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实践探讨

2018-06-11 10:48韦潇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生图书馆教育

韦潇

[摘 要]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2014—2017新生入馆教育工作进行阐述及探讨,从教育手册的编撰、新生网站的建设、考试题库的收集以及奖励方法的设定等几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进行探索实践。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 ;新生; 入馆教育 ;移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13-03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读者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天地,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怎样做好新生的入馆教育工作,是图书馆及学校综合信息素质培养的关键。高职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大多停留在开学时开大会时的简单介绍,多数靠学生的自学,对图书馆的教育只停留在纸质借阅的认识阶段,并没有介绍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造成很多高职生对图书馆很陌生甚至从来不进图书馆,更不会利用电子资源。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为例,探讨高职院新生入馆教育的路线,提出一些可行的新思路。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及普遍问题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于高中“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是大学生主导的学习,而高职大学生更需要学会自主地获取各种行业信息来充实课本知识,这些都需要学生能自由灵活地运用图书馆的资源。因此,作为“大学第二课堂”的图书馆,我们需要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来使新生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和规章制度,学会简单的检索查询,为接下来的信息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1.入馆教育是图书馆赢得新读者和培养读者好习惯的有效手段。入馆教育是新生和图书馆的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图书馆把潜在读者变为正式读者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高职院的学生,他们的信息意识淡薄,对图书馆了解模糊,如果不接受入馆教育,可能整个大学生涯都不知道图书馆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从不踏进图书馆一步。我们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使新生初步了解馆藏分布、中图分类法、OPAC检索、自助借还服务、电子资源等,让新生對图书馆有个整体的全新的认识,了解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从而由潜在读者转变为忠实“粉丝”。同时,新生的可塑性强,服从意识好,在新生入馆教育的时候,明确了图书馆的各项规定及馆内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培养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和谐的馆内阅读氛围。

2.新生入馆教育可以提高文献的使用效率和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不同于以往的图书馆,现在的高校图书馆都是采取开架服务,学生从查询、找书到借还,都基本上是自助服务。新生对这样高自助化的环境还很陌生,不会用检索,不知道书的排架,不会使用自助借还书机,如果没有入馆教育,势必会造成找不到书、找不准书,在架子上乱插乱拿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排架的工作量,还会导致其他读者在原有的位置无法找到图书。新生如果不熟悉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会给流通部门的管理造成一定压力,更会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通过入馆教育,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做好服务工作,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二)新生入馆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生入馆教育虽然重要,但是,在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重视度还不够。现在基本所有高校的图书馆都实行了开架式管理,有的学校借还书也实行自助借阅,取消了代书板等繁琐用具,新生的借阅形式简单化,造成了入馆教育不太重要的假象。而且,入馆教育也只停留在图书馆层面,并没有纳入全校的入学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有一定困难。除了不够重视之外,现阶段的新生入馆教育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新生入馆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图书馆传统的入馆教育,要么是通过开大会读稿子,要么是分系部或班级放UCR或PPT,内容大多是什么借阅规则、中图法等,比较枯燥单一,也没有针对性,这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过于专业,而且乏味,几十分钟听下来,收益很小,甚至有的读者听完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入馆教育毫无成效。这种枯燥乏味的入馆教育,不仅没能提起读者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反还给读者留下繁琐麻烦的印象,造成潜在读者的流失。

2.自从“一卡通”普及后,新生入馆教育缺乏制约,参与率不高

之前图书馆自主制卡时,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后再发借阅证的措施,保证每个新生都来接受入馆教育。随着“一卡通”的普及,学生领取“一卡通”后就等于获取了借阅证,新生入馆教育没有考勤机制及强制性,导致参与率下降,无法全面普及入馆教育。

3.新生入馆教育并没有融入图书馆的教育流程中,缺乏系统体系和持续性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的入馆教育只是作为学校入学教育的一个附属,并没有很系统地成为图书馆教育的一部分,无法与图书馆各种培训与知识讲座等有效结合,所以未能对新生读者起到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二、我馆新生入馆教育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

