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华 唐咏春
摘要:班级集体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载体,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高校班级集体是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校园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的重要场所,具有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人际氛围和精神动力。本文从班级高校班级文化概述、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加强高校班级建设的对策三方面来研究。
关键词:文化;班级文化;高校班级文化;问题;对策
一、高校班级文化概述
1、文化含义
文化,是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在。那么,何谓“文化”呢?“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语,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个术语,在拉丁文中原意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藉文化以教,弗敢加诛”。晋束广微《补亡诗由仪》有云:“文化内辑,武功外诛。”这里所指的“文化”实际上是指和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的意思。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地丰富,《辞海》中的解释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①这个定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本文正是采取关于文化理解的这一界定,以此去探寻班级文化的内涵。
2、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的全称是班级群体文化,其指的是班级中全部同学或绝大部分同学所具有的共同态度、信念以及相同的价值观,它实际上就是各种思想态度的一个综合体。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主要包括班级的风气风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班级同学的言行举止倾向等等;班级文化的物化反映主要包括教室内的板报、墙报、环境布置以及班级活动小组、活动角等等。由于“文化”并没有固定统一的定义,而对文化的不同解释将会直接导致对校园文化含义的不同理解。
根据这些理解可以将校园文化定义划分成两种:(1)融入了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内容,不但包含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与此同时还包括制度层面。其进行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干部等;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方面、教学方面以及有组织或无组织的业余活动等;通过学牛德、智、体各方面的整体面貌表现出学校的校园文化。(2)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在内的学生文化,要的表现就是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木研究认为以上述定义具有很多优点,概括出了班级文化的基木特征和主要内涵,从不同的侧面突出了班级文化的涵义,然而对其多样性及整体性的考虑却稍显不足。所以可将班级文化概念定义如下:它是由班级理念、班级制度和班级形象组成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内的统一概念。
3、高校班级文化含义
高校班级文化是相对于中小学班级文化而言,亦属于班级文化的一种,一般来讲,并无多大区别。从学界研究来看,现有的文献几乎没有学者明确提出高校班级文化的概念。但是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和上述关于班级文化的理解,从一定角度对高校班级文化作出了如下界定:高校班级文化即高校班级的全体成员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体现当今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心理氛围、行为方式的动态的文化综合体。具体说来,高校班级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表现为: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具体而言,即班级教室、宿舍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以及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标志如班徽、班歌等。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是班级在发展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被班级全体成员普遍接受的價值观、信念、态度等,其主要通过班级目标、价值追求、班风学风、班级舆论、心理氛围展现出来。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班级制度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保障。广义上而言,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社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狭义的班级制度文化即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规范、班级纪律等,主要包括班级正式制度即由学校明文规定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规范和制约的硬性制度还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即师生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自己创造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约定俗成的优良传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指“班级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班级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同时也是班级精神和价值追求的一种折射。”具体体现在广大师生在班级整体环境的熏陶影响下所进行的各项集体教育活动和成员之间的交往行为中。
高校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其中,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础与前提,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保障,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从文化综合体的角度界定高校班级文化可知,它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统一体。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就是要创建坚实的环境与设施,以提供坚实的物质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正确价值观,以提供正确的精神导向;同时要建设民主、公正、合理的班级制度;开展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从而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二、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1.班级制度建设不完善。
高校班级现行的班级制度在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所显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学校制定的一些有利于促进班级建设的方针、政策、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被充分贯彻。例如参与调查的同学中,仅有30%的班级具有班歌、班徽、班训;10%左右的班级没有班级选举制度,还有25%的班级没有财务公开制度。这些数据说明了目前高校班级没有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的现状。从某一方面来讲,班级规章制度同样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按照班级的日常需要和利益而共同制定,且要求全部集体人员保证遵守的组织纪律。而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班级规章制度制定不完善的情况,而健全、有效的常规管理制度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无法估量的作用。
