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东 曾文 杨善君 王永
摘 要:以教育部高教司“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为背景,探讨当下我国高校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经实地研究认为,应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羽毛球锻炼的意识,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校为本”地组织、开展、推广羽毛球教学训练活动。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校 羽毛球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063-02
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号文的要求,新形势下中央部属高校应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高校在教育部政策法規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为满足广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其中,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身体教育是学生专业教育的基石,只有拥有良好的体魄,科学文化教育才有意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够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教学大纲框架内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对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改善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高校羽毛球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羽毛球课程的开展形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体育专业院校的专项课;第二类综合型院校的通修课;第三类研究生阶段的公选课。不同类型的羽毛球课,决定了不同模式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手段,更决定了羽毛球课是以专业为导向,还是以兴趣为导向。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采用符合本校教学规定和实际情况的开发措施。
3 高校羽毛球教学限制因素分析
羽毛球教学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较大。正规的教学环境应该在层高最少不低于9m,四周有遮光设备,无直射灯光,干燥无风的室内条件下进行,但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设施均达不到或不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教学器材之一的羽毛球相较于其他小球项目如网球、乒乓球等不能够被多次循环利用,属于教学消耗品。因此,教学训练的成本较高。
羽毛球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高。区别于理论教学,体育教师不但得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且须具备过硬的专项教学技能和运动损伤防治办法,这在现行单一化的教学体系下较难提升。传统羽毛球教师长期按教学大纲来组织教学,缺乏开放性的课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此外,部分高校的职称评价体系将科研与教学割裂开来,过分偏重体育科研导向激化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使教师更少地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课程组共同开发羽毛球教学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羽毛球教学实践性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当下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院校学生课业压力负担较重,学业成绩往往决定一个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学科学习或实验科研上,部分程度上轻视了体育锻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明显不足,羽毛球课堂逐渐沦为获取毕业学分的途径和工具,训练浮于表面,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导致部分学生为期末考试而学习,而非为掌握运动技能而学习。
4 高校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高校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要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发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另一个原则是“以校为本”,学校应重视羽毛球场馆建设,合理规划,科学统筹,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在可承担范围内发挥学校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价值。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应重视羽毛球教师团队建设,多方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把羽毛球教师的职业观念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理念。定期开设专项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鼓励教师外出交流借鉴兄弟院校、社会体育组织以及国家体育相关职能部门的教学、训练、管理经验,努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和羽毛球教学与课程开发相关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称评价考核体系,制度化引导羽毛球专项教师相互合作的意识,要把课程组教研成果与每个人的工作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定量化地分配考察指标,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同时激发教师团队协作教研的潜力。
改革高校羽毛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以学生身体锻炼和掌握运动技术为准绳,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训练时,适当增加心肺功能练习的比重,简化教学形式,强化动作记忆,开拓教学视野。除运动技能之外,适时开设羽毛球理论讲座,提升学生临场执裁和赛事组织能力。不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而是把平时考勤、课堂表现、执裁情况、教学比赛结果等加以权重,更加公正全面地考察每一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能力,逐渐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切实改善学生体质。
5 结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这个时代的背景与要求,高校羽毛球教师应从我做起,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科学进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以校为本”地开展好羽毛球教学训练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庄志勇.高校俱乐部型羽毛球教学改革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1-122.
[2] 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51-53.
[3] 冯小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与实施[J].体育学刊,2008(6):63-65.
[4] 王程.试论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研究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6-109.
[5] 练文.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43-144.
[6] 李欣,常青.教育深化时代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9):135-136.
[7] 汪波,李慧萌.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论基础与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3):70-74.
[8] 吴明冬,李政,张萍,等.“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