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包括入馆指南、馆藏布局、开放时间等;其次是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包括借阅规则、奖惩办法、文明公约等;再次是资源检索,包括OPAC检索、数据库检索、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等;最后是各项现代化自助设备的使用指南,包括自助借还书机、自助打印复印机、电子书借阅机等。

(二)我馆新生入馆教育旧况

我馆多年来一直很重视新生入馆教育,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也在探索中不断变化改进。最初新生入馆教育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的,和其他部门一起,在军训结束后的大会上对新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新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种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虽然参与率比较全面,但因为不直观,对新生来说,收益很小。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馆后来对新生教育做了调整,改成入馆参观教育。入馆参观教育是在借阅证制作完成后,通知班级来拿借阅证,领证之前由负责入馆教育的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介绍布局、借阅方法和规则等。这种形式的入馆教育比较受读者欢迎,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向读者介绍图书馆,读者很容易接受,并迅速地掌握借阅方法,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布局。但此教育方式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为了保证图书馆环境,只能一个班一个班进行参观讲解,一届新生有三十多个班,入馆教育的时间拖得比较长,而且还会影响到在馆的其他读者;此外有些学生注意听讲,收益就比较高,而有的学生没有跟上队伍或者不注意听讲,入馆教育的效果就差。

开大会教育和班级参观教育都属于单一教育,时间短,内容枯燥,对于新生来说,因为本来就不了解图书馆,所以很多时候即使认真听了也不能全面了解所介绍的内容,因此我馆针对这些弊端,在实践中逐步调整了入馆教育的方案。

(三)我馆新生入馆教育新路线

2013年开始,随着学校规模和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馆启用新馆舍,实行了大流通,借阅证已与校园“一卡通”合并,与此同时,网络和通讯设备的更新,使新生入馆教育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实用的图书馆新生教育体系。

1.新生入馆信息教育手册编撰

从2014年开始,我馆每年都在新生报到时发放新生入馆手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手册》,使读者在入校的第一天,通过图文并茂的手册,就对图书馆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可以在以后使用图书馆过程中根据需求随时翻阅。

我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手册》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生入馆篇”,主要包括“本馆简介”“馆舍布局及藏书分布”“志愿者队伍”“咨询方式”“自助设备及服务”这几大模块。第二部分是“活动介绍篇”,包括“信息素质”“往年活动一览”“知识素质拓展活动”“读书节活动”“信息素养培训活动”等模块。第三部分是“专业信息素养篇”,包括“数据库资源介绍”“网络信息检索和利用”“常见问题”这三个模块。手册还配有附录,包含“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和“中图分类法”,方便读者随时查阅。

我馆的新生入馆教育手册内容全面,生动且实用,直观又具体地向新生展示了大学图书馆的功能,為接下来深入化的入馆教育打下基础。通过两年的实践,我馆从2016年开始将手册做成记事本,在前两页和封底印上四部分内容,中间是可以写字画画的纸张,避免了单一手册看完就扔、不易保存的缺点,增强了手册的实用性。

2.图书馆主页新生入馆教育模块的制作

纸质的教育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新生更趋向于通过电子设备——电脑和手机,来获取知识。

我馆从2014年开始,在图书馆主页上嵌入了新生入馆教育模块“新生专栏”,新生读者点击后可进入“南京交院读者教育系统”网页,网页有“本馆导览”“新生攻略”“新生入馆测试”三个部分。读者先通过“本馆导览”的介绍,了解图书馆的入馆须知、馆藏布局以及借阅规则等,然后点击新生攻略观看PPT,学习满10分钟的读者,可以获得素质学时1学时,之后可以进入下一部分的新生入馆测试,测试60分通过的读者,可以获得素质学时2学时。2016年后,我们在移动图书馆内也嵌入了学习模块,新生可以选则在PC端答题测试,或者在移动端测试。

