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芳芳
[摘 要] 伴随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原有的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大部分都是以课本为主,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素养和技能结合起来,出现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伴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按照社会与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方向及措施进行探讨,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的方向。因此,旨在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卓越计划”背景下体验式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环境艺术设计;卓越技术;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67-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中很多教学方式受到教师的关注,其中体验式教学深受高职教师的欢迎,而“卓越计划”是国家旨在培养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技术人才而作出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因此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实施体验式教学方式,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形成独特的教育新模式。将学生培养成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进而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效果,为高效良性循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构建全方位的体验式教学目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构建与实践时,应当构建全方位的体验式教学目标,利用教学目标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以便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过程提供有效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设计全方位的教学目标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相关规定,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3)创新目标,培养企业的创新型人才,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而更好地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特别是针对认知目标的制定,是整个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目标,同时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在设计全方位的体验式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形成多环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差别,因此需要教师在采用此模式的过程中,保证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紧密相连,为最终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设计多环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教学模式不感兴趣,设计再多的环节也是没有任何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經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然后穿插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技能的提升,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教师可以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与核心要素,然后围绕专业的知识点选择教学材料创设企业实际工作场景,还原到现实情境中,教师设计出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工作岗位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有效地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应当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运用生活体验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有效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体验场景,让学生对以后工作岗位内容有个更加清楚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好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手段,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借助网络平台、模拟沙盘等,创设环境艺术设计情境教学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与模拟化,然后在积极组织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训、实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教师在教师的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进而全面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教育中,由于受到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的影响以及学校其他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对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运用程度不够,并影响了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强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认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2]王亚飞,李学华.基于个性化培养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