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下中华武道的推广

2018-06-11 06:30张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张涛

摘 要:科学技术及经济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环境恶化、文化冲突、贫富差距以及不平等诸多问题。人类与自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化解危机,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历史进程中首要的根本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华武道核心思想及理念的阐释,旨在论证推广中华武道能为化解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发展的载体及修行平台。

关键词:中华武道 生态危机 可持续发展 和谐观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008-02

1 当代生态危机的启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正当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出璀璨耀眼光芒的时候,生态危机却悄然来临,且势头愈发猛烈。第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变暖,空气及水资源污染严重。第二,人类已面临着能源紧缺、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仅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人类几乎耗尽了地球数亿年才积蓄的能源。第三,由于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的适应力和抗逆性逐渐降低,导致人类自身的隐患增加;英国伦敦大学基因教授史蒂芬·琼斯在他1997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社会在进步,人种在退化。第四,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对资源的掠夺,使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不斷在扩大。贫富差距、民族矛盾、宗教及文化冲突及战争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和谐生存与发展。

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适应环境变化的形式。“文化是知识、行为和技艺构成的系统,是人类习得的适应方式,人类依据文化来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1]消解人类生存的环境危机,实现生命价值,寻求人类合理的生态位置,更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自然,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关系,必须从文化的深度反思人类自身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理念为人类拯救自己与大自然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制胜法宝。中华武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能为人类自我修习这些理念提供有效途径和平台。

2 武道的释义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以儒家、道教、佛教为内核,“是中华文明中具有完整哲学理念和独特文化体系的特征性文化,”[2]是一个建立在对宇宙生命的深刻理解上的思想体系。武术对天地自然体系、人类社会体系和生命系统均有着独到的领悟,其核心思想可用“武道”二字来概括。

《易经》中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武术文化是形而下的器,武道则是隐含在武术文化中的“精神链条”,是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仰、规范和秩序。习武者从对肢体的协调运用开始,通过基本功法、拳法、技法与套路的训练,明了肢体动作的基本原理,达到四肢与周身的基本协调,再由身体锻炼发展到对心灵的培养,从技击动作的表现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到生命自然原理的领会。

3 中华武道彰显“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古希腊时期,哲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中的创世说深化了这种观念。基督教特别强调了自然除了服务于人类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3]。在这样一种极端傲慢的人类思想教义的影响下,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唯有人具有内在价值,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自我利益和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自然被当作可肆意征服、奴役、开发和使用的所属物。19世纪以后,西方工业化进程加速,对经济技术的发展速度的过分追求使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环境进行算计、盘剥和掠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沙化、能源枯竭、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对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关系的忽视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紊乱,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和稳定。如何从人类生存环境中消除这种危机,恢复和重建宇宙生态秩序成了当前广大生态学家及哲学家们探索的重中之重。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顿提出人们“也许应该到东方去寻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4]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中华武道的基本原则。习武者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相生的。

4 中华武道注重“内外合一”的体用观

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物质的依赖及追求程度被无限拔高,人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内心较高层次的需求被搁置甚至遗忘,导致“体质”的弱化及“人格”的缺失。

《太极拳文武解》中对“体”和“用”进行了诠释:“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也,为之武事。”中华武道以“强本固末、健身护体”的养生理论为纽带,既注重人体外部形态的修炼,又主张内部“精气神”的调养,“以外练内,由内养外”,以求达到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和辩证统一。

5 中华武道凸显“人我合一”的伦理观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品德修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其行为法则。“文以民评,武以德显”。中华武道的修行受儒学影响历来都十分注重武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武德建构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及行为规范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格道德的精髓与灵魂。

6 中华武道倡导多元共生的和谐观

西方现代文化以工业体系为制度特征、以工业化精神为核心价值,崇尚竞争,主张个性张扬。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的弊端就是使全球失去了原有的和谐与平衡。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过大,消耗速度过快,使发展难以为继;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侵略、掠夺手段从其他国家获取资源和能源,加剧了全球贫富两极分化及世界的动荡不安;今日主导世界的西方文化霸权导致落后国家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加剧了各民族及国家之间的不信任感,激化国际冲突,这些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各民族和平共处以及文化生态危机问题将建构全球共同伦理规范、共同价值标准提上议程。因此,有必要努力寻找一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能恢复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能力,维持国际间和平的有效力量。

7 结语

当今世界迫切需要一种以和谐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明,一种以包容性为特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民族与民族间的交往,一种以内敛文化为准则的外交环境。只有这样,人与大自然之间才能相依共生,人与人之间才能相惜共存,民族与民族之间才能相融共进。中华武道有助于培养善待自然、内外兼修的生活锻炼方式,建立人类共同伦理规范基础上的平等、合作、互利、互助的生态秩序,化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即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肉体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紧张,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

参考文献

[1] Campbell,Bernard.Human Ecology[M].ALDINE DE GRUYTER,1983:7-10.

[2] 钟海明,马若愚.中华武道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5,107.

[3] 郑慧子.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的天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4.

[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5.

[5] 李小龙.李小龙经典论文两篇[J].中华武术,2001(4):46-47.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浅探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危机的成因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