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2018-06-11 10:48康艳飞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康艳飞

[摘要]中职教育应主动适应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中职院校化工医药专业应当依靠化工医药企业的发展机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并对工业分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应当遵循企业的工作岗位的要求与标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深入企业生产实践,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而促进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岗位要求;工业分析;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233-01

每个国家的中职教育发展历程都不相同,但是中职教育的发展起因和过程大致相同,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且与各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息息相关,反过来讲,也正是因为中职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国家经济的变化与企业的发展同样对中职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非常的大。因此,中职教育应当进一步融入市场经济,以企业的岗位要求为导向,为社会主义市场提供更多的专业的人才,进而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不断壮大,要求中职教育方式的改革,进而培养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一、深入市场,调查社会需求

中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工业分析教学之前,应当针对当前的中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市场要求为出发点,然后选取当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然后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以企业的要求为中心,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明确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真正了解企业的岗位要求,为有效进行中职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岗位要求,明确教学任务

中职教育发展的源头主要是工作岗位的要求,以工作中的岗位特点与步骤开发的中职教育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深入企业,进一步分析企业的岗位要求,利用专家探讨会了解基本的岗位特点,并邀请一线工人讲解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工作任务、环节、步骤等,职工每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任务需要的劳动量,以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当企业专家以及工作人员讲解完毕以后,教师应当根据他们讲解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任务,并且用典型的工作任务形式描述相关的职业工作。

例如,有的专家在讲解分析化工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工作检测员是非常重要的岗位,虽然工作任务比较简单,但是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指标,因此很多企业非常重视产品检测员的胜任能力,并对产品检测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希望中职教育机构能够加强对学生的产品检测技能的培养,教师应当将检测教育确定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作为工业分析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三、设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内容

学校教师了解到了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后,然后确定大的教学方向,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企业现场去观察具体的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以及工作要求,对不同的企业对相同的工作岗位有不一样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企业要求,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将具体的要求填写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必需的基本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例如,有的企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分析计算能力、实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针对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学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遵守企业医药化工安全生产制度,进而有效提升化工医药课程教学效果。

四、构建情境教学,完善教学组织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不应只注重理论教学,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实际操作,主要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象的实际操作步骤。因此教师在进行企业调查的过程中收集相关的岗位数据,教师可以将现场中收集过来数据以及调查的相关工作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制定教学策略,有效地完善教学组织工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例如我校的学生在化工医药企业中探究医药产品阿司西林的合成,企业会要求学生独立展开阿司西林合成路线设计,因此教师应当在工业分析的课程中,教给学生阿司西林的反应方程式、单元反应类型的相关内容,同时专门增加了反应装置仪器与安装方法、操作方法的教学,企业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提供了相关的检测标准,为教师进行教学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教学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成果已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学生尚未毕业就直接给学生预留了工作岗位,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

综上所述,以企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工業分析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有效地吸引了企业的关注,很多企业主动与中职院校寻求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教师也可以在大量的收集相关的实践操作资料,进一步推动工业分析课程改革,使之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渊,陈宪明,罗济文,等.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1(4).

[2]周菊峰,彭爱姣.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化学专业工业分析课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