2.学生集体意识淡漠,班风、学风建设成效不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例如在被问及“你所在班级学风情况如何?”这一问题时,40%的班级学习氛围一般,很多人认为及格就行,10%的班级学习氛围较弱,还有6%的班级学习氛围较差,班级同学不惧怕挂科;而在关于“你所在班级同学对于英语、计算机过级情况是否重视?”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只有40%的同学很重视过级情况。学风建设在班风建设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风的好坏关系着班级建设的成败与否,因此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整个班级有个向上的学习氛围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步骤。除此之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班级集体凝聚力不强,学生的“个人主义”思想较为严重,缺乏集体意识,班风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你的态度是?”这个问题的调查上,有40%左右的同学认为学习紧张,应付就行,有14.5%的同学表示看其他人的态度,顺其自然,甚至还有5%的同学持“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态度。
3.班级网络普及性不高,认知度不强。
在班级网络建设中,多数学生参与意识不强,缺乏激情与热情,没有较大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未能将自身投入进去。例如在此次调查中,在问及“你所在的班级有没有人人主页、班级微博等网络公共平台?”这一问题时,有50%的班级没有网络平台,还有15%的同学对此表示不清楚;在问及“你会在网上主动上传或转发与班级建设相关的内容吗?”40%同学偶尔上传这些内容,20%的同学很少发布内容,更有10%的同学从不参与进来;在问及“你认为班级网络建设是否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时,还有50%对此持否定态度。这些调查结果说明现在高校班级网络文化建设落实得还不够好,在大学班级中的应用范围还比较低。
4.班干部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调查显示,班干部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大多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多数时候,团队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动员全班学生积极为班级建设作贡献。例如在“你所在班级团干部是否经常组织团员参加学校、学院的各项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中,12%的班干部很少组织参加;还有30%的班级没有开展“帮困助贫”或“先进带后进”等方面的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班级建设的对策
1.注重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这个共同的目标是整个班集体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班级教育中,每个班级成员都将以此为标杆,不断激励着自己奋斗前进。其次是让班级具有团队精神,并不断在班级的各项文化活动中培养班级成员的团结互助精神。再者是重视并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最后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让学生融入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把生活当作学生天然的教科书,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它,并从中寻找、学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打造班级的文化形象。
第一,确定班规。班委起草,同学参与,共同制定符合本班的班规,让大家有规可循。第二,确定班训,通过班集体所有学生共同协商,确定一句能激励全体成员奋发向上,并具有警醒作用的班训。然后是绘制班徽。通过把班级的目标以及班级的团队精神融合在一起,制作成标志,并以此来激励大家。第三,确定一首歌作为班歌。班歌可以提高成员士气,班级成员一起歌唱班歌能激励每个成员奋发向上。第四,把操行成绩与同学表现挂钩,每月进行评比。第五,在寝室建立文化阵地,可以让寝室成员通过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励志的语句以及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图画来提升整个寝室的审美情趣。同时加强寝室卫生建设,每天进行公布。使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打造“活而不乱”的班级特色。
3.班级建设向网络文化拓展。
传统的班级文化并不像现在的信息时代,但随着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在班级建设中也同样举足轻重。在网络上建立学习平台,可以丰富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为学生了解课堂之外的世界提供良好的机会。同时充分利用班级在网上开设的网络媒体,如QQ、易班等,开展网络多种形式的沟通途径,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新的沟通桥梁。以此来促进学生培养正确的上网习惯,创建一个绿色、文明、健康的班级网络平台,让网络资源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优秀的班级网络文化来丰富班级文化生活,让全体学生学在其中,而且能乐在其中。
4.在班级建设中注重人文情怀。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中感情的培养,用情感来凝聚每个班级成员,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加强班级凝聚力,参与班集体建设,让每个班级成员在班级内感受到家的温暖。友情是同学之间最珍贵的情意,可以开展一些有助于同学之间增加交流的活动来增进的彼此的情意。例如,组织班级所有同学集体春游;遇到同学生日,班级成员为该同学打电话祝福,让班级成员能感受到集体的关注;班级成员集体慰问班内身体出现问题的同学;班级组织班级联欢会、各类文体比赛等等,以此增进友谊。
5.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作用。
在高校生活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影响之大是无法估量的。俄罗斯的一个教育家曾这样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向上的精神力量去占据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这个班集体以及对每个成员的关怀。因此,辅导员、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成员,应该积极的承担其责任,通过其自身的作用给班级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将对班级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对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聂邦军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2]张文惠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12.
[3]李小玲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黄达,闫研,金琳乘,佟欣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与建设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
[5]毕玉凤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3).
[6]廖元新,胡邦宁,涂冰,甘雨,柏晓武试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7]张文友高校班级建设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0,(1).
[8]毛敏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和改善方法的分析[J].商業文化(学术版),2010,(6).
[9]廖爱军,尚书,田艳春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现状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