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的国粹,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珠心算是珠算最佳的传承载体。2015年,我校被雨湖区教育局确立为珠心算教学实验的试点学校。学校数学组以此为契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成功中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都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切入口,珠心算也不例外。学生刚接触算盘时,对小巧精致、一碰就噼啪作响的珠子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随着珠心算学习的深入,孩子們的学习热情逐渐减退,甚至有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想学了。针对这一情况,数学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珠心算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此,在拨珠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运用故事或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规范动作,手动数出;听心算时,则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在脑子里“拨”算盘,通过想象进行运算……教师们还运用美篇、易企秀等图文编辑工具把孩子们学习珠心算的情况分享到家长群。这样的做法,旨在拿放大镜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观察孩子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孩子们学习珠心算的成就感和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学生中的榜样更有说服力。对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教师们从不吝啬表扬和鼓励。在课堂中组织的珠心算小组比赛中,还会评选出优秀珠心算学生并发给奖品。学生们拿到老师奖励的铅笔、本子、书签等奖品时,是那样的欣喜、那样的珍惜。此外,教师们还经常与家长面谈或电话回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多创造平台给孩子进行展示。
在培训中锤炼队伍。对于数学组来说,珠心算教学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实验,没有专任教师,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可以借鉴。为此,我们组织数学组教师积极参加珠心算教材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高素质教师担任珠心算教学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珠心算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于2017年将珠心算作为校本课程,对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普及性的珠心算教学,力求通过珠心算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算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达到珠心算启智的目的。为了将珠心算教学切实抓出成效,数学组教师积极探索课程结构的整合,突出珠心算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骨干教师到浏阳、沈阳等地学习,参加各级各类珠心算教师培训,使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步由外行变成了内行。
为了让珠心算教学走得更远、更坚实,学校多次聘请省、市珠算协会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诊断,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较好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区教育局和教师培训中心主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指导珠心算教学工作,分析珠心算教学发展状况,规划珠心算教学发展前景,为珠心算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数学组教师多方汲取营养、不断成长,涌现出以陈喜、张腊瑞、刘丹、方敏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珠心算教师。2015年10月,在中英两国“汉语桥”的交流活动中,陈喜老师执教的“走近算盘”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珠算的魅力,获得全体观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实践中创新。为保障珠心算教学的实施,我们实施“4+1”方案,即每周原本的4个数学课时,加1个珠心算校本课时。根据实际需要,珠心算教学时间在5个课时中灵活使用。我们还不断加强珠心算教师队伍的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珠心算教研小组,每个月召开一次珠心算实施会议,小结当月工作中的收获与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并布置下个月的具体事项与重点研究方向。每天教师们都会在珠心算QQ群上研讨,交流每节课的教学感受与问题。教师们也会自己录制珠心算的拨珠视频发送到班级学生家长群,帮助家长回家指导孩子练习。家长也会把自己录制的孩子练习的视频反馈给老师。老师们会及时观看并评价,老师们的乐业奉献赢得了家长的广泛好评。
二年级组罗衡湘老师对待两个班的珠心算教学可谓是一丝不苟。她跟我们开玩笑说,“连回家炒菜的时候都在忙着回复点评家长发来的珠心算视频作业。”这种一对一的个性化点评,让孩子们学习珠心算的劲头更足了。教师们在教学中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技能,数学组的教学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2017年 11月,我校代表雨湖区教育局接受省珠算协会、省财政厅珠心算教育试点检查,与会人员对学校的珠心算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学校领导和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珠心算教学得到了大面积普及,由最初的5个实验班发展到现在的17个班,普及人数851人,普及面达到51.5%。2017年,在第26届海峡两岸珠心算比赛中,学校179名学生获国家级优胜奖。学校多次被评为雨湖区珠心算教学先进单位,陈喜、张腊瑞、罗衡湘、陈媛等老师荣获雨湖区珠心算实验教学先进个人。
(执笔:刘丹、陈喜、方敏、张腊瑞)
湖南教育·下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