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婕 赵粼 黄涵年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教育改革,各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拓展教学手段;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机结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规划;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168-0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目的性明确,其目的就是帮助在校大学生认识自我、熟知社会就业现状、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动态化,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内容更新。(3)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高职学生毕业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1]。对在校高职学生的调查显示,仅约30%的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其中“非常了解”的只有2.6%;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一知半解”的占到了约46%;认为到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且对就业有帮助的约占60%;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有必要的约占86%[2]。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大学生从入学起就进行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让大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帮助大学生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提升职业竞争力。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滞后性与局限性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涉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三年期间,没有涉及大学教育之前,也尚未涉及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也导致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薄弱,主动性差,且简单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只重视短期效应,关注就业率。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常只是一门必修课程,授课形式单一,以辅导员的理论授课为主,缺乏社会实践和行业企业一线的认知。课程的建设体现出单一化和基础化的特点,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与学生个体需求相结合,没有同专业学习相结合。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缺乏专业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团队通常由辅导员或招生就业处的老师组成,师资队伍单一,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系统专业的学习,仅仅只是凭借经验开展指导工作,很难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受专业师资队伍指导能力的制约,对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应。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路径的探析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实践的自觉性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特别爱好、性格特征等制订职业生涯规划。高职新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点与特长、缺点与不足,逐渐改进完善自己,将全面科学的自我认识与评估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了个体的不同特征,了解每种职业对知识技能的不同要求,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时,才能有效选择与自己特质相适应的职业种类,有效提高职业成功率[3]。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
国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且呈现出个性化、服务性、实用性、专业性和连接性的特点,对推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4]。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生,还包括已毕业的校友,且建有完善的师资队伍,开展一对一的学生指导服务。英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有专业的师资团队,且政府法令规定了鼓励社会有关部门对学生认知行业企业发展现状提供便利条件。加拿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由校、政、企三方共同参与,人员专业化水平高,服务意识强。德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从高中毕业开始大学期间每年开设不同内容的职业指导课程,还涵盖法律知识。日本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由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共同参与,另外,针对未就业或难就业的学生,政府还制订计划,对这类人员进行再培训,以提高其就业能力。各国的各种先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到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
(三)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1.思政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人才,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文化学习,而且培养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择业态度和就业观念,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走入社会后都拥有正确的思想指引。职业生涯规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化、多元化、具体化[5]。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更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既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作为高校教师的教育责任。
2.丰富全面的教育内容
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一是要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连贯性,结合校园文化、专业特色,从大学入学开始就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学习,从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并持续到学生毕业,甚至可以延伸到学生就业初期。二是学校要细化课程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授课内容,应将课程分解为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职业礼仪情商、职业素養培训、就业能力培训、职业实践实训等具体内容,每学年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且教学内容应根据社会现状做适当调整及更新。三是加强教学反馈监督,高校加强对教学效果的监督,关注大学生的反馈意见,确保教学质量。
3.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除了常规的必修课程(通识课)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应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实践活动、技能竞赛、就业实战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毕业前开展就业教育指导时,要开展个体教育与指导,最好能做到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联系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情况、就业前景等,初步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处于“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开展信息化教育,创新网络教育模式,如开发网络课堂(云课堂)、提供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筛选及推送、拓展网络咨询服务等。还可根据在线学生个人信息采集系统,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测试后推送适宜的课程配置,根据个体不同情况还可自由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间安排等,更好更灵活地服务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6]。
4.开展班级心理辅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普遍性、发展性和创生性,这就需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识,再通过学生实践锻炼来实现创生。班级心理辅导就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法。班级心理辅导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教育,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7]。班级心理辅导是由过往的补救性辅导向预防性、发展性辅导的良性转变,也是目前高校开展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认知,进行职业规划。
(四)完善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各高校、各专业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丰富顶岗实习模式的,有建立订单班的,有开设定向班的等。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师徒结对”,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前与“企业师傅”展开一对一的师徒结对,然后在校期间就可以对将来从事的岗位、任职条件、就业环境等有提前认知,“企业师傅”可以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等有提前判断,通过这样双向的有效判断,达到相互了解,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适合的就业类型及岗位,也可以帮助企业选择适合不同岗位的人才。通过开展定向班、订单班、学徒制等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在入校开始就对将来拟从事的行业、岗位有初步认识,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认识,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比较擅长的岗位技能,为将来更好地实现就业做准备。
(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团队
(1)各高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特长的人才,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践优势互补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团队。(2)高校应扩大社会联系,充分调动校友、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人士等资源,成为学生的“生涯导师”,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有益指导和经验。(3)要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网络化工作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丰富教学载体,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红.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12(3):151-152.
[2]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宁波市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5(2):110-116.
[3]高建波,刘燕鸣.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6(23):33-36.
[4]陸小玲.国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