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 徐佩东 徐燕 徐丽 孟飞 赵小永
[摘 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县所有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对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为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的课程设置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设置必要性调查问卷》,对某县的所有乡镇卫生院66名院长和业务骨干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医疗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临床医学课程及公共卫生课程,对自然科学课程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够重视。结论: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应重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课程及中医学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减少必修课的比重,适度缩短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部分生物医学课程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数,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的课程培养,使全科专业医学生毕业后开始进入基层服务时即有全科医疗工作的一般应对能力,经过培训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
[关 键 词] 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设置;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016-03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1]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多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因此,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设置非常必要,本文对安徽省某县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乡镇卫生院领导的视角出发,看其对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设置的意见,为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月对安徽省某县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设置必要性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首先由研究人员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问卷内容进行解释,问卷当场填写与回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筛选出70门课程问题进行调查,把每道题的选项分为五级评分,十分必要记为5分,必要记为4分,说不清楚记为3分,没必要记为2分,完全没必要记为1分。
(三)调查内容
涉及课程共有70门(未注明的都是必修课),分为七大类,具体包括:(1)思想品德课程:Q1军事理论与技能;Q2形势与政策;Q3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Q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Q5形势政策2;Q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2)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Q7医疗卫生法规;Q8医学伦理学;Q9医学心理学;Q10社会医学(限选课);Q11卫生事业管理(限选课);Q12循证医学(限选课);Q13医学沟通学(限选课);(3)自然科学课程:Q14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Q15医用化学;Q16医用物理学;Q17文献检索(限选课);(4)人文素质教育课程:Q18中国近代史纲要;Q19英语1;Q20体育1;Q21体育2;Q22英语2;Q23体育3;Q24英语3;Q25体育4;Q26英语4;Q27安全教育(限选课);Q28医学导论(限选课);Q29大学生礼仪(限选课);Q30应用文写作(限选课);(5)生物医学课程:Q31细胞生物学;Q32系统解剖学;Q33组织学与胚胎学;Q34生理学;Q35生物化学;Q36医学微生物学;Q37医学免疫学;Q38病理学;Q39人体寄生虫学;Q40药理学;Q41医学遗传学;Q42机能实验学;Q43临床药理学;Q44病理生理学;(6)临床医学课程:Q45全科医学概论;Q46外科总论学;Q47诊断学;Q48实验诊断学;Q49系统外科学;Q50内科学;Q51肿瘤学总论;Q52医学影像学;Q53口腔医学;Q54中医学;Q55妇产科学;Q56儿科学;Q57预防医学(卫生学);Q58神经病学;Q59急诊医学;Q60耳鼻咽喉科学必;Q61皮肤性病学;Q62眼科学;Q63康复医学;Q64传染病学;Q65社区精神病学;Q66临床基本技能学;(7)公共卫生课程:Q67社区卫生服务管理;Q68健康教育学;Q69预防医学(流行病学);Q70妇幼保健学。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每题因子得分在1~5分之间,分数越高说明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对此项内容重视程度越高。
二、结果
(一)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94.3%。其中男性64人(97.0%),女性2人(3.0%)。40岁以下20人(30.3%),40~49岁35人(53.0%),50~59岁11人(16.7%)。中专9人(13.6%),大专45人(68.2%),本科12人(18.2%)。
(二)调查问卷各题因子均数、标准差(见下表)。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Q1~Q70这70门课程中,课程的均分从3.56到4.95分不等分布,作者以中位数4.58分为标准进行分析。
课程均分低于4.58分的共有34门,其中,在思想品德课程包含的6门课程中,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2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五门课程均分均低于中位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得分均分高于4.58分。说明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希望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能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对军事理论及形势政策的了解要求较少。对于基层医院来说,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希望全科医生能够有高尚的品德及慎独精神,俗语说“先做人后做事”,在任何行业,都要有高尚的品德,需要医生具有良好的醫德。因此应适当减少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2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这5门课程的课时数。
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包含的7门课程中,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及循证医学这三门限选课程的均分低于4.58分,而医疗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及医患沟通学课程的均分均大于4.58分。史丽丽等[2]的研究结果证明,临床沟通技能课程达到了提高沟通技能的目的。由于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理解医疗卫生法规,重视医学伦理,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面对的患者相对文化程度较低,全科医生更需要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理解患者,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自然科学课程包含的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文献检索(限选课)四门课程的均分均低于4.58分,说明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对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不够重视。随着医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3],医学生要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了解并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知识[4]。因此,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应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及文献检索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含的13门课程均分均低于4.58分,与钟志宏[5]对五年制免费定向临床医学生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的结果相似,说明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这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6]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各医学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办学传统的不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课程设置、培养效果亦有差异。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更重视全科医学生的专业医学知识教育,由于本次调查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中有68.2%的学历为大专,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而较低的人文陶冶培养出的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文史哲知识匮乏,交流沟通能力欠缺,有可能无法很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难以成为符合要求的医务工作者。
生物医学课程包含的14门课程中,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学及机能实验学这7门课程的均分低于4.58分,说明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对这几门基础生物医学课程不重视。
临床医学课程包含的22门课程中,仅有中医学及耳鼻咽喉科学的均分低于4.58分,其他的临床医学课程均分均大于4.58分,而中医学的均分为4.52分,耳鼻咽喉科学均分为4.56分,都接近4.58分,表明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及业务骨干重视临床医学课程,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王华杭等对基层卫生人员(含全科医生)的调查表明,基层卫生人员应用中医药较为普遍,但系统的专业知识匮乏,难以做到辨证用药,且对中医药知识需求旺盛,存在急功近利心理,所以科学设置《中医学》课程,使其接受较为系统的学习很有必要[7],提示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必要性。
公共卫生课程包含的社区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及妇幼保健学这4门课程的均分均大于4.58分。这可能跟这几门课程更贴近基层卫生机构,基层卫生服务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职能,需要基层诊疗机构把保健、预防、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有关,因此,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会增加对公共卫生课程的关注。
本次调查,课程得分均分最低的为3.56分,大于理论中值3,说明乡镇卫生院院长对这70门课程设置的态度较为认同,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应重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课程及中医学课程。根据本次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及业务骨干的调查结果建议,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减少必修课的比重,适度缩短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部分生物医学课程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数,但是,同时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全科医学生既要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应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全科医学生的公共卫生课程的学习,从而加强预防、社区医疗、健康研究及妇幼保健的相关医学知识,使全科专业医学生毕业后开始进入基层服务时有全科医疗工作的一般应对能力,并能经过培训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EB10L].(2011-07-01).http://www.gov.cn/zwgk/2011-07/07/content_1901099.htm.
[2]史丽丽,赵晓晖,姜忆南,等.医学生临床沟通技能课程设置及效果自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1):1367-1370.
[3]朱婷婷.苏北地区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及相关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9):92-94.
[4]王静.信息时代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2):85-87.
[5]钟志宏,鄢俊,黄爱民,等.五年制免费定向临床医学生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1):1308-1309.
[6]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7]王华杭,呼军明,王雪莉,等.全科醫学教育背景下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1856-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