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8-06-11 08:33王廷岗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反思实践对策

王廷岗

【摘 要】通过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观念,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

【关键词】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实践 反思 对策

一、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背景

社会和家长对学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我们无法选择生源的背景下,尽管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艰难,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现实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形式。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彻底改革课堂教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校课堂三段式教学改革遵循以下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认真研究学习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益,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我校此次艰难的探索历程中我们为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努力。课堂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教师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自主快乐的学习中成长。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制定课堂教学改革的三段八要素改革框架!

所谓三段:既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互动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所谓八要素:所谓八要素即从备课到组织教学,始终要用如下八个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明确的目标及重难点,是教学精益高效的前提。清晰的设计和指令,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便捷通道。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学生能解决的绝不代替,将自主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逐步提升课堂密度,信息、思维、媒体、延伸均求适量。课堂是公平的舞臺,每一位学生都有置疑答疑权。师生共同追求“三声”,让激情智慧赢得掌声、笑声和欢呼声。坚信希望在课堂,高效的预习展示和训练就是高质量。

二、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改革伊始,我校致力于改变教师固化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提升教师适应新课改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管理到位。大力宣传,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考核工作。大胆实践,主动参与,扩大本校三段式课改的影响。认真及时地做好课改阶段性小结。

1.教师的讲授时间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觉的管住自己的嘴巴,讲授时间都能控制在10—15分钟,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了时间和空间。这一点首先得益于提出的“三讲三不讲”,其次是每位实验教师都初步探索出了自己的授课模式,从表面上看,课堂上教师变“懒”了,变“闲”了,而实质上我们的教师正在向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转变。

2.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可喜的变化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态度,由开始的观望、怀疑、尝试、动摇到现在赞成、试验、坚定不移的实施,是一个反复求索,实事求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论坛”的讨论,认识逐步达到一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关注学生的一生幸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乐观的生活,拥有爱心、懂得感恩,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教育思想转变后,教师关注的中心由“分数”转到“人”上,由只重知识到能力培养上,到人文熏陶上,到健全人格的培养上。教师能够正确处理课堂上师生角色的定位,能够把课堂还给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培训和反思学习、教学实践,教师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搞好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享受到了课改实验的快乐,教师们信心百倍、积极主动地上好每一节课,学生则由枯燥厌烦上课变成了现在对每一节课充满了期待。

3.课堂展示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改革初期学生展示的情形:胆怯害羞,声音不高,照搬资料,只顾自己,不管听众,形式单调,缺少互动。现在的课堂,学生展示自然大方,质疑、纠错、补充、讨论、评价,信息多向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

4.文本意识正在逐步强化

“不可否认,现在的课堂,师生的文本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增强文本意识,是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听课,我觉得这一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5.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在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在那种单调、沉闷和压抑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权。随着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初步形成,教师已由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人生道路上引路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发扬,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鲜明的个性得到张扬,生活世界得到回归。

6.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在改变

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讲授时间缩短了,学生活动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了,否则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师也都注重了这一点,从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小组长的选拔与培养、课堂评价办法的制订,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成了他们课上课下关注的问题。从最近的听课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会合作了,会学习了,课堂上不再是教师苦口婆心的督促说教,而是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再有条不紊的进行。长期下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7.学校学习型、科研型氛围初步形成

教师学习、研究、探讨已形成气候,教研组公开课已成常态,教师论坛形成制度,教师发言颇有见地;教师专业发展得到迅速提升,一批名师骨干教师发挥了辐射作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8.课堂评价被教师们广泛关注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是增强学生合作实效、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我们看到课堂评价落实到了每一节课中,形式不一,方法不同,但都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和全程性的特点,学生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甚至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在评价范围内,评价贯穿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收获中。

9.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落实,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正是因为教师讲授时间短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长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权威”变成了学生的“伙伴”,师生地位平等了,所以目前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完全避免了教师的批评、训斥甚至挖苦,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表扬、鼓励和赞许,学生在这样环境中没有危机,没有压力,但有信心,有动力。

10.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课堂优良率逐步上升,学生评教满意度达90%;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品牌形象初步树立。

三、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及对策。

尽管我们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些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味着我校统课堂教学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这种艰难的症结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是思想认识滞后,传统教育观念难以更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

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彻底变革。而不少中层领导和教师对课改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所以一些课堂上几乎没有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他们仍然对教育教学的功能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不少人仍然停留在谋求一种“开处方式”的改革,别人怎么改,我就怎么改;别人改什么,我就做什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

第二是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更新。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对于教师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各自都有一套自己运用自如的方法,但启发式教学仍然是诸多方法中的精髓。而三段式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是现代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的教师,也该换一换脑筋了。

第三是管理干部的课改意识薄弱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尝试,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目标的。而目前在我校的改革中管理干部思想保守,不干实事,不做表率等现象严重制约课改的实施。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实际性的突破,就必须从这种保守的管理意识中解放出来,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四、目前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有两大瓶颈:

第一,表现在学校领导方面,学校的中层领导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认识还不够到位,理解还不深刻,使得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课改工作迟迟得不到推进;二是一些中层领导仍然背着思想包袱,瞻前顾后,没有作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存在着“等、看、靠”的思想。

第二,表现在教师方面,一是部分教师观念没有转变,担心课堂教学改革会影响教学成绩,始终不敢迈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二是有些教师惰性很强,认为改革要费很大周折,不如老教法省事;三是有些教师迫于压力,仍然在做表面文章,对课改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即有领导来听课,就把课堂改革一下,之后就没了下文;四是“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出现表面化、形式化、淺层次的认识和外表上的“包装” 的问题;五是教学观念与具体操作出现错位,尽管观念有所转变,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放不开步子,常常不自觉地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五是科研意识薄弱。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少人对此没有足够认识。许多教师都是“经验型”、“辛苦型”的,“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比较少。六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一是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二是外聘教师多,流动性强,教学不够稳定;三是继续学习(培训)的机会少,要么是机会,要么是没时间,教师缺乏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普遍缺乏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创新意识。七是学校的三段式课改激励机制少,影响教师课改的积极性。通过调查,教师普遍反映,与课改前比,教师的工作量大了,这是因为课改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更广阔了,为此,教师就要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不但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与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教师们希望在课改中能加大力度,对课改落实较认真的教师应表扬肯定奖励,激发积极性。

纵观上述问题,三段式课堂教学改革最大的症结在于学校全部领导和教师还没有真正吃透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没有从根本上掌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今后我们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培训,让他们认清形势,打消顾虑,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的研究和探索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争取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熊伟,廖勤生,唐静. 教育科学论坛.2009(11)

[2]优化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J]殷大年. 学周刊.2016(09)

猜你喜欢
反思实践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