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瑾龙
摘 要:篮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广泛开展,它是一项集体能、技战术能力等综合性较强的项目,而体能是篮球项目一切技战术的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高校篮球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运动训练学等相关理论,为其今后的可行性发展提供科学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篮球 体能训练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030-02
篮球运动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众多学生依靠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并提高自身身体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正是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使无数青少年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成为中国篮球发展的后备力量。
篮球运动不仅对竞技技术有较高要求,更需要选手拥有良好的体能水平。篮球运动员需要多变且快速的体能、技术等多种竞技能力,用来保证技战术水平得到良好的发挥。所以要提高参赛队伍的运动表现,体能训练必须加强。
1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念
1.1 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着重的发展运动员的身体能力,从而来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功能产生适应的变化,运用科学的运动负荷刺激等手段,改善身体达到适应运动训练强度需要的目的。教练员根据运动训练学和生理学理论知识,对不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方式来改变其身体的形态机能,进而促进与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生理机能,最终在促进其保持健康水平的前提下,使其运动素质得到快速的增长[1]。
李颖川指出:体能训练是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的需要来运用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及其相关的运动动作,进而来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达到增强其身体各个器官与系统机能的协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篮球项目体能训练的特征
1.2.1 篮球项目身体素质需求的特征
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技能,无论是运球、投篮、防守还是抢篮板等,大多都依赖于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和爆发力。因此,在该项目训练中应优先考虑锻炼爆发力和快速力量。鉴于比赛过程中的攻防节奏复杂多变的特点,体能训练中速度素质的训练应着重锻炼选手的移动速度、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篮球比赛强度大、时间长,需要选手有良好的耐力用来完成整场比赛,因此,在耐力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速度耐力的训练。
1.2.2 技战术训练与体能相结合的特征
在篮球比赛中,参赛双方使用高强度的进攻和防守阵型转型相互调动,选手必须在比赛中持续地移动,快速地做出回应,不断转移到有利的位置,选择好的得分机会。篮球选手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出色的体能储备,还需要密切团体战术配合以及个人技术发挥。体能训练是实现技、战术的基础,技战术的执行也是体能训练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篮球项目的体能训练不能忽视技术和战术,也不能只着重于体能训练,二者必须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1.3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3.1 保证运动员健康和延长运动寿命
健康的身体是参加训练和竞赛先决条件。在坚持进行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也可以促进其机体内部功能的改善,使各个器官相互协调工作,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同时可以改善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篮球运动员对外部等不断变化的环境产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最终达到可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
1.3.2 身体适应大负荷训练和比赛的保障
通过高负荷运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掌握篮球的技巧和战术。竞技體育的发展表明,只有具有较强的体质和良好的身体机能,才能满足强负荷训练的需求。伴随着身体训练负荷的增加,选手才能不断适应比赛要求。训练是向选手的身体施加刺激的过程。负荷和刺激能促发适应变化,也能更好地提升选手的体能。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促进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使篮球运动员产生良好的适应能力[2]。
2 高校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
眼下中国大学篮球训练方法发现一些缺陷,如训练方法简单。认为只要加大运动负荷就可以带来好的训练效应。体能训练方法简单体现为用推杠铃来加强上肢力量训练,以蹲杠铃来训练下肢力量,用重复的田径练习来发展耐力。错误地认为运动员训练量越大效果越好,没有真正地进行科学指导。没有科学标准依据,效果不佳,就无法使运动员提高身体能力,比赛成绩总是不理想。训练模式欠佳是造成中国高校篮球整体体能水平低下的诱因。
2.2 体能训练缺乏全面性
体能训练必须内容广泛,制定确切的方案。在进行篮球队体能训练时,要严格区分专项体能训练和一般体能训练。我国大多数高校篮球队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均注重一般的体能训练,忽视专项训练,导致了专项体能水平较差,阻碍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
3 解决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存在问题的方案
3.1 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
首先,高校篮球体能教练也要依据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制定出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并根据队伍的整体情况来积极地推进体能训练的安排,最终可以达到提高篮球队伍的整体技战术水平,为在比赛中获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制定篮球队伍体能训练时,要注意训练量度和强度的合理安排,并结合整个队伍的比赛进程来确定安排训练的内容和量度。专项训练的内容需要更具比赛的重要性以及时间来进行安排,强度高、运动量小的篮球专项训练可以有效避免过度训练从而带来运动损伤。所以,我们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可以高效地提高整个队伍的运动水平,预防伤病的出现。
3.2 改善体能训练方法
3.2.1 整合体能与技战术训练
高校篮球教练要摒弃以前体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杂糅一起的旧理念,科学规划体能训练的比重,结合篮球运动自身的特征,来科学安排运动员体能训练。
3.2.2 训练方法科学化
训练形式需要多样化,循序渐进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素质。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训练效果。
3.2.3 一般与专项体能训练合理安排
一般的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基础,从而使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多为青少年球员,不良训练负荷会给他们的身体留下隐患,对后期不利。我们在进行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时,要将一般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起来,整体提高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
4 结语
篮球运动是一个对运动员身体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一个运动项目,因此,需要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更加要特别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在高校篮球的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要从观念上注重体能训练,加强体能训练计划性和科学性。我们在强调不断加强一般体能训练的基础上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篮球专项的技能水平,从而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我们在指导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中,要坚持田麦久先生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同时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优化体能训练效果,提高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1.
[3] 张英波.现代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 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