要知识点,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开展配套的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足够的自由阅读空间,一来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二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发现和收获,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同学间相互讨论。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总之,初中阶段是促进学生思维完善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将重点放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积极探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促进语文教学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家学.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2]秦永明.如何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 [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9)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方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