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艺萍
【摘 要】构建古代诗歌基础知识体系,为进行美育渗透夯实基础;知人论诗,把握意境,体会古典诗歌的情感意蕴;鉴赏古诗要打破思维定势。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美育的过程。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阅读教材本身就荟萃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因素,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钟嵘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于诗。”古典诗歌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诗的美是含蓄,可以说含蓄是诗歌的生命,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歌,看似简简单单几句话,若不细加玩味,而只从字词句的解释上下手,只会使学生停留在诗歌表层次的、支离破碎的理解。因而一首文辞优美的诗歌刚刚被范读出来,学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内涵时便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乃至拍手叫好。但要其说出所以然,却又不得其所,没有一定的文学积淀和鉴赏表达能力,是做不到位的。而因这些积淀及能力所表现出来的语感和学生从接触语文以来形成的学习涵养和习惯息息相关。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吃力而不讨好,经常雷声大雨点小,在鉴赏点拨教学中被老师“歧视”,也往往容易被学生忽略。
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缥缈意蕴、隽永内涵以及含蓄语言等呢?
一、构建古代诗歌基础知识体系,为进行美育渗透夯实基础
掌握有关古代诗歌基础知识,构建古代诗歌基础知识体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前提。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到高考前夕,居然还不太熟悉这些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储备,鉴赏过程往往会理不清头绪。因此,古代诗歌教学首先必须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一是关于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诗按内容分,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羁旅诗、悼亡诗、讽谕诗等。二是关于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和意境。三是关于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及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四是关于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五是关于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教师应切实引导学生熟习古代诗歌知识,让学生学会对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诗歌术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等知识加以梳理积累,以点带面,使之形成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如咏史诗一般用的手法:今昔对比,表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咏物诗常用托物言志手法来寄寓作者的情感;又常用来表现离愁别绪的意象——月、柳、鸿雁等。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这既有利于学生从知识的点上的深化理解,又有利于从知识的面上与实际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二、知人论诗,把握意境,体会古典诗歌的情感意蕴
人们常说的“以情动人”就是说诗歌要注重情感,只是这种“情”在各个时代被诗论家赋以不同的内涵罢了,比如王夫之就这样界定诗歌的情感:“诗言志,非传意也。诗达情,非达欲也。心之所期为者志也,念之所觑得者意也,发乎其不自已者情也,动焉而不自待者欲也。”无情无以言诗,那么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如何带动学生捕捉诗歌的情感意蕴,尤为重要。
明确鉴赏步骤和方法,在赏析过程中至关重要。思路对了,感悟亦水到渠成。以咏史怀古诗为例,要弄清史实。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感慨的媒介。注意诗中的意象及关键词,温故知新,善做联想,如《汴河曲》(唐李益) 中“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中的一个“尚”字既有对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的感慨,有包含了作者至今仍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这和《蜀相》杜甫缅怀武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感历程如出一辙。要领悟感情。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因此,对不同题材的诗歌主题了然于心,有助于学生捕捉诗歌的情感意蕴。
另外,还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鉴赏古诗要打破思维定势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少鉴赏者已经设定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当运用定势思维去鉴赏不合“常理”的事理时,自然会产生谬误。“常理”未必都是真理。众所皆知,北宋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念奴娇 · 赤壁怀古》正是他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然而,《江城子》、《水龙吟》就一反苏试豪放词风,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凄清。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词风以婉约见长。她的《绝句》,当之无愧为豪放诗。
因此,古诗鉴赏要勇于质疑,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要从诗歌本身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才能进行有效的、恰如其分的,而不是“標签化”的美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