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元芳 罗莉红
[摘 要] 高职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组织结构不健全、医学生普遍沟通能力欠佳、对生命缺乏敬畏意识、奉献精神淡薄等现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转型带来的影响、学校人才培育理念忽视医学人文教育、学校课业繁重、学生忽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等。
[关 键 词] 高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62-02
我国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说:“我个人以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人文精神的存在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流传的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词》,医学发展到今天,希波克拉底誓言仍然被世界很多国家将其作为医学生的誓词,其蕴涵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正是因为医学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但我国高职医學院校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就高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和具体原因做一些初浅探讨,希望能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一、高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现状
(一)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管理者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是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覆盖面广,追求大而全。同时很多院校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把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当成医学院校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其来定位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导致很多专业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趋向于同质化,这是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同时,高职医学院校更是强调医学技能的培训和发展,长期以来偏重医学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医学人精神的培养,导致医学生在沟通能力、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都严重缺失。最重要的是,时代的发展变化使我们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的对象和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很多教育者没有重视这个变化或研究如何应对这个变化,而是固守传统难以改变。这就导致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与今天医务工作的需要不能完全吻合。
(二)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学科设置里,医学人文精神被分散到哲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门类中,这就容易忽视医学人文精神的系统性、整体性,导致教学缺乏必要的联系性和整体性,甚至割裂了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的关系,让学生难以信服;其次,高职院校由于开放的课程有限,对上述课程不可能都系统开设,大多只开设概论、思修及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思想政治课程,要想系统的介绍医学人文精神不太可能,由于学科设置存在局限性,使得医学人文课程的定位和建设都缺乏规范性、系统性。
通过调查,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形成课程体系,课时比例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高职医学类院校,基本未开设相关课程,或者部分院校作为选修课开设,这严重影响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不利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三)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组织结构不健全
“学校对学生专业教学的侧重”这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是个共性问题,而医学人文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在师资培训、科研经费的投入各明显不足,加之医学人文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对医学人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很多学校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就只能安排思政教师、法学教师进行教学,而这些教师又缺乏医学科学知识,缺乏临床经验,难以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联系起来,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使教学丧失生命力。部分高校任用具有医学背景的教师进行医学人文教学,他们又缺乏人文科学知识,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也难以达成教育目的。
(四)从医学生的实际情况看
首先,医学生普遍沟通能力欠佳。正是学校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没有能够对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专门培育,加之当前的医疗体制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日益高涨,催生了不少的医疗纠纷。医患之间沟通不力是医务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究其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固然是很严重的,但医学院校忽视培育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育不健全,进而导致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既不重视沟通,也不擅长沟通。在调研中发现,相当部分医学生出现沟通障碍,表现为无法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对教师敬而远之。这些学生大多是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以自我为中心,主观上也不愿与他人相处,表达能力较差,对他人或集体漠不关心。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能力决定的,其余85%则有赖于他的交际能力,医学领域同样如此。
其次,医学生缺乏敬畏生命的意识。“敬畏生命”的观念最早是由法国医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的。对于医学生来说,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其次要珍视他人的生命,拓展生命的外延;再次要敬畏所有的生命;最后要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升华生命存在的意义。部分医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行为泛滥,基本道德责任感与“敬畏生命”伦理意识缺乏。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对人体骨骼模型的“不尊重”、对待实验动物缺乏敬畏生命伦理观、在实验室各种人体模型面前玩自拍,甚至把零室带入实验室内等。如果医学生做不到敬畏生命,那么他在将来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如果今日的医学生将遗体、实验动物都能当作娱乐的工具,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明日成为医生的他们会关爱和尊重患者的生命及隐私。
最后,医学生奉献精神淡薄。奉献精神对于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奉献精神会转化为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关爱,可以产生精神力量,道义力量。医学发展到任何时候,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服务的。其工作的特殊性就要求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奉献精神。所以培养医学生的奉献精神尤为重要。据调查,不同层次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大医院工作,认为留在大医院既可以学习到先进的医学技术,还能提高社会地位,增加收入,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基层医院的工作则不屑一顾。此外,医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后违约的情况逐年增多,一般均是在找到级别较高的工作单位后与已签署协议的级别低的单位解约。可见,医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的就业倾向大多以自我价值为中心,注重眼前的现实利益,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还表现为现实中不愿意让教师占用他们的私人时间,更不愿意自己做出一点努力去帮助其他同学,这实际就是缺乏奉献精神的表现。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也相应较低,对知识全面,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务工作人员更有需求。如果我们多一些奉献精神,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差的问题,也能有效分流一部分患者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二、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我国当前正处于变革、转型时期,医学领域、卫生管理部门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乃至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市场化冲击。“金钱至上、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影响,而传统医学中的“仁爱”“大医”精神被逐渐淡化,医院里的药品加成、药品回扣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小病大处方”“小病大看”“重复检查”等现象成为医院常态。客观上,由于政府对医院拨付减少,医院要生存,医院运行逐渐走上市场化轨道,最终导致公立医院不姓“公”的现象存在。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医生在带教过程中也忽略对医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致使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找到了土壤,不断滋生蔓延。
(二)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育理念注重技能培养,忽视人文医学教育
高职医学院校很大程度上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人才或高技能医学人才,有小部分教育管理者意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又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得以改变。高职医学院校因为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完成非常困难,很多学校的课程时间非常紧。在医学课程的挤压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医学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几乎没有。据调查,54.03%的人认为学校进行人文医学教育的阻力主要是教育部门重视不够,特别是医学教育理念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近50%的人认为医学教育的最大阻力来自学校决策者;70%的人认为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教育的缺失主要是教师在认识方面存在缺失,教师不愿意主动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其实,这最终还是得回到教育部门或学校决策者是如何评价或考核教师的问题,看我们的评价机制是否有利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但从调研的实际情况看,医学类的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里几乎没有涉及到教师的医学人文教育的考评。
(三)高职医学院校课业繁重,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忽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
高职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每周3、4节课的课时量,在校学习时间仅两年,学生的基础知识本身不够牢固,很多学生不仅不能自我消化,更不能自我反思,还导致了疲于应付的局面。同时使得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因学时紧张而难以跻身教学计划中,加之学校的教育引导强化技能训练,从上至下形成高职医学院校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医学精神的培育和引导,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存在严重的缺失。学校必须开设的医学伦理课程也基本上被边缘化,甚至有的专业没安排,而把医学伦理学变成了选修课。
(四)高职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不健全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高职医学院校缺乏一定的人文环境的研究氛围,人文学科相对薄弱,学科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医学人文的课程很少,没有形成体系,仅分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伦理學中,在课程建设方面也有待完善,特别是理论教学后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对应,这也是亟待改善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贺达仁.技术医学时代与高扬科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1996,17(11):566-569.
[2]杨小丽,刘晓村.重型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66-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