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江
[摘 要] 高校体育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实现强身健体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兴趣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可能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改变,但是体育训练兴趣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获得。基于此,从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培养的因素入手,探讨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兴趣培养的具体策略,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 键 词] 体育训练;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02-01
一、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培养的因素
(一)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普遍扩招,导致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学生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此外,部分高校比较注重文化课教学的建设,而忽略体育教学的设施建设,从而高校体育教学条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二)学生和教师体育训练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体育训练意识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高校体育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上,在进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时会出现训练意识不足的情况,影响学生训练兴趣的培养。(2)高校学生整体的体育训练意识不强。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加强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消极心理,缺乏对体育训练的热情。
(三)学生身体素质较差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而许多电子科技产品日渐普遍化,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故此,虽然高校学生的空闲时间比较充裕,但大部分学生都将课余时间用于玩手机和电脑上,或是用在了图书馆。因此,高校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活动方面投入的越来越少,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随之逐渐下降。
(四)体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高校设置的体育课程内容千篇一律,毫无创新,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学内容枯燥无趣,不能满足学生追求个性与创意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在体育训练时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不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兴趣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高校体育训练的基础设施
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质的训练器材和美观的训练场地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高校应该着重提高体育训练的教学条件,根据学校实际的发展情况扩充和完善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并且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体育教学训练的需要。
(二)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观念
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说明参加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训练意识,用积极的心态接受体育训练。同时体育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适时地给予学生良好的评价,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训练表现给予关注,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此外,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把学生的体育训练与生活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切实锻炼学生的体育训练技能。
(四)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
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能够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培养正常的兴趣爱好,对手机、电脑和社交软件的使用提出一些规定,尽量避免出现学生因沉溺网络而忽视身体素质提高的现象。体育教师要合理科学地利用网络,设置、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体育训练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训练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体育训练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兴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高校要不断改善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体育素养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应该增强体育训练的意识,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易晟江.探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
[2]孔洁.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2).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