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苹
摘 要: 中药制剂是任何中药在提供给临床使用之前必须制成适合临床医疗以及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中药制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如何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成为了制药界以及临床医学界热议的话题。我国中药制造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所以需要提出相关的对策进行问题的解决。本文就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几个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来为中药制造事业做贡献。
关键词: 中药制剂;质量;环节
中药制剂是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何种制剂的依据,由于人们所患疾病的病情分为轻重缓急,所以对中药的剂型、制剂均有所不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中药制造行业有了飞速发展,该行业已经成为了具有较强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但是从我国中药制造行业的总体来看,我国中药制剂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特别进行注意,只有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才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发展。为了提高我国的中药制剂质量,本文从中药制剂的多个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对应的问题。
1.抓源头,从根本上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
要想有效地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与管理。所谓源头,就是对中药制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管理。如果中药原材料出现造假以及以次充好等情况,那中药制剂不可能会出现高质量。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首先便要对原材料的取药与种植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从总体来看,我国中药制造仍然出现了原材料种子种植不合理,种植不规范等问题。而随着我国中药制剂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知名制药企业已经将原材料的生产提高至了生产的“第一车间”,以此来加大对原材料的监管,提高原材料的质量[1]。
1.1 强化“道地药材生产
中药的原材料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中药原材料,根据大量数据显示,不同地方生产的中药原材料质量是不同的,且影响极大,在我国古籍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道地药材”,我国比较有名的“道地药材”的有浙江省的“浙八位”以及河南的“四大怀药”等。同时根据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中药原材料的质量与不同地方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说古籍所说的“道地药材”并不是编造的,而是正是存在的。所以要想提高中藥制剂的质量,首先要加强“道地药材”的生产,同时要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2]。
1.2 推进药材GAP基地建设
制药企业应该加强药材生产的基地建设,以此来保证药材的质量。加强药材生产的基地建设,可以有效地加强产、学、研等结合,重视中药材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种植方式。同时在推进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道地药材的原则,科学有效地选择药材GAP基地,以此来保证药材原材料的生长环境,提高药材原材料质量。所以要想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要依托企业,有效地推进药材GAP基地建设。
2. 加强拆方研究
对于疾病进行中医药物治疗,药方很少采取单一药物治疗,而是需要多方药物联合使用,进行复方治疗[3]。中药制剂的临床效果均与中医药方有关。如果中医药方的药物种类过多,那么就会造成药材的浪费,还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除此之外,还会加大患者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控制药方中的药物种类至关重要。由此便需要对患者的药方进行拆方处理,如果不进行拆方处理,便会导致无法了解到中医药学的奥秘。而对药方进行拆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同时还要搞清楚每一个药方之间的联系等情况。在进行药方拆方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药方中药物的配伍关系,使得在拆方之后不会出现治疗效果减弱的情况[4]。但是也不可以过于强调药物配伍的关系,而单纯的排斥新组合方式,也不能过多地受西医还原论的影响,从而忽视复方中药的应用特效。我国常用的拆方方法有撤药分析法、正交设计法以及简单拆方法等。
3.使用高新科技,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我国中药的制剂主要分为膏、丸、丹以及散等,这些制剂已经使用了数千年,在制剂的技术上没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可以利用高新科技来对中国的中药制剂进行改革与发展,我国现阶段中药制剂出现了很多的新形式,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液、靶向制剂、滴丸以及微囊等。但是我国在中药制剂中如何有效地应用高新科技仍然是一个难题,很多制药企业处于处于多种因素的考虑,不适用高新技术设备进行制造,导致我国中药制剂的发展受到制约[5-8]。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浸提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粉碎技术、干燥技术、制粒技术以及微型包囊技术等技术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有关部门以及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的资金投入,对于使用高新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等措施来促使企业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新技术[9-11]。
4.小结
本文就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几个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从抓源头,从根本上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加强拆方研究以及使用高新科技,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但是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看待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望相关专家与学者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多多, 韩秀娟, 侯雪峰,等. 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及其在中药制剂产品中的应用[J]. 中草药, 2016, 47(20):3712-3719.
[2] 曹骋, 刘梦楚, 汪杰,等.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药房, 2017, 28(9):1153-1155.
[3] 龚强强, 郭哲, 王大仟,等. 《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程(2014年版)》第1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研究[J]. 北京中医药, 2017(9):847-850.
[4] 李毅, 周洪彬, 赖可,等. 吸收促进剂用于提高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英文)[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6, 41(7):501-509.
[5] 耿怡玮. 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清肝化瘀方质量标准研究及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模式探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6] 王朝飞. 中药制剂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管理措施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8):181-183.
[7]王志祥. 改进传统提取工艺 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安全性[J]. 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3):157-157.
[8]郑元昌. 如何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5):150-151.
[9]伍振峰, 郑琴, 杨明,等.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模式分析与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9):1332-1336.
[10]廖仰平. 浅析如何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3):13-14.
[11]李彩霞, 王英姿, 贺葵邦,等. 浅谈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化[C]//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学术年会暨“江中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2012.