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顺 马晓丹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高校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重点教学目标,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新的人才标准,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將“以人为本”作为教学重要指导思想,在重视对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同时,还应渗透一些人文知识,使得学生可体味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可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最终实现健康成长及快乐成才。本文将从素质教育角度就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 人文精神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075-02
Absrt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as the key teaching goal,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catering to the new talent standard, and finally cultivating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requires college PE teachers to take "people-oriented" as an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in teaching. Whil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impa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ports to students, they should also infiltrate some humanistic knowledge. So that students can appreciate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internalize it as a quality of their own, and finally achieve healthy growth and happy talent. From the angle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ports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e spirit of literature are deeply explored.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ion strategy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是高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活动担负着增强学生体魄、磨炼学生意志、优化学生品质等重任。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解读素质教育理念,主动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到学科教学等高地位,从而积极将人文精神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教师应该透彻研究的重点问题。
1 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属于一种精神文化,其是人类文化发展中彰显出来的一种鲜明的精神趋势。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将对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产生巨大影响。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将推动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具体来讲,体育人文精神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思想,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精神与体育教学活动恰当融合在一起。体育人文精神在体育现代化发展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现代化的体育建设属于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而体育人文精神是其建设中的关键部分,不仅影响着体育运动者对社会、体育的荣誉感、使命感、正义感及责任感等,而且对自身的文明礼貌、诚实信用、道德水准、文明意识、理想情操、价值观念、个人尊严等有很高要求。同时,还对欣赏与观看体育比赛者的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文明意识、价值观及人格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体育人文精神是现代体育建设中的软件,所以在现代体育精神构建中,应大力弘扬“求美、求善、求真”的体育精神。具体来讲,该体育人文精神涵盖的有拼搏精神、积极精神、参与精神、求实精神、科学精神、献身精神、批评精神、思考精神等。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2.1 创新高校体育教学观念
人的需求有很多种,其中精神需求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把“健康第一”作为教育重心,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创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努力做到把握规律、面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体来讲,从传统的增强体质教学目标转变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标;从传统的重视运动技能讲授转变成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从共性教育转变成因材施教,彰显体育教学的健康身心功能,为学生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基于此,在体育教学中高校应充分重视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详细来说,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尽可能提高教学活动的人文性,即为组织提升人、熏陶人、教育人、锻炼人、尊重人的教学活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积极推动学生心智、体质的全面发展,扩大体育教育的外延,加强对学生深刻体验及灵敏感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可把教学目标局限于“掌握技能知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等方面,还应从长远考虑,关注体育和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关注体育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从而把生活与学习、感性与理性、品性与知识、人文与科学等结合在一起,最终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2 健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高质量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依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健全教学内容的方式为培养效果的优化做好准备。在实际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尽可能体现人文特色与时代特色,让学生生活和课程内容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能感知到浓郁的体育人文精神气息。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体育教学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其蕴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知识,需要借助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与感知。在实际的选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尝试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素质教育中的体育不仅应包含有球类、田径等竞技内容,而且还应允许内容有多元化特点,只有结合学生的特点及体育人文精神培養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才能尽可能迎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应确保人文精神与健康及运动技能的统一。(2)教学内容应蕴含人文精神。教师应大胆创新与健全教学内容,确保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借助教学活动,可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比如,在学习“太极拳”这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感知太极拳具有“攻”和“防”融为一体的特点,其拳法中有柔有刚,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其运动功效是养气健心、强身健体。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蕴含在太极拳中的“和谐之道、中正之道、天人合一”等人文精神,从而有计划地开展训练,以便顺利实现人格与技术的和谐、完美统一。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确保选择到的教学内容不仅可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而且还可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大量人文知识,并且可迎合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最终可帮助学生真切体会到体育项目中涵盖的人文精神。
2.3 增强体育教师人文素质
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因素,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扮演着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教师的人文素质高低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推动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培养效率的优化,就需要先增强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以生为本”的意识。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不管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都需要把学生当成中心与主体,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的身心体验与接受程度。在选择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目标的时候,体育教师应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着眼点,顾及学生的差异化特点与需求。(2)教师应具有很高的服务意识。体育教师应把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看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积极、热情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耐心地和学生一起探讨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从而充分彰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关心的感觉,最终推动他们体育人文精神的不断提高。
3 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透彻了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大胆创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精心选择蕴含有人文知识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并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以便让学生更深切地感知到人文精神的魅力,从而受到感染与启发,最终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斌峰.试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5):1.
[2] 郭琴.金融大学体育人文创建学科与协同育人的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2):164-165.
[3] 张潇潇.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人文精神培养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61.
[4] 孙羽枫.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合[J].高教学刊,2017(2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