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金华 金鹏 陈广云 李佳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11种胶塞添加剂含量的HPLC法,研究胶塞添加剂向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中的迁移情况。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50 mm,2.7 μm);流动相为3相混合体系,A相为水-乙酸(1 000:1),B相为乙腈,C相为异丙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11种添加剂均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96.7%~111.6%之间。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检测灵敏度、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可用于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胶塞中添加剂迁移的检测。
[关键词] 药用胶塞;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b)-0170-03
药用胶塞是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药包材,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许多化学添加剂,不可避免的会在胶塞本体内残存一些未被化学键合的反应剩余物、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热分解的产物以及硫化生成物,这些物质与药物之间是否有迁移、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1-2],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因此评价相关添加剂是否向药物中迁移很有必要。本文研究并建立了同时测定11种添加剂含量的HPLC法[3-6],并检测了不同厂家6批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中胶塞添加剂的迁移情况。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DIONEX UltiMate3000 UHPLC 高效液相色谱仪(Thermo公司);XS205电子天平(Mettler公司)。
1.2 试药
添加剂对照名称厂家含量及批号:抗氧剂1310(Aladdin,98%,D1625133)、对特辛基苯酚(Aladdin,97%,H1511073)、2,4-二特丁基苯酚(J&K、99.5%、LM40Q78)、抗氧剂245(AccuStandard,100%,5787-01)、BHT(Alfa Aesar,99%,5013F26P)、升华硫(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99.5%,20140614)、抗氧剂3114(Aladdin,98%,H1201021)、抗氧剂1010(Aladdin,95.0%,H1506031)、抗氧剂330(Aladdin,99%,J1512033)、抗氧剂1076(Aladdin,98%,D1514012)、抗氧剂168(TCI,98.0%,OPKYD-PP)、溴酚(CNW,98.0%,M125G005)。6批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分别为A公司(批号1503011)、B公司(批号150806-4)、C公司(批号B150502)、D公司(批号B15082901)、E公司(批号1510015、1601001)。乙腈、异丙醇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4.6×50 mm,2.7 μm);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5 μL;柱温:40℃;流速为2.0 mL/min;流动相:3相混合体系,A相为水-乙酸(1 000:1),B相为乙腈,C相为异丙醇,梯度洗脱[7],具体程序见表1。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内标溶液的制备 取溴酚适量,少量二氯甲烷溶解,用丙酮稀释至浓度为1 100 μg/mL的内标工作溶液。
2.2.2 混合对照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11种添加剂适量,少量二氯甲烷溶解后,用甲醇稀释至含内标溶液的系列浓度对照液。
2.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样品一瓶,加5 mL水溶解,转移至具塞试管中,再加水5 mL至样品瓶中,振荡洗涤,合并水至具塞试管中,作为样品溶液,取样品溶液,加入适量内标工作溶液,加入二氯甲烷2 mL,激烈振摇90 s,静置分层,取下层溶液1 mL,加甲醇4 mL,摇匀,得到样品测试溶液,平行制备2份。
2.2.4 空白溶液的制备 除不加样品外,同“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配制。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混合对照溶液及空白溶液进样,根据各待测物的保留时间加以鉴别,对各待测物的定量采用内标校正法,通过比较待测物的分析响应值与内标的分析响应值来进行。结果表明,空白溶液无干扰,各对照溶液理论板数均大于4000,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见图1)。
2.4 线性关系考察
以各待测物的浓度为Y轴,以各待测物峰面积(Ar)/内标峰面积(As)×内标浓度(Cs)的计算值平均值为X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和方程及相关系数为:抗氧剂1310(0.7~70.5 μg/mL,C=6.693 2×Ar/As×Cs-0.527 9,r=0.999 8)、对特辛基苯酚(0.5~48.4 μg/mL,C=4.795 2×Ar/As×Cs-0.176 0,r=1)、2,4-二特丁基苯酚(0.4~39.9 μg/mL,C=3.530 2×Ar/As×Cs-0.157 9,r=0.999 9)、抗氧剂245(0.4~42.2 μg/mL,C=3.199 5× Ar/As×Cs+0.047 3,r=1)、抗氧剂BHT(0.6~56.8 μg/mL,C=4.274 5×Ar/As×Cs-0.131 9,r=0.999 9)、硫(0.3~27.6 μg/mL,C=3.829 6×Ar/As×Cs-0.054 6,r=1)、抗氧剂3114(0.9~87.3 μg/mL,C=7.818 3×Ar/As×Cs -0.207 1,r=1)、抗氧剂1010(0.8~82.4 μg/mL,C=6.562 1×Ar/As×Cs-0.387 7,r=0.999 9)、抗氧剂330(0.6~56.0 μg/mL,C=4.314 3×Ar/As×Cs-0.126 4,r=1)、抗氧剂1076(1.4~142.0 μg/mL,C=4.314 3×Ar/As×Cs-0.126 4,r=1)、抗氧剂1076(1.4~142.0 μg/mL,C=11.324×Ar/As×Cs -0.492 4,r=1)、抗氧剂168(1.2~121 μg/mL,C=11.027× Ar/As×Cs-0.057 2,r=1)。结果表明,各对照溶液在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能够满足测试要求。
2.5 稳定性
取混合对照溶液分别在0、24、48 h各进样2次,记录各待测物和内标色谱峰面积,计算各待测物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并分别计算相对标准偏差。11种添加剂RSD%结果分别为1.1%、2.4%、1.2%、1.7%、2.8%、3.0%、2.2%、1.6%、2.9%、2.0%、1.7%,表明48 h内各对照溶液稳定性良好。
2.6 检测限和定量限
分别取检测限和定量限溶液,每份溶液各进样2次,记录待测物的信噪比。检测限和定量限(μg/瓶)结果为:抗氧剂1310(2.1/7.1)、对特辛基苯酚(1.5/4.8)、2,4-二特丁基苯酚(1.2/4.0)、抗氧剂245(1.3/4.2)、抗氧剂BHT(1.7/5.7)、硫(0.8/2.8)、抗氧剂3114(2.6/8.7)、抗氧剂1010(2.5/8.2)、抗氧剂330(1.7/5.6)、抗氧剂1076(4.3/14.2)、抗氧剂168(3.6/12.1)。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能够满足测试要求。
2.7 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樣品中分别加入各添加剂对照品,同“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回收率测试溶液,各分别取3份低、中、高浓度回收率测试溶液,记录待测物和内标色谱峰面积,并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结果显示平均回收率在96.7%~111.6%,RSD%在1%~6%,表明各待测物的低、中、高浓度加标回收率和测试精密度均能够满足测试要求。
2.8 样品测定结果
取6批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依法制备并测定,结果显示,6批样品溶液中均未检出抗氧剂1310、对特辛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抗氧剂245、抗氧剂BHT、硫、抗氧剂3114、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
3 讨论
有报道显示,胶塞添加剂本身也有可能发生降解,《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指出,对于注射剂这类给药后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血液系统的高风险制剂须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因此有必要关注这类物质向输液迁移的情况[8]。本文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胶塞中常用抗氧剂和硫化剂等11种添加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学验证良好,为进一步开展药品包材与药物之间相容性研究奠定基础,对不同厂家6批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胶塞中添加剂的迁移情况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样品胶塞中添加剂的迁移情况均为未检出。
[参考文献]
[1] 李立根,张毅兰.药用胶塞及其与药品的相容性简述[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12):1366-1371.
[2] 张宇.药用丁基胶塞与药物相容性研究现状和展望[J].天津药学,2010,22(1):72-74.
[3] 张芳芳,蔡荣,周亚菊.三层共挤输液用袋中抗氧剂1010的降解产物抗氧剂1310在3种pH介质中的提取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6,36(5):933-937.
[4] 刘雯雯等.药用丁基胶塞溶出物2,6-二叔丁基苯酚检测方法的建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4(3):629-634.
[5] 姜源,程福军.注射液用氯化丁基胶塞中的抗氧剂的测定和迁移测定[J].黑龙江医药,2016,29(3):436-439.
[6] 李晓光等.HPLC法同时测定五层共挤膜中4种抗氧剂的含量[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1):171-175.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15:374-377.
[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EB/OL].2012[2015-03-12].http://www.sda.gov.cn/WS01/CL0844/75197.html.
(收稿日期:20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