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策略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2018-06-11 11:17陈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图文题型资源

陈艳

[摘           要]  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图文理解题型因其选材广泛、贴近生活、题型生动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现有教材及配套辅导用书上提供的相关材料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结合图文理解题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资源策略,从认识资源、查询资源、加工并运用资源这几个方面举例阐述,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资源策略;图文理解;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28-02

江苏省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推行在提升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英语学测试题中的图文理解是图式与语言的结合,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告示、标识、海报、广告、时刻表、天气预报、招聘信息、打折提示、短对话、应用文、小短文、使用说明等。题干就所给的图文材料提出一个问题,考生通过理解图文的主要意义,获取关键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和推理,从三个选项中找到正确答案。该题型强调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读图能力、文本阅读能力、获得关键信息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这不仅要求考生提高观察能力、积累话题词汇,也要利用各种资源拓宽知识面,接触不同的学习素材。因此,局限于课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达成考核目标要求。

一、资源策略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性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界定,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中职阶段相当于中学阶段的第五级,课标对资源策略的具体要求是:(1)借助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2)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3)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4)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资源策略中的两点十分契合省中职英语学测图文理解题型对学生的语言和能力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资源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真正的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所获得的外在信息,通过已有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学习需求存在差异,单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不能满足需求,且不利于他们发展各自的潜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广泛、科学地使用学习策略,创新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其中资源策略的培养和运用是学生进行课内外自主学习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资源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三个环节

获得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要学会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的运用。刘道义教授认为,学生首先要认识资源,学会选择资源;其次,要学会查询和搜集资源,从大量的资源中,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查询特定的信息;要学会加工资源,完成任务,处理信息,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图文理解作为一种紧密联系生活和职场实际的中职英语学测题型,具有一种导向作用,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现学习质的飞跃。根据图文理解题型的特点和考核要求,中职学生在资源策略的运用方面可從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实践操作。

(一)认识资源

对学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意识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资源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让学生知道教科书是一种学习资源,但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资源。教师要经常介绍一些英语学习的校内外资源,如英语课本资源(教材、教辅、音像制品等)、公共传媒资源(英语广告、包装、标签、产品说明书等)、环境资源(警示语、路标、导游地图等)、地方性文化资源(景点、特产、建筑等)、网络资源等。

(二)查询资源

网络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学习资源,具有时效性、多媒体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是所有资源中最为丰富、最容易获得、最吸引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选择性、个性化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图文类相关的学习资料。

在认识资源随手可得、无处不在的基础上,学生要做有心人,随时用笔记或相机记录下不同媒体渠道和周边环境呈现的学习资源,图文类如英文标识、海报、说明书、时刻表、天气预报、招聘信息、打折提示等,如下图所示(见图1,图2)。

文字表述类如短对话、应用文、小短文、使用说明等,如下图所示(见图2)。

(三)加工、运用资源

根据省英语学测考纲规定,图文理解考查的是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图文材料一般篇幅简短,目的性强,重点信息突出,主题、时间、地点、项目、费用等通常作为主要考查点,学生根据考题常见设问点在所收集的图片文字类材料中对信息准确定位。在充分了解图文理解题型考查的重点要素以及怎样设问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为我所用。笔者建议进行以下操作步骤。

1.初步加工(individual work)

学生通过网上下载、拍照、笔记等方式获取的图文资料有的可以直接使用,有的则需要进行加工处理以后才能用来辅助学习。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材料做到内容熟悉,要点清晰。如果图片中信息不集中突出,或文字不够清晰,需要使用绘图工具剪切或锐化加工过后才能使用。文字类的素材需要去掉不必要的中文提示,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把原材料简化处理后备用。如某日程安排表图片本身是一张完整的表格,如果对学生的考查点只在某一个点上,只要截取关键信息部分并就这些信息设问就可以达到训练目的(见图3)。

对于图3可能的设问是:You can watch the basketball game at  ______.

A. 8:30   B.9:00   C. 10:00

(答案是:C)

2.简要问答(pair work)

学生对收集的材料经过处理之后,可以通过结对子的形式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锻炼学生快速阅读技巧的同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学生A给学生B看自己收集的圖片材料(见图4),可以就标识中的车速、时间等要素进行问答。看图说话形式相对比较简单,信息直观明了,便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操练等自主学习。

3.讨论组卷(group work)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3~5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对经过加工的图文材料进行更多设问,在口头训练的基础上逐题进行文字记录,然后由小组长负责模拟样题格式(每套10题)进行组卷。每人2~3个语言材料就可以组成一份图文理解的单项训练题。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特长,体验分享学习成果带来的满足感。

4.成果共享(class share)

小组合作完成的单项训练卷经过教师的审核把关之后,在各小组之间进行材料交换学习。原则上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内容不同,交换材料引起的信息沟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班容量30人为例,假设一周每人收集2份图文素材,一学期累计可达好几百份,即几十套图文理解的单项训练题。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拓展了学习渠道、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应试技巧等。

学生收集和使用图文素材的过程是探究和甄别的过程,是带着任务目标参与体验的过程,是在提高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外,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资源策略来丰富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资源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应试中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道义,黄远振.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新观念[J].试教通讯,2005(5).

[2]张文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4).

[3]陈丹丹.学业水平测试的推行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引发的几点思考[J].海外英语,2015(4).

猜你喜欢
图文题型资源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画与理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