通过这种非强制的、奖励形式的学习和测试,入馆教育就充分调动了新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新生自发自主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移动图书馆及图书馆微信的宣传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的阅读习惯已经从机端转向移动端,移动端可便捷迅速地获取所需内容,想看就看,想查就查。移动端的宣传日渐成为图书馆新生宣传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我馆新生入馆手册的封底印制了移动图书馆APP及图书馆微信的二维码,并在图书馆每个楼层通道张贴了二维码,新生领取入馆手册,或参观图书馆的时候都可以随手下载APP及关注我馆微信。还有一些简单的介绍的二维码,比如借阅规则、规章制度等,读者可以扫码查看详细内容,就不需要站着看张贴的大段文字,在新生入馆参观时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通过近两年的新生入馆宣传,我馆现在移动图书馆用户有四千多人,微信用户近三千人,由此可见新生对于图书馆移动端还是乐于接纳的。我馆在移动图书馆还增加了新生入馆测试,和网站的新生入馆测试是同等效果的,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在网站上测试或在APP上测试。新生入馆从纸质到网站再到移动端,可以全方位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新生可以在移动端浏览图书馆新闻动态,查询图书馆书目,查看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可以使新生迅速便捷地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大大提高了新生入馆教学的成效。

4.信息素质培训讲座的开展

在普及型的入馆教育基础上,对于一些有自我提升需求的新读者,我们也准备了相应的教育模块。我馆每年会在新学期的中期,10月到11月开展信息素质培训讲座,这个培训讲座是面对全校读者的,读者可以通过校园PU系统对所感兴趣的讲座进行预约。通过讲座方式可以让读者迅速掌握信息获取途径与方法,熟悉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质培训每年培训内容有所不同,其中适用于新生的有“图书馆资源检索与利用”“信息检索与获取的一般途径”“玩转网络资源”等。

三、新生入馆教育的发展思考

(一)利用网络移动端做好入馆前的教育

新生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实际进入图书馆,有较长一段时间,而这期间恰好是新生时间充裕、好奇心强的时候,为使新生更快、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图书馆可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加入图书馆微信二维码,让新生在报到之前就关注图书馆微信。微信端可以构建新生教育模块,简明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开放时间、规章制度、馆藏特色、借阅流程和规则、检索方法及服务项目等,配合图片或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新生了解图书馆,对图书馆产生初步的认知。

(二)要开展多元化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不能僅局限于单一的书面介绍或者参观演讲,未来的新生入馆教育必然是一个多元化丰富多彩的教育,我们图书馆不能只给新生介绍图书馆的硬件、制度这些传统内容,更应该让新生从精神上向往、喜爱并融入图书馆。因此,除了那些针对全体新生的传统的入馆教育外,图书馆可以开展小型的、零散化的、活泼的新生教育活动,通过类似PU的手机APP系统进行活动发布和报名,从文学、艺术、生活等各个方面吸引不同爱好的新生,如开展真人图书馆小型座谈会,开展新生的摄影、图片、感悟展览等,让新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多多接触图书馆,从而迅速了解并融入图书馆。

(三)要进行分层次专业化教育

除了多元化,对于新生的入馆教育还应该分阶段层次化。新生个体不同,专业不同,对学习、对图书馆的要求也不同,有的新生只需要简单的借阅等服务,有的新生可能对数据检索等更高层次的图书馆利用途径感兴趣,有的新生可能更想了解本专业的相关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针对不同的新生群体来进行一个渐进的入馆教育。例如,在9月进行简单的普及式教育,让所有新生对图书馆有个简单初步了解,然后在10月份开展新生的数据库使用等系列讲座,使一部分新生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同时开展专业方面的新生主题活动,例如我校的汽车专业,我馆也购买了汽车知网汽车专题库,我们就可以开展汽车专题库的知识讲座,从而针对汽车专业来进行细致的入馆教育,让汽车专业的新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总之,高职院校的新生教育工作,作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不仅要紧跟图书馆的发展前沿,还要结合本校读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传统与科技相结合,普及与专业相辅助,让新生在进入高校后能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参考文献:

[1]项尔津.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初探:以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

[2]汪满容,刘桂锋,杨国立.一种新型自主式新生入馆教育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以江苏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4(5).

[3]徐雪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新模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3).

[4]徐春,张静.新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多途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基于“985工程”院校图书馆的调研[J].图书馆研究,2017(5).

[5]李佩灵.浅析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

[6]渠红霞.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

[7]陈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入馆教育调查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2).

猜你喜欢
新生图书馆教育
重获新生 庇佑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生
图书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