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式学习正是强调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收获,在体验中提高。因此,体验的目标不仅要落实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也要落实在情感态度养成的过程中。
一、让体验回归真实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在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时,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原型,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统计时,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你们能够帮助老师调查同学们都喜欢些什么吗?”这个问题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家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正式上课时,教师根据学生们收集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样一来,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等知识点,学生由于有了真实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就很轻松。
二、让体验成为学生的需要
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主动学习。所以,在学习之前,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之中,让体验成为学生的需要。
例如,在小数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自主体验,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重阳节快到了,咱们得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一件礼物。老师今天就和大家来到一家超市。大家发现了吗,这些商品的价格后面都有一个小数点,买两件礼物需要多少钱呢?我们今天就来学学小数的加法。教师创设出一个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发现了问题,增强了“我要学”的感觉。
三、让体验走向升华
小学數学课程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性。行云流水的课堂结构具体表现为自然、清新、流畅、循序渐进,追求无痕的教学境界。要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不露痕迹中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概而言之,教师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思维水平的逐步提升,使体验走向升华。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在完成之后,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吗?”请学生自主探究。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数学思想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未学过的知识。这样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体验升华。
(作者单位:汨罗市划江学校)
湖南教育·下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