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 李佑发
摘 要:以实验研究探讨大学武术套路教学过程中表象能力和表象形式对技能习得的影响。120名大学生根据表象能力高低随机分配到视觉表象组、动觉表象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半年期武术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表象能力高低对学生套路技能学习有显著影响;视觉表象训练和动觉表象训练间差异不显著,但相较传统教学方法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表明表象训练对学生武术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表象能力 表象形式 武术套路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72-02
表象训练与技能学习间的关系一直为运动心理学所关注。已有研究表明,系统的表象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技能的掌握与动作表现的完善。表象训练应用于武术套路教学,可以对初步建立的技术动作图式进行动觉、听觉、视觉的强化,从而加速构建准确技术动作概念,促进动作技能形成,提高技术动作质量。虽然已有武术项目表象训练研究阐述了表象训练对运动技术和学习成绩提高的促进作用,但针对表象能力、表象形式对武术技能习得影响的探讨尚显薄弱。本文试从表象能力和表象形式入手分析其对大学生武术套路技能习得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综合大学二年级武术选项课学生120人,入课前均无武术基础,因兴趣自愿选择武术选项课。随机平均纳入视觉表象组(实验组1)、动觉表象组(实验组2)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
1.2 实验设计
采用2×3双因素被试间设计。表象能力以表象能力测试量表(MIQ)(Hall,1997)得分均值劃分高、低两水平;表象形式分视觉表象、动觉表象和无表象三水平。因变量为武术套路学习成绩。
1.3 实验过程
实验前进行为两周表象训练。武术长拳每周两课时,排除训练进度、场地器材、训练时数、训练内容、教师教学风格与特点等随机误差,被试成绩独立记录。教学效果采用盲评法,以武术专项教师5人组成,评分标准参照武术竞赛规则中的长拳评分标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前测结果与分析
经t检验比较3组学生的表象能力和体质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占10%,肺活量占20%,握力占20%,立定跳远占20%,女生800m、男生1000m占30%),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3组学生在表象能力和身体体质上的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显著效果(P>0.05)。良好的同质性为教学实验的可行性和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
2.2 实验后测结果与分析
2.2.1 表象形式对学习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经方差分析(见表2)可知,实验组1(视觉表象训练)和对照组(传统教学)学生在武术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该结果提示视觉为主表象训练对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效果显著。
表3表明,实验组2(动觉为主表象训练)和对照组在学生武术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动觉表象训练学习效果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效果显著。
表4表明,实验组1学生考试成绩低于实验组2,动觉表象训练效果可能与视觉表象训练效果存在差异,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该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说明两表象训练干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2.2 表象能力对学习效果的比较分析
对视觉表象组和动觉表象组进行方差分析,比较表象能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见表5)。
表5数据显示,表象能力高的学生的武术成绩平均分是87.08;表象能力低的学生的武术成绩平均分是75.83,两者差异显著。这说明学生表象能力的高低对学习效果的优劣影响显著。
2.2.3 表象能力与表象形式的交互作用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检验表象能力与表象形式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见表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表象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高校武术选项课学生长拳套路的学习效果。不同的表象形式,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都可显著提高武术选项课学生长拳套路的学习效果。该结果提示训练学习中,应引导学生合理、准确地运用视觉表象、动觉表象。
(2)表象能力的高低对高校武术选项课学生长拳套路学习的效果有影响。表象能力高的学生在武术技能习得效果上显著优于表象能力低的学生,提示学生表象能力也是学习效果优劣的影响因素。
(3)表象能力和表象形式对大学生武术技能习得的影响不具有交互作用。
3.2 建议
(1)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时候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使用表象训练。
(2)表象训练作为一项心理技能训练,需要教师、教练员在原理和应用上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经验;要求学生和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有意识地训练表象能力,方能实现心理调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46-248.
[2] 魏高峡,李佑发.表象训练效果及应用模型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92-194.
[3] 王振亚.表象训练法在投篮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148-149.
[4] 朱国栋.表象训练应用于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1):53-55.
[5] 李宏,朱晓武.表象训练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9(4):75-76.
[6] 刘大明,王玉梅,杭兰平,等.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应用及训练效果的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756-757.
[7] 张陵芝,张秀真.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蛙泳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68-70.
[8] 陈根福.表象训练法运用于武术套路教学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6):57-58.
[9] 李鑫.表象训练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5):81-82.
[10] 罗海燕.配乐和表象训练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92-94.
[11] 张军平.运动表象在武术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4):42-43.
[12] 庄建国,张伟毅,孙杨.表象法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探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5):118-122.
[13] 殷小川,薛祖梅.表象训练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存在的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