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训练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2018-06-11 06:30李明钟彩红王芳玲林剑虹陈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运动员

李明 钟彩红 王芳玲 林剑虹 陈峰

摘 要:目的 研究悬吊运动训练(SET)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悬吊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腰肌劳损疼痛及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运动员腰肌劳损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方法 选取符合腰肌劳损的运动员10例,给予连续2周的悬吊运动训练。在训练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分别在训练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进行疼痛评分、Prokin254进行ATE、SI本体感觉能力指标的评估。结果 经过悬吊运动训练后,10例腰肌劳损的运动员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训练前VAS评分为4.90±1.20,ATE值为45.30±14.30,SI值为1.61±0.36,训练后VAS评分为1.40±1.08,ATE值为31.70±5.25,SI值为1.17±0.15,训练前后比较。结论 悬吊运动训练(S-E-T)能有效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明显改善腰部疼痛症状和提高腰部本体感觉能力,可作为运动员腰肌劳损治疗的有效训练方法,值得在运动员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悬吊运动训练 运动员 腰肌劳损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c)-0028-03

腰肌劳损又可称为腰背肌筋膜炎,指的是腰部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均可发生在任何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身上,其病程迁延难愈,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成绩的发挥,因口服药物治疗会给运动员带来误服兴奋剂的风险,故选择一个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更能让运动员所接受。查阅文献发现鲜少有采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腰肌劳损的报道,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运动员的腰肌劳损,观察其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0例患有腰肌劳损的运动员均收治于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康复研究室。其中击剑队5例,羽毛球队3例,乒乓球队2例;男3例,女7例;健将4人,一级5人,二级1人。平均年龄(19.80±1.40)岁,平均身高(174.10±11.47)cm,平均体重67.70±14.02。病程最长4年,最短5个月。所有病例均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评定方法诊断运动员腰肌劳损:(1)主要表现症状为腰部慢性疼痛且为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表现为酸胀痛,在活动过多后加剧。(2)腰部常有固定压痛点,多在神经肌肉结合处或者肌肉起止点附近可触及,腰部疼痛在叩击压痛点时反可减轻,该表现与深部骨疾患有区别。(3)出现单侧或者双侧痉挛症。(4)应排除肿瘤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方可诊断。

1.2 训练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腰肌劳损的10例运动员进行悬吊运动训练(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训练频率为5次/周,连续训练2周。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准备动作:调节悬吊点与运动员站立时的小腿中点齐高。运动员仰卧于垫上,宽悬带位于膝盖上方。(2)分4种训练模式:①仰卧提臀:双腿放入悬吊带上,宽悬带上缘位于腘窝。双臂发力支撑,双下肢向下压宽悬带,提臀抬起骨盆,下腹部收紧,保持肩、髋、膝在同一水平线上,维持30~60s,休息30s,重复8~10组。②侧板支撑:双腿放入悬吊带上,侧身朝上,宽悬带上缘位于髌骨下缘。上半身侧卧于垫上。下侧上肢屈肘支撑身体(肘关节呈90°),双下肢向下压宽悬带,提臀侧抬起骨盆,下腹部收紧,保持头、肩、髋、膝在同一水平线上,维持30~60s,休息30s,重复4~5组,换另一侧重复动作4~5组。③平板支撑:双腿放入悬吊带上,转身面朝下,宽悬带上缘位于髌骨下缘。上半身俯卧于垫上。双臂屈肘支撑(肘关节呈90°),双下肢向下压宽悬带,提臀抬起骨盆,下腹部收紧,保持头、肩、髋、膝在同一水平线上,维持30~60s,休息30s,重复8~10组。④欧米伽:在维持平板支撑姿势的前提下,收腹提肛,双小腿勾住宽悬带,屈膝屈髋,腰背部呈拱桥状,维持5~10s,慢慢恢复成平板支撑姿势,重复动作5~8个,总共训练5组,组间休息30s。(3)注意事项:整个动作过程躯干始终发力保持水平,尽量保持骨盆中立位,避免耸肩、塌腰、骨盆过度前倾,保持正常呼吸。

运动员若能轻松地完成训练动作时,可逐渐加大负荷:(1)延长维持特定姿势的时间,增加重复的组数。(2)将悬吊带位置逐渐往足尖方向移动。

1.3 观察指标

在悬吊运动训练后对运动员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分别在训练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进行疼痛评分、Prokin254(下肢与躯干本体感觉评定与训练系统)进行ATE、SI本体感觉能力指标的评估。

1.3.1 临床疗效评定

(1)治愈。腰痛消失,活动恢复正常,能正常参加训练和比赛。(2)显效。腰痛基本消失,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晨起腰部酸痛不适较之前明显减轻,不影响训练和比赛。(3)有效。腰痛较之前减轻,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晨起腰部酸痛不适较之前减轻,但训练劳累后复发。(4)无效。腰痛较之前未减轻,或者加重。训练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VAS评分标准(0~10分)

用0~10的数字量级代表疼痛强度,0代表无疼痛,10代表最痛。运动员在训练前后根据自己的腰痛程度在量表上选取相应的数字。

1.3.3 腰部本体感觉能力评估

运动员坐于Prokin254倾斜板正中,腰椎直立、膝关节呈90°,两侧股骨大转子对齐A3A7轴线,目视前方电子显示屏,双手自然置于膝盖上方。测试开始后,运动员运用腰部通过倾斜板控制蓝色指针,触碰图中红点后開始测试描迹过程,按照软件给定的蓝色圆形轨迹线画圈,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路径,控制倾斜板运动完成评估。通过测试结果获得ATE、SI值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值越低表示本体感觉能力越好,反之越差。

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收集的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后的临床疗效评定

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后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3.2 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前VAS评分为4.90±1.20,训练后VAS评分为1.40±1.08,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 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前后的本体感觉指标比较

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前ATE值为45.30±14.30,SI值为1.61±0.36,训练后ATE值为31.70±5.25,SI值为1.17±0.1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腰肌劳损可发生在任何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身上,运动员在大运动量高强度的日常训练和激烈紧张的竞技比赛中,腰部的运动范围、幅度、强度和运动量均比较大,如果机体防护不当、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负荷量过大时,会造成腰部肌肉纤维组织的急性拉伤或者过度牵拉,产生损伤和疲劳,若这些损伤和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反复发生会逐步积累而导致局部的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变性、粘连挛缩,神经血管损伤等病理变化,变成劳损。劳损范围随着局部疲劳的进一步加重而扩大,最终造成广泛的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尤其在运动负荷过多时加重,休息时可缓解,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训练比赛水平的发挥。

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会导致运动员腰部的力量下降,腰椎周围维持核心稳定的小肌群功能不足,外周稳定肌不能正常维持原有功能,腰椎稳定性降低。当运动负荷过度时,核心肌群未能激活,外周稳定肌为保持机体正常姿势,会过度收缩而处于过度劳损的状态,极易加重腰肌劳损的症状或者导致腰肌劳损的复发。核心稳定肌在保护腰椎负荷、减震和支持腰椎运动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增强核心稳定肌的力量,有助于提高腰椎稳定性,从而提高对腰肌劳损的质量效果。

悬吊运动训练是在解除运动员重力作用的前提下,使运动员处于不稳定平面,通过运动员主动配合完成要求的动作,可有效刺激运动感受器,激活休眠的稳定肌,增强核心稳定肌的力量,进而提高腰椎本身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理论的支持,本研究对已明确诊断腰肌劳损的运动员采用悬吊运动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疗效显著,10例腰肌劳损的运动员经训练后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悬吊运动训练后VAS评分显著低于训练前的评分(P<0.01),这是因为悬吊运动训练能促进脊柱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从而明显改善运动员的腰痛症状。

腰部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含有丰富的本體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会将外部的各种负荷、运动方向、运动位置等各种变化信息经中枢分析判断后做出及时地反馈调节,以保证腰椎的稳定性。当出现腰肌劳损后,腰部的本体感觉传入和传出能力均会下降,本体感觉反馈减退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会进一步引起腰部软组织的损伤,形成一种反复损伤的恶性循环。腰椎稳定性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本体感觉。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经悬吊运动训练后ATE、SI值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ATE、SI值是Prokin254检测本体感觉能力的敏感指标,其结果说明悬吊运动训练可通过提高腰部的本体感觉能力来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可以有效的预防腰部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结果表明,悬吊运动训练作为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方法,可有效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值得在运动员中推广应用。

5 结语

(1)悬吊运动训练能通过提高腰部本体感觉能力加强运动员的腰椎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运动员腰部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2)悬吊运动训练能有效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显著缓解腰部疼痛症状和提高腰部本体感觉能力,可作为运动员腰肌劳损治疗的有效训练方法,值得在运动员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林鸿生,罗平,傅忠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39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1):126-128.

[3] 王惠.运动腰损伤发生原因及手法治疗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5):449-451.

[4] 卫小梅,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4):281-283.

[5] 张立荣.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J].科技视界,2016 (20):157.

猜你喜欢
运动员
AMatter of Import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一起来跑步
走迷